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渊源。新媒体时代文博类纪录片承载着弘扬传统文化、塑造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当下节目生产者在编码环节重新审视传播要素的变动,以受众现实需求为导向,转变宏大严肃的呈现形式,创新节目理念、改进传播形式、更新传播内容、拓展传播渠道,使无生命的“文物”动起来,实现跨时空的语境对接。本文探讨了文博类纪录片的演进历史,并以《此画怎讲》为例,依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重点探究当代文博类纪录片的创新传播策略,以期为同类纪录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可视化传播,要切实了解移动互联和视觉传播时代的受众需求,重点考虑其信息需求、认知方式、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积极作为,充分发掘不同媒介的传播潜力,充分呈现报道内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文博类综艺节目在普及知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宝藏》《我们的宝藏》等文博类综艺的涌现和火热,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形态在不断改变,社会功能更加多元。本文以河北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我们的宝藏》为例,通过分析节目的社会功能,以期为文博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前,沿黄九省(区)的博物馆、图书馆等与时俱进、腾“云”驾“网”,充分利用新媒体、大数据技术,让藏在深闺中的文博机构资源、品牌优势,通过互联网平台,走进千家万户,为黄河文化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受众。文博机构还通过联动的形式,围绕同一个主题来传播黄河文化,或通过开发文创产品,创新黄河文化传播方式。这些创新举措,都是黄河文化传播的有益尝试,值得在推广实践中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又是中华民族昂首走向世界、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文博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文化认同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度推动,主流媒体关于文博的传播从原来单向叙事的文字报道,延伸至图文结合、视频直播等融合的复调叙事,形式也以多样化的传播矩阵呈现.文章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  相似文献   

6.
对于原创传统文化节目来说,传播力既包含了其作为传播媒体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也体现为其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所具备的能力与影响力,同时,还反映出中国媒体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实施过程中所具备的实力。提升原创传统文化节目的传播能力与传播影响力,需要把握专业性、持续创新,提升节目的原创力;开发出有价值的内容,实现传统经典的当代呈现与传统文化的增值效应;以差异化定位实现品牌化发展和提升人员传统文化素养等综合实力的提高;同时,还应重视受众的传统文化需求与参与创造,通过整合传播渠道与内容,提升节目的整合传播力。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4,(20):42-46
本文从传播角度,深入分析了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和传播反馈等现状,研究发现存在如下问题:传播主体缺乏主动传播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项目流失、信息资源的流失、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容不断被消解;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单一,传播渠道不通畅;缺乏对受众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有效传播。据此,本文提出了改善我国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现状的几点建议: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传统体育文化体系;建立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传播平台;建设专业传播队伍;细分受众,进行针对性传播;坚持走奥运之路。  相似文献   

8.
丁一涵 《视听》2023,(9):91-94
在过往的纪录片传播中,考古文博题材的作品常因内容单调、理解门槛较高而导致其传播范围受限,传播效果不佳。考古文博类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在拍摄视角、叙述风格等方面做出诸多新的尝试。该纪录片通过鲜活的考古人形象和生活化的内容,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依托新媒体技术,吸引观众参与到互动中,实现与文物的共情,为考古文博类纪录片制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考古遗存既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一种媒介,考古出土遗迹、遗物透过自身的形象源源不断地传递着文明历程与文化信息,考古文博电视节目《考古公开课》以公共课堂的形式成为观众探寻中华文明的桥梁.该节目设置别出心裁,塑造出考古知识的全新媒介形象,通过独特的叙事视角和传播策略对中华历史文化进行艺术化表达,并深度诠释和传播了"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文博类数字藏品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一种新载体,能够促进文化传播、培育新业态、催生新消费。文博类数字藏品在收藏普惠性、展示多样性、文物保护性和版权保护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我国主要有博物馆藏品开发和非遗项目开发两种开发模式,在其发展路径中,主要面临导向、创作、展示和管理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就文博类数字藏品发展路径和发展中需注意的问题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1.
