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源 《今日中学生》2022,(Z5):40-43
<正>《一代宗师》是王家卫执导的功夫电影,讲述了一代武学宗师叶问的传奇一生,同时刻画了民国时期“南北武林”多个门派宗师级人物的群像。这部电影讲述的不是一个英雄人物称霸武林的故事,而是一个旧武林时代的幸存者最终成长为一位新武林时代的传道者的故事,它从历史的角度很好地讲述了究竟何为“一代宗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王家卫在影片中展现出来的“灯火传承”。  相似文献   

2.
作为伊朗民族电影旗手的阿巴斯电影显现出虚构与真实、故事与纪录迷一般的纠缠,使用“自我反映手法”捕捉当下生活体现了他对此在人生的完整关照,也体现了他对人生之真相的哲学思考,人生的存在在阿巴斯的那儿成为电影的实体,透过影像和故事,从阿巴斯电影中折射出来的是他关注人生的悲悯的人道眼光和宽广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3.
《一代宗师》是香港导演王家卫筹备八年之久,历时三年拍摄出来的最新作品,以一代武学宗师叶问为主线,讲述了民国期间南北武林各个门派武者的传奇人生。王家卫通过对环境气氛的铺设营造,人物形象的细腻描摹,武打场景的独特设置,呈现了一种电影化的诗意情节。本文主要从意境的角度,呈示电影中的雨夜、雪天和金楼的不同场景,进一步阐释王家卫的诗话武林。  相似文献   

4.
演戏是最大梦想E:即将上映的电影《激战》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彭予晏:是讲一个过气的拳手和一个落魄的富二代相遇的故事。他们在人生的过程中一起成长,找到他们的舞台后再重新站起来。虽然电影讲的是打拳的故事,但是拳赛的那个舞台是形容人生的舞台。你跌倒了能否再站起来?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叶问》以革命加浪漫的方式展现了以叶问为代表的中国人在"五四"觉醒之后,探求个人和民族走向何方的迷惘、追求和怀疑,以及探求民族解放和独立之路的艰辛历程。记录了那个新旧交替的历史时代,从而决定它思想的二重性:新思想和旧传统的冲突。文章通过分析叶问与张永成之爱情以及他们的人生遭遇,借该剧的故事结构和其内蕴的爱国情怀,诠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1月8日,王家卫导演,梁朝伟、章子怡、张震等人主演的电影《一代宗师》上映,电影以武学宗师叶问的生平故事为线索,讲述那个逝去的武林,逝去的时代,像一曲沉沉的挽歌。电影上映后,口碑分歧极大,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写意的电影,已经做到了余韵袅袅,让人难以忘怀,有人却认为,这是一部涣散乏味的电影,王家卫并不了解他的表达对象。但不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故事。在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生百态,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沟通。当纸质书籍还没普及的年代,人们通过口述的方式将信息总结成故事,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而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在,使用科技帮助我们讲故事,将故事分享给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趋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故事通过网络分享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什么是数字故事数字故事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一个多世纪前,电影拉开了数字化故事的序幕。虽然看电影很快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如何制作电影却花了数十年的时间才慢慢普及。8毫米胶片相机和摄像机的出现让人们  相似文献   

8.
电影版《活着》和电视剧版《福贵》都是以余华的小说《活着》为故事原型改编的。电影的叙事主题是活着不易,电视剧的叙事主题既有活着不易,也有可贵的人性。电影的叙事策略张力十足,扣人心弦,电视剧的叙事策略张力不足,平实舒缓。电影的细节描写很少,电视剧的细节描写处处皆是,生动具体。电影的人物塑造符号化定性,电视剧的人物塑造立体丰满。电影呈现出来的是表现性质的内容,电视呈现出来的是再现性质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自从以《方世玉打擂台》为标志的香港功夫电影发祥以来,民族主义始终是横亘在香港功夫电影中的粗大横线.系列电影《叶问》与《叶问2:宗师传奇》试图从南北之争、中日之争、中西之争三个层面来建构其民族主义主题.一旦功夫电影中的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强制性书写与情绪化宣泄,那功夫表演也就成了一种游戏性、杂耍类的视觉奇观,而功夫电影似乎也就逐步走向穷途末路.  相似文献   

10.
虚构的虚构--对电影《英雄》主题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不赞成简单的批评电影《英雄》形式大于内容。我们以为:《英雄》用独特的电影语言,叙说了一个悲剧性的赵国版刺秦故事,它将史迁的传奇性刺秦故事虚构再虚构,流露出电影原创者与现今主流历史意识 ——“统一征服分裂”共谋的倾向,而不是与美国强权政治共谋。  相似文献   

