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化作文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生活体验后如何真诚、自然、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等问题。一、立足现实生活,积累生活体验1.重视直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体验生活体验,是积累认识、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杂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童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化作文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生活体验后如何真诚、自然、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从课标和叶老的话不难看出生活对于习作的重要性,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素材,并能及时有感而发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正>生活是人生经历的自主积累和人性情感的真实体验。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是生活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写起作文来,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千篇一律,要么脱离实际,空话连篇。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  相似文献   

5.
张彩娟 《考试周刊》2012,(83):53-53
叶圣陶曾有个生动的比喻:"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淌不歇。"诚然,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个人生活积累的再现。生活则是作文不竭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构成文章的一切材料,都来源于生活,积累于生活。作文就是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描绘生活,再现生活。因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与生活对话,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个人生活积累的再现,生活则是作文的不竭源泉。学生作文中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构成文章的一切材料,都是来源于生活,积淀于生活。作文就是学生通过手中的笔臬再现生活,描绘生活。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由此可见,要使学生的习作贴近学生实际,必须注重生活体验,加强生活积累。上学期我继续进行课题“在体验中陕乐作文”的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丰富其情感体验。作文教学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9.
生活就如源泉,写作有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淌;离开了生活,写作就会成为一潭死水。因此,高中语文新课标中"表达与交流"的第一目标就是:"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西晋陆机在《文赋》中也曾用诗化的语言具体地指出:"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因此,我们的写作  相似文献   

10.
<正>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水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一篇生动感人的文章,总是作者对生活在内心有了真切而丰富的体验后才写出来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数小学生由于缺少一定的生活积淀,生活经验不足,加之没有养成细致观察生活的习惯,对于身边的许多熟悉的人、事、景、物的认识肤浅,更缺乏较深的情感体验(很多时候是不会体验,不懂体验),故而很难写出生动具体、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为了使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写(这是写生动、写具体的基  相似文献   

11.
秦兴怀 《现代语文》2011,(2):132-133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它道出了写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生活实际,学生才乐写;有了情感体验,才能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  相似文献   

12.
李娜 《陕西教育》2008,(1):120-120
一、作文指导的主线之一--积累 1指导学生观察--积累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只有留心观察社会生活,才能获取写作的素材.在学生课外观察指导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学校生活,观察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13.
朱慧 《生活教育》2010,(12):66-67
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个人积累的再现。没有一种教学像作文这样,对生活的粘连要求如此之高。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有个生动的比喻:"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不停。" 生活是作文不竭的源泉,没有生活情感的积累,表达当然会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4.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作品又是作者的思想、情感、体验等的自然流露。从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创作技巧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其小说与自身生活体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的习作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丰富  相似文献   

16.
陈慧 《内蒙古教育》2012,(10):38-39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日记是学生写作的起点,尤其在孩子认识世界、练习写作的起步阶段,老师们都选择了指导孩子写日记或周记。但提起写日记,孩子害怕,教师头疼,如何在大量阅读、增加积累的基础上激发孩子写周记、日记的兴趣?我尝试采用了"循环日记"这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也就是说.学生的习作应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表达真实动人的内心体验。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宝藏。我们只有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他们不断发现。开掘生活信息之源,撷取有意义的、生动的、鲜活的作文素材.才能让他们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8.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现实生活的积累和体验中发现在探究中想象和幻想,在思想革新和无限创新中自由表达,抒发学生个体的内在生命体验和本真情感。  相似文献   

19.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脱离生活的写作只会成为闭门造车,没有内容,缺乏真情实感。新课改非常重视写作教学,明确提出要将写作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内化语言,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乐于写作,学会写作,能够用文字来表达最为真挚的情感,让写作成为学生书面交流、表达  相似文献   

20.
新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方面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新课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可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文章空洞、乏味、七拼八凑.究其原因,主要是脑中缺乏素材.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看来,要想实现课标要求,需要以平时的积累为前提,达到厚积而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