当下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作为文化产品的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泰国为例,具体研究中国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现状,进而探讨其发展路径。我们以泰国青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并从“文化折扣”的角度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受文化政策与民族环境等影响,泰国青年在与中国电视剧接触时,存在受跨域发行的语言差异、中国文化知识了解程度较低而影响观感等问题,同时也存在他们对中国现代化生活化等符合泰国青年受众需求的题材、增加观影便捷途径和作品宣传的期待。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产品应从传播内容和传播路径两个方面出发,充分考虑不同文化特性和背景下受众的差异化需求。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职能随社会发展不断变迁的过程中,文化传播一直是博物馆公共性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公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通过对携程旅行网和大众点评网的公众留言文本进行语料分析发现,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集中在历史文化、文物展示、公众教育、参观服务、游览体验等方面。博物馆需要紧紧围绕公众需求来开展线上文化传播,制定传播策略、产出传播内容,以达到博物馆完善社会教育职能、优化服务效能、扩大受众群体、促进文化传承的终极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李虹霏 《今传媒》2014,(7):155-159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人际传播在客家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大众传播时代,客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挑战和危机。为应对大众传播对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应注重意见领袖作用、充分利用新型人际传播,拓宽人际传播渠道、积极营造客家文化传播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田毅 《新闻世界》2021,(2):65-67
作为承载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博类节目,自央视《国家宝藏》开播以来引发了热潮,相比其它电视节目,文博类节目以形式新颖、创新性表达和深厚精神内涵赚足了收视和口碑,逐渐成为"现象级"节目。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文博类节目发展境况,就节目创新路径展开探讨,以期在增强节目创新性和吸引力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传统的的价值现念、文化取向、审美意识不但决定着现代娱乐传播发展方向,强调着现代娱乐传播应该具有的精神超越性和道德崇高感,而且决定着现代娱乐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16.
城市文化,作为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们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代表着城市的历史沉淀、精神风貌和整体形象。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开展城市文化传播活动成为城市形象建设的一项创新。对于这项通常是有主题、有组织、周期性进行的传播活动,迫切需要构建与之相适配的综合、系统、量化、开放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以提升城市文化网络传播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本研究依据这项传播所具有的泛众参与、立体多元、虚实交互等实践特征,兼顾行为和心理、主观和客观等维度,构建了由内容度、传播度、参与度、满意度4个一级指标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图文、视频传播形式的差异化需求,分别建构了适合各自传播规律的不同版本;最后对评估体系研究和实践的不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核心要素,场景有效提高了传播的精确性,以技术为支撑分析预判用户的需求变化,注重差异化和个性化体验,实现内容服务的有效适配性。场景化时代,音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呈现明朗化的发展态势。基于粉丝经济的音乐传播呈现着延续性、裂变式、创造性特点,使得以情感、文化为强关系纽带的粉丝用户共享、分享或创建新场景,从而呈现出基于场景服务的智能、游戏、关系、营销新趋势,推动音乐传播的智能化、社会化、创造化发展,实现新的场景化传播变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移动信息传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书法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传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微信客户端为调研对象,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5W模式"理论重点对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状况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市场环境和传播环境的变化,体育在组织对外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愈加多元化,体育元素的价值不断丰富.一是作为组织传播工具,通过借势营销来提高品牌知名度;二是作为组织传播资源,由组织自主开发实现多元化传播;三是作为组织传播文化,整合多方力量形成传播共同体.组织可根据自身特点和传播需求,选择使用一到三种方式,改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20.
刘丽霞 《东南传播》2021,(11):75-76
后现代主义中的碎片化的理念改变着大众的文化认知,为了满足受众在快节奏生活中的"速食"需求,短视频创作者将网络影视作品整体分解成部分,以碎片化传播模式满足了受众的自主需求.因此,在后现代语境下分析和挖掘网络影视的碎片化传播的动因以及优劣势,并且指出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的特征表现,探索网络影视碎片化传播在内容优化、媒介融合、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未来网络影视传播展开新的图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