11.
电影《红颜》讲的是陷入精神困境的中国女人的故事,是一部关注女性生存和命运的电影。导演李玉站在一个女性的角度来观察社会,体验人生,整个故事的叙述过程都投注了深厚的女性情感,从探寻小云的精神出路入手,揭示女性的命运和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2.
阿占  张佐娟 《文教资料》2011,(32):23-24
电影《罗生门》主体改编于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筱竹丛中》。小说用一种近似于意识流的手法写作而成,叙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凶杀案,用主角的非常主观的视角去揣测当事人的心理。电影对小说的改编非常成功。黑泽明用了四种手法讲述了一个杀人的故事,这样就很完整地将小说中的"意识流"的妙处展现了出来。改编后的故事,其电影元素受到了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生命里,总会有几部伟大的影片,让我们念念不忘,一路照亮我们的人生之旅。《阿甘正传》正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1995年,全世界的目光都被电影里一个智商只有75的人所吸引。他坐在一个汽车站的椅子上,用一盒巧克力和一个故事打动了银幕上下所有的人,每个看过影片的人在感到心灵的震撼之余,都不禁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追问幸福的含  相似文献   

14.
从世界电影范围来看,故事片是所有电影种类(歌舞、科幻、音乐、美术、动画片等)中生产量最大的一种。电影之所以成为一种艺术门类,它的地位是靠故事片来奠定的,故事片是电影艺术的根本。著名的电影剧作理论家悉德·菲尔德给电影和电影剧本下定义说:“一部电影剧本就是由一个个画面讲出来的故事。一个故事片是一个视觉媒介,它是把一条基本的故事线加以戏剧化。”另一位电影理论家麦茨则坚定地认为:“没有戏剧性,没有虚构,没有故事,也没有影片。”(《现代电影与叙事性》)中国电影本来很重视故事情节的表现,但近十年来的电影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淡化故事”。淡化故事不仅没能带来所谓“纯电影”的形成或“电影语言的革新”,而且其后果是令人震惊的,因满足不了观众的审美需求而失去大量观众。“淡化故事”这一趋向一旦走向极端,必将引致所谓西方现代派  相似文献   

15.
金刚     
因《指环王》而名满天下的著名导演彼得·杰克逊的最新巨作《金刚》从上映以来已在全球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一个孤岛上一个叫金刚的大猩猩爱上了一个美丽女孩的故事。导演彼得·杰克逊表示他的《金刚》是建立在1933年版影片基础之上,延续老版电影中的故事框架,但新版《金刚》中的角色将刻画得更加深入,使得整部影片看起来更加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已看腻电脑特技组合的大片,如果你已厌倦沉闷压抑的豪华影院,那么出来散散心吧,让我陪你看一场老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七十年代长江边的一个小镇人们看电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观影     
王元 《高中生》2012,(7):53
电影如人生,它浓缩了生活甚至生命。《海上钢琴师》是电影,不贴近我们的生活,但它的某些方面贴近人心,让我们沉浸在大悲喜中,从而情不自禁地思考人生。整个故事充满着人情味。有对未来充满梦想的乘  相似文献   

18.
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产生碰撞并交融的香港,王家卫作为新时期独树一帜的优秀电影导演,凭着自己对人生的敏感、感悟和反省,通过对电影叙事方式的创新,在电影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一个与传统电影艺术截然不同的影像世界,形成了独特的电影艺术语言:将时空平面化,将人物边缘化,将故事零散化……体现了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并由此把他自己和他的观众带向了理想主义的电影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9.
风雪里的侠风傲骨——《—代宗师》十年时间,这部电影里每一个镜头都打磨了上百遍,从光影到配乐,从剪辑到衔接……也只有王家卫可以把一部电影做到如此滴水不漏。《一代宗师》以武术大师叶问为主线,宫二小姐为辅,讲述了1936年武术界的动荡,这之后全国进入最黑暗的动乱时期,叶问和武术界的同仁也因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电影开篇是从叶问想让儿子阿正去美国读书,跟阿正商量后,阿正不愿意,跟父亲产生矛盾开始的。但机缘巧合,叶问应邀去美国给徒弟李小龙的比武大赛助威,顺便帮阿正找学校。而父子俩的矛盾也在这场旅行中逐步化解,最终两个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