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原实验现行小学中高年级《自然》第一册第三课“怎样认识物体——空气”中有一个实验:小林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别人清楚地看到,他把第一个杯子里的空气“倒”进第二个杯子里,又从第二个杯子倒回第一个杯子里。你试着想办法做一做。现具体介绍如下:实验目的:将甲杯中的空气“倒”入乙杯中,再倒回甲杯中。实验器材:玻璃杯两  相似文献   

2.
【原题】两个杯子,第一个盛着1千克酒精,第二个盛着1千克水.从第一个杯子里取10克酒精倒进第二个杯子里.搅匀后,再从第二个杯子里取10克水与酒精的混合液倒回第一个杯子里.经过这么一来一往两下子之后,问原来盛水的杯子里的酒精比盛酒精的杯子里的水多呢、少呢、还是一样多?[1]对于这个问题,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回答:“从第一个杯子里倒进第二个杯子里的是10克酒精,而从第二个杯子里倒进第一个杯子里的是10克水与酒精的混合液,因此原来盛水的杯子里的酒精比盛酒精的杯子里的水多.”实际结果并不是这样.之所以会答错,在于没有考虑到从第二个杯子…  相似文献   

3.
益智推理     
《好同学》2005,(7)
1.杯子里的东西桌子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上写着: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第二个杯子上写着:本杯中有苹果。第三个杯子上写着:本杯中没有巧克力。  相似文献   

4.
[原题]两个杯子,第一个盛着1千克酒精,第二个盛着1千克水. 从第一个杯子里取10克酒精倒进第二个杯子里. 搅匀后,再从第二个杯子里取10克水与酒精的混合液倒回第一个杯子里. 经过这么一来一往两下子之后,问原来盛水的杯子里的酒精比盛酒精的杯子里的水多呢、少呢、还是一样多?[1]  相似文献   

5.
1 大气压实验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130页图11-3实验能让学生认识到大气压确实存在。人教版教学参考书第148页也对这个实验作了明确说明:如果没有硬纸片,可用牛皮纸或马粪纸、普通白纸、塑料片等代替。实验时,把杯子倒过来的过程中要用手心把盖住的纸片按紧,当杯子倒过来后,让学生观察到水和硬纸不掉下来。这样做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只能证明空气向上有压强,但难以使学生理解空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二是如果实验中所选用纸片表面粗糙,稍不注意(如晃动等)就会造成空气进入杯中,当杯子倒过来后,纸片会掉下,水就洒出来了,实验也…  相似文献   

6.
郭倩 《下一代》2014,(11):45-46
实验材料:水盆一个,玻璃杯两个。实验步骤:1,把一只玻璃杯A放在水盆里,灌满水。然后把玻璃杯口朝下向上提。注意杯口不要露出水面。这时杯子里仍然满装着水。这是因为水面上有每平方厘米1公斤压力的缘故。这一压力把杯子里的水压上去,实际上它可以支撑1个10米高的水柱。2.再把第二只玻璃杯B,杯口朝下按入水中。水不能进入杯中。因为B杯中空气的压力比外面空气的压力还大。  相似文献   

7.
做实验     
今天早晨,老爸让我做一个实验,叫我去买盐和糖。回来以后他让我拿两个透明的杯子,我问他到底要做什么实验?他说:“溶解实验。”我们找来一个带数字的杯子,我们用带数字的杯子接水,接到数字是120横线上,往两个透明杯子里  相似文献   

8.
片段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生:听说过。师:谁来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讲故事)师:乌鸦在瓶子里填石子后,水面真的会上升吗?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每个组都有一个盛有红色水的玻璃杯,还有一块石头,请每组选一个同学把石头放入玻璃杯中,其他的同学注意观察水面,看水面会起什么变化。学生做实验后回答:石头放入水中,水面果真就上升了。师:想一想,为什么水面会上升呢?生:石头把水“挤”上去了。再:再做一个实验:用一只杯子装满细沙,再把沙倒在一边,取一块木块放入杯中,再把倒出的沙装回杯子里,会…  相似文献   

9.
小学自然第3册第十五课《大气的压力和浮力》,有这么一道实验题:用杯子装满水,用一张厚一点的纸盖上,杯中不要有气泡。请你猜一猜:如果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流出来?把杯口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杯里的水会不会流出来?实际试验一下,看你猜得对不对,想一想其中的道理。笔者曾见过一些老师用毛玻璃片盖上杯子倒过来,毛玻璃片只停留不到半分钟就掉下来了;也曾见一些教师用厚纸片来做这个实验,效果也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第五册第七课《空气占据空间》一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归纳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初次教时,我只是设了一个疑,让学生研究这种“特殊”物体是否占据空间。打算让学生通过实验说出“空气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可是实验做完后,我问:“为什么纸没有湿?”只有个别学生说是纸占据了烧杯里的空间。费了许多周折才把学生引到“空气”上来。 第二次备课,考虑到了学生因素,实验前,先设问:杯子里除了纸以外还有什么。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学生说:老师手里的烧杯  相似文献   

11.
《当代学生》2014,(7):32-33
正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生物。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生物种类超过了170万。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比一比:你那儿有多少种生物?步骤一:拿两个装满种子的杯子和一个纸盘。A杯中的种子是从A区公园中采集的,B杯中的种子是从B区公园中采集的。步骤二:将A杯中的种子倒在纸盘里,按类型分类。数一数不同种类的种子数。这个数字代表这一区中不同生物的种类。步骤三:将种子倒回A杯中。步骤四:对B杯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步骤五:同学们共同探讨研究结果,计算每一类区域中不同类型种子的平均数量。  相似文献   

