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碧玉 《出版广角》2015,(17):73-75
“跨界出版”指的是出版企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为寻求突围之路,主动作为,集中内容、资本和资源等优势,进军另外一个领域。跨界有主动跨界与被跨界之分,有行业内跨界与跨行业跨界之分。本文在对国内部分跨界较为成功的企业的经验分析基础上,提出“内容+”“资本+”“资源+”“技术+”“创意+”“平台+”和“思维+”等跨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文化+互联网”背景下,要以“互联网+”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资源和互联网要素的充分交融,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推动文化产业价值链条协同化及跨界运作一体化;以“文化+”促进数字创意产业在创作创意、生产传播、营销服务等产业链上的价值提升,逐渐构建基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传播和创新创造的新文创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阚枫 《新闻战线》2024,(5):20-22
公益事业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公益传播天然具有国际传播属性。作为以国际传播见长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国新闻网近年来不断探索国际视野下的公益传播方式,以“公益+议题设置”“公益+中国故事”“公益+跨界叙事”,创新主流媒体参与社会公益的形式,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4.
“传媒+交通”的跨界融合能够产生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应树立“交通即沟通”“大传媒、小众化”及“创新为王、服务为本”的理念,以移动互联网为纽带,打造新型服务体系和内容体系,完善优化交通移动传播产业链,促进“传媒+交通”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2022年,媒体深融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跨界融合连接用户、盘活资源,强化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技术赋能媒体功能向外延展,“内容+技术+服务”格局持续深化,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2023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需要从内容产品制作、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三方面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6.
薛莲 《出版广角》2022,(20):57-60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之国家顶层政策引领和市场多元需求刺激,“出版+影视”跨界发展渐成常态,“版而优则影”得以成功实践。文章以“出版+影视”跨界融合发展为研究背景,针对当下出版和影视业普遍存在的“版而优则影”现象展开深度分析,发现“版而优则影”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媒介的传播迭代和行业的互文互利,直接原因则是“出版+影视”的资源整合和价值共赢需求。基于此,文章进一步就“版而优则影”的成功策略进行客观探讨,以期为新时期“出版+影视”的跨界合作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徐蓉 《新闻战线》2023,(10):37-40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台)奋力建设主流新媒体集团,坚持用数字赋能阵地建设和内容生产,以技术为“形”、内容为“神”,开创视听产业发展新生态,通过提升“主流文化输出+全媒体传播矩阵+数字媒体核心技术积累”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创作更优质高效,技术更成熟实用。  相似文献   

8.
张力文 《传媒》2022,(15):49-51
《中国国家地理》在2000年10月转型为科学传媒,采用全新的办刊理念,旨在通过激发公众对科学的热爱和思辨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中国国家地理》内部自我裂变、驱动发展,逐步形成了三大核心理念:内容为王、垂直深耕和跨界创新。内容为王是立身之道,注重报道美、体验美、沉思美;垂直深耕是服务之本,内部孵化子刊《博物》,与中华书局合作推出《中华遗产》,影视、图书和新媒体公司纷纷加入《中国国家地理》传播系统;跨界创新是提升之策,建立三重用户体验,提供“行”“知”“悟”的实践机会。《中国国家地理》引领公众热爱科学并参与其中,每一次自我裂变都是科学传播的使命使然。  相似文献   

