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而”作为文言虚词的一种,在传达文意,贯通文气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文言文中“而”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相似文献   

2.
“而”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上说:“而,颊毛也。”它的本义就是面颊上的毛,也就是胡须。这个字很早就被借用作虚词,所以古代文献中作胡须解的“而”字并不多见,以至于一般人不了解它的本义。  相似文献   

3.
“而”本来是古汉语中的常用虚词,在现代汉语里继承了它的多种连词用法,在小语教材中大致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连接前后平等的词语,表示并列关系。例如:①海上正起着风,外面又黑又冷,在这间渔家的  相似文献   

4.
连词“而”在小学教材中的运用可谓丰富多彩。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连接意义相反的词或分句,表示语义的转折。如: ①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用的东西。(《落花生》)  相似文献   

5.
余光中的《乡愁》前三节的第一句话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都只表示时间.第四节的第一句话却不一样,在表示时间的"现在"一词前面加了一个"而"字,成了"而现在".这个"而"字里另有怎样的深意?课堂上,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 生:是说"但是"的意思,"而"字起到转折作用. 生:不对,这里应该没有转折意味."而"起到递进作用,因为这里有更大更浓的乡愁."家国情怀"比"个人乡愁"更博大更深沉.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依语法功能和语汇意义,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虚词是用以表示语言关系和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而"是虚词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一个词,用法灵活多变。同时,"而"字也可用作实词,用法较之其作为虚词而言较少。就初中语文课本文言文中出现的"而"字用法进行穷尽研究,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在文言文中,"而"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虚词,一般的看法是把它分为四种用法,即顺接连词、转接连词。表并列关系、作状语的标志。不少初学者对"而"字的用法很难把握。在阅读解题过程中,稍有  相似文献   

8.
高中第三册语文单元测试题中有一道判断两句中"而"字用法是否相同的题目:句①"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句②"燕虽小国而后亡"。此两句都出自苏洵的《六国论》,原文中①的全句为"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②的全句为"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在确定试题答案时,我与其他教师发生了争论,他们几乎一致认为这两个"而"字用法应是相同的,都表转折关系,而我  相似文献   

9.
“而”在文言文中当连词用,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起到不同的连接作用。1.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又”、“和”,可译可不译。如《捕蛇者说》中“黑质而白章”,“而”表并列,此句译为(蛇身)黑底白花纹。2.表承接关系,相当于“就”、“然后”、“便”、“才”。如《论语十则》中“学而时习之”,“而”表示“学”与“习”行为的先后承接关系,此  相似文献   

10.
<正>识字教学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会写"两种不同要求,小学低年级要求会认1600~1800个字,  相似文献   

11.
识字教学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会写两种不同要求,小学低年级要求会认1600~1800个字,  相似文献   

12.
高中传统文言篇目《过秦论》(上篇),结尾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主旨所在。如何将其译成白话从而正确领会作者意旨,这是教学中必须注重的地方。查阅与现行人教版教材(2003年12月第1版)第二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35页),对此句的翻译是:“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笔者反复思忖,认为这个“而”字如此翻译大有不妥。笔者以为把这个句子译作“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给人的感觉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而导致了“攻守之势发生了变化”这样的结果。这是不符合原文意旨…  相似文献   

13.
“而”在《诗经》中共出现57处,有代词、动词、语助词、连词、词尾等多种用法,详细分析“而”在《诗经》中的具体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经》以及先秦的文献典籍。  相似文献   

14.
语法学者对古汉语主谓间的“而”字有多种解释,虽然有一定道理,但都存在不足。从历史发展看,这种“而”原是个复指代词,在上古汉语右行结构和复指淡化的作用下,逐渐变成单纯的不承载任何意义的连词。由于“主+而+谓”可以使用于多种句法位置,一部分“而”分化为假设、转折、承接等连词,也有一部分仍是单纯连词,成为上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而”字研究刘光明一《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孙子》)历来被推崇为“世界第一兵家名书”,号称武经冠冕,在中外军事史和军事学术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自曹操始,历代注家蜂起,论著如林。早在唐代,《孙子》就传于日本。18世纪后,又陆续被译成法、俄、英...  相似文献   

16.
《孙子》“而”字用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孙子》一书中“而”字的用法作了认真辨析,并对其特点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7.
《尚书》虽然用虚字不多,但虚字是用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的,理清了虚字,对内容的理解不无裨益。从其中“而”的用例,可以一窥较早期的“而”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而”字是文言文中较常见的一个虚词,它的意义较多,用法多样,教材中又没有进行系统的讲解,所以同学们学习起来较为困难,现将它在教材中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归纳整理如下。“而”字在词句中主要充当连词,起到连接作用,表示前后词句的修饰、承接、递进、并列、转折、因果、假设等七种关系。一、表示修饰关系这是指用“而”宇连接的两部分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而”有时可译为“地”,有时不译。“而”的后边往往是动词,其前边往往是时间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或介词短语等等,如:1、默而识之2、一丝而累3、旦旦而学之4、面山而居5、…  相似文献   

19.
贵刊于1995年第四期发表了苏志强老师《“约”字要不要写》一文,苏老师依据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数学全套教材中对求近似值例题答语的处理,认为答语中“约”字必不可少,读后有所启示。下面我仅根据大部分地区使用的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中对这类答语的处理,谈点自己浅薄的看法,并与苏老师商榷。一、答语不能依问题中有无“约”字而定六年制小学数学全套教材列举的求近似值的应用题,(除第12册P_(24)例2外)所有问题的提出都不含“约’字,但答语中大多数都写“约”字。这说明答语中是否写“约”不能依问题中有无“约”字而定。因为作为问题,它必须问得  相似文献   

20.
<正>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醉翁亭记》中的一段。这段共用了八个“而”字,都是连词,但是所起的作用却有区别。前五个“而”是连接动词性、形容词性词组,表示承接关系。后两个“而”是连接状语和谓语,表示修饰关系。末一个“而”是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并列关系。由此可以看出,连词“而”在古汉语中是使用频繁而且用法灵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