12.
移杯问题     
父亲带着儿子去动物园玩,过一冷饮摊位饮摊七一排有,儿子要喝冷饮.10只玻璃杯,左边 父亲给儿子出了一个题目:你能移动4只杯子使满杯和空杯相互交错吗?路冷只内有汽水,右边5只空着.儿子思考了一下说:“行通只要把第2只和第7只;第4只和第9只交换一下位置就成了.”父亲高兴地表扬了儿子. 父亲又问:“能不能只移动2只杯子,使得满杯和空杯相互交错?”这下难住了儿子,让我们一起来给他想想办法吧J(答案请在本期找)移杯问题答案:只要将第2只杯中的汽水倒人第7只杯;将第4只杯中的汽水倒人第9只杯,就能使满杯和空杯相互交错,且只移动了2只杯子.移杯…  相似文献   

13.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叫《一杯茶》,讲的是日本明治时期的禅师南隐的事情。有一次,一位大学教授专程来向他问禅,南隐禅师只是不停地往教授的杯中倒茶水,并不顾杯中的茶水已经溢出。教授连忙说“:禅师,别倒了,水已经溢出来了。”禅师对教授说“:你就像这只杯子,里面装满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眼睛搞错了     
小美准备开个玩笑。她喊道“:谁渴了?谁要喝草莓汁?”“我要,我要!”大眼亮亮叫道。小美递给他一杯装满红色液体的饮料。亮亮喝了一口,眼睛睁得溜溜圆。“哇,这个草莓汁怎么有薄荷味?”“哈哈,你上当了!”小美说。“过来!”泡泡说“,我们知道小美的玩笑是因为我们被眼睛骗了,但我们的嘴巴是不会搞错的。”准备材料:两只一样大的杯子:一只装着白醋(cù),一只装着水,一点食用色素,一把勺子问题:你怎样才能识别出哪只杯子里装的是水?做实验:1.将三滴色素加入两个杯子。2.用勺子搅一搅,使之与杯中液体混合。3.转过身去,要一个大人把两只杯子搞混…  相似文献   

15.
想知道胡萝卜喜欢喝什么水吗?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实验吧。1准备:两个杯子,一根胡萝卜2在两个杯子里装满水。在其中一个杯子里放两勺盐,分别贴上“淡水”“盐水”的标签。3把胡萝卜切成小块(注意安全),放进两个杯子里。开始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4第二天,盐水里的胡萝卜慢慢浮了起来,而淡水里的胡萝卜则沉到了杯底。  相似文献   

16.
怎样才算享受过一流的教育?如果你置身如下的教育场景之中,就会获得会心一笑的体悟。公开课前,执教老师端着一杯矿泉水,慢慢地,从孩子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注意品味空气中的‘香’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杯子举了举,问:“哪位同学闻到了杯中水的味道?”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他再次走下讲台,端着杯子,从学生的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叮嘱:“请你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下空气中的气味。”过了一会儿,他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一位同学都嗅一下杯子中的水。这一次,除了一位同学外,其他同学都…  相似文献   

17.
能倒几杯     
桌上放有两个酒杯(如下图),杯身等底且等高,一个是圆柱形的,一个是圆锥形的。甲杯中盛满啤酒,乙杯是空的。若将甲杯中的啤酒倒入乙杯,每次倒至乙杯一半高的刻度线处,一共能倒几杯呢?快找两个这样的杯子试一试吧!  相似文献   

18.
第四只杯子     
班会课上,我给学生出示了三只杯子,然后请学生们观察。第一只杯子杯口朝上,但杯口有一块玻璃盖着;第二只杯子杯口朝上,但杯底有一个小洞;第三只杯子完好无损,杯口朝上,但杯子壁上沾有一些脏东西。“现在,我要往杯子里加水。请大家想想会出现什么情况?”我抛出了问题。下面顿时议论纷纷。高博文说:“第一只杯子根本不可能倒进水,因为它的口是被遮住的。”王一程不甘示弱:“第二只杯子会出现边倒边漏的情况,最后也没有多少水存在。”“那第三只杯子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追问道。“第三只杯子里面应该有水,但却是脏的,因为杯壁上有一些脏东西,…  相似文献   

19.
小学自然教材(人教版)第五册《空气占据空间》一课的对比实验是这样编排的:第一个实验将一团纸紧紧塞在玻璃杯的底部,将玻璃杯倒立压入水槽中,纸团不会湿。第二个实验把玻璃杯压入水槽中,将杯子慢慢倾斜,这时有水泡冒出,水进入杯中,纸团被水浸湿。通过这两个实验现象对比,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玻璃杯不属于配备仪器,分组实验有困难,且实验中杯子倾斜入水,需从角度、速度方面给予指导,会分散学生实验的注意力,由于学生对冒出水泡、水入杯中的现象司空见惯,很难由此产生疑问,也就不易激发学生的问题意…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自然第八册《空气的成分卜课时,当学生做完书中实验一后,讨论“水涌进杯子里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c第一种观点认为:水涌进林子里,说明杯子里的空气用完了。第二种观点认为:蜡烛燃烧只用去了一小部分空气,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