9.
崔保国  虞涵 《传媒》2023,(7):37-39
2022年是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坚韧发展的一年。基于“横店指数”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影视文化产业虽然面临着资本退潮、受众观影习惯改变、创作不确定性加剧、影视作品供给不足等挑战,但仍能积极回应时代需求,在政企协同发展中抵御市场风险,在技术迭代中丰富传播形态、重塑产业生态,在提质减量、降本增效中创作出符合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的高质量作品。未来,尊重市场规律与艺术规律,增强精品化与多元化内容供给,促进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创新,推动跨媒介资源整合与跨行跨界合作共享将成为中国影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近年来,以《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一本好书》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利用情绪传播规律,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创作模式,打破单一线性叙事,同时巧妙运用新媒体技术建构互动空间,增强了节目的情绪感染力量,实现了节目“出圈”传播。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出版社图书营销升级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出版社往往需要重新思考图书营销如何升级的问题,传统的营销方式该如何顺利转型.“互联网+”时代,图书出版迎来最好的营销时代,网络营销成为“营销+”的重要途径,出版社图书营销到了需要高度重视、选择合适营销方式的关键时刻.图书的营销升级,在借助网络营销扩大图书销量的同时,还需通过图书内容价值的营销传播,实现跨界整合,获得图书销售之外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MCN+教育”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内容,既契合了两会讨论的线上教育话题,又符合经济、技术及社会的发展要求。但由于用户增多,及平台的成熟推广,创作者与用户的界限模糊,“MCN+教育”出现了一定的困难与挑战,知识内容良莠不齐、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对B站MCN展开分析发现,优质知识内容生态与创作者特征以及MCN资源整合相关度高,而当前教育知识内容推广的现实与MCN+教育创作优质内容,形成良性产业氛围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项目提出“MCN+教育”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优质内容创作的计划,以完善教育类内容生态扶持UP主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张希玲 《视听》2023,(10):123-126
2022年6月,抖音平台的“共创”功能上线,让多个创作者可以进行作品的共创。该功能给参与式创作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窗口,以人为媒介中心,加强了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在场感,实现了沉浸式传播。在抖音“共创”作品创造的空间中,凸显出在网络生态环境下抖音共创作品的内容表达和技术赋能之下的传播特点与传播价值,让受众获得了情感、认知以及跨界的交往等层面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14.
跨界与混搭:中国传媒业当前发展的一道景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果说到当前传媒业最大的流行趋势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跨界与混搭。所谓跨界,就是对于既往传媒业固有的业态边界的打破:传播者角色的跨界、传播渠道的跨界、传播内容的跨界、产业资源的跨界、媒介市场的跨界  相似文献   

15.
闵捷  李想 《新闻战线》2022,(10):28-31
目前,中国青年报社已经成立了“中国青年说”工作室“氧气视频”工作室、“图知道”工作室、“中青文化融媒”工作室等十余个工作室,各自根据自身定位,组成了多支年轻化、融媒化的人才队伍,为用户提供有意义、有趣味的文化产品。“中国青年说”工作室通过“正能量主题+创新节目形式+多平台传播”的创作模式,持续优化节目,已有获得赞助资金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跨界的发展与混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问到当前传媒业最大的流行趋势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跨界与混搭。所谓跨界,就是对于既往传媒业固有的业态边界的打破:传播者角色的跨界、传播渠道的跨界、传播内容的跨界、产业资源的跨界、媒介市场的跨界……  相似文献   

17.
文章概述公共图书馆移动短视频服务现状,采用战略管理工具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层面分析公共图书馆抖音短视频宏观发展环境,提出明确目标定位,完善运营管理;深耕内容创作,聚焦服务热点;跨界合作,夯实专业化运营团队;虚实联动,打造“短视频+”服务新场景等公共图书馆移动短视频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不仅是我国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新举措,而且还是促进高校科学技术成果落地转化的新路径。“互联网+”双创大赛融合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优势,“互联网+”双创大赛既是一种项目导向式创新型科学教育,也是一次面向大众的科学传播活动,对于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和高校管理者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不仅是我国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新举措,而且还是促进高校科学技术成果落地转化的新路径。“互联网+”双创大赛融合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优势,“互联网+”双创大赛既是一种项目导向式创新型科学教育,也是一次面向大众的科学传播活动,对于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和高校管理者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巩晓珂 《今传媒》2023,(4):120-123
“仪式感营销”是在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概念上发展起来的。2022年“樱花季”,各大品牌将“仪式感”运用到营销策略中,结合跨界营销、社媒营销、小众营销、视觉营销和文创营销等方式打造了营销界的“春天”。除了将“仪式感”运用到营销策略中,品牌还需深耕中国文化基因、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增强品牌活力、注重“游戏性+体验感”,才能在下一个“季节限定”中脱颖而出,使品牌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