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涤瑕 《山东教育》2005,(27):38-38
家长会是幼儿园开展家园互动的重要方式。一次成功的家长会,能有效促进家长与老师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使每个参与者都能获得足够的信息量。在这其中,家长的参与率与互动质量是重要因素,而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家长(尤其是孩子父母)的工作大多很繁忙,一些寄宿制幼儿园的家长居住较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问题]袁博士,为了培养孩子,我阅读了一些儿童心理和教育方面的书籍,懂得了家长与孩子之间互动的过程就是对孩子实施教育的过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之间总是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我知道,这种互动的质量反映了对孩子教育的质量。因此,我特别想进一步了解:互动有哪些种类?如何提高互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我园(乡镇中心园)与对口帮扶的大林幼儿园(深丘农村园)共同进行了农村幼儿园家园互动策略的探索研究。主要探索两个问题:一是农村幼儿园与家长多向互动的方法与策略。主要指本园与所服务的家长间的互动,即“家园互动”;二是尝试两园间的互动。主要涉及两园教师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幼儿与幼儿之间跨园所的互动。即“园际互动”。  相似文献   

4.
网络“互动”给习作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平台。“家校互动”加强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了教师习作教学,方便了家长的家庭指导。“互动”还可以是跨班级的,面向社会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也悄然走进我们的校园生活。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互方式,缩短了教师、家长、学生的距离,在网络家校互动中,我们实现了家长、班主任、学生之间的三方互动。  相似文献   

6.
家长学校是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经验交流的理想场所,我们幼儿园积极革新教学方式,大力探索家长学校交流与共享的双向互动教学活动和授课形式。  相似文献   

7.
余娜  张芳芳 《学前教育》2007,(12):44-45
目前。对于实现家园互动形成教育合力,人们已经有了共识,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诸如家长会、家长约谈、家长开放日、家访、家园联系本、家长讲座等,但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凸现出以下几点困惑:教师单方面唱主角,忽略了家长的内在需要.忽略了家园双方以及与幼儿间的互动;家园沟通角色定位存在偏差,造成了双方关系的不平等;家园之间沟通模式单一,  相似文献   

8.
如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家园之间的互动交流一直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的普及带来了新的沟通途径,博客式家长园地,就是将教育博客同家长园地重新组合,丰富了沟通的内容,拓展了交流互动的空间,用自身特有的功能和特点,引领家长和教师记录幼儿的成长历程,改善评价方式,促进家园共育。  相似文献   

9.
师幼互动是指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的互动。有效的师幼互动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师幼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幼儿主体地位缺失、教师区别对待幼儿、师幼互动时空有限、师幼互动模式单一。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幼儿园都会影响师幼互动的质量。解决师幼互动问题的有效对策为:建言教师,改善自身问题;引导家长,改变观念行为;倡议幼儿园,提升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家长开放日是近年来日益被人们所熟知的新型的家园联系形式之一。其能够增强幼儿园、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实现家园共育。然而,由于家长需求迥异,开放日在内容、形式及家长的参与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通过开放日诸环节的研究分析,就提高开放日实效性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合作体,在学生的终生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从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管理的现状来看,家校互动合作在推进工作中仍存在若干困难与问题。本文在对周边学校、家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家校互动合作中的老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多边关系主体间存在的问题来探究改善家校互动合作的方法和途径,建立起长效的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徐丽娟 《学前教育》2009,(12):38-39
家园互动指的是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目的是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相互理解和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班级中,家吲互动的方式非常丰富,有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手册、幼儿成长档案,还有短信平台、班级论坛等等。  相似文献   

13.
韩宇峰 《成才之路》2009,(33):69-70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主题墙是幼儿园环境教育实施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以互动墙饰为切入点,探索墙饰与课程、教学、幼儿以及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来实现“墙壁”对家长、幼儿的“对话”.真正让幼儿做主题墙饰的主人。使墙面环境成为幼儿与教师、家长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4.
<正>1.搞好家园互动,利用亲子活动为幼儿创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环境。我们非常注重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帮助他们在与幼儿共同的活动中得到自主转变和提高。平时我们搞亲子运动会、家长开放日,假期组织亲子社会实践活动,请家长带领幼儿自愿参加,不仅保证幼儿的安全,还增进幼儿之间、家庭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感情,活动后组织"家教沙龙",和家长共同探讨育儿经验,使亲子活动一举多得,家长、幼儿、  相似文献   

15.
郑佳 《天津教育》2022,(11):156-158
<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校园网络的有效构建缩短了幼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家园互动交流更为高效,改善了以往家园互动意识不强、沟通质量差及沟通缺乏连续性等情况。本文对以“网络”为媒介的家园共育有效策略进行探析,以期进一步提升家园共育的开放性、便捷性和有效性。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幼儿园和家长的互动方式往往局限于家长会、家庭访问、  相似文献   

16.
薛茂红 《教育文汇》2012,(10):21-21
中小学开家长会,时间一般花半天,由校长主讲,家长主听,有点像学校“新闻发布会”。这样的会虽然少不了,但由于缺少互动交流,效果不大。为改变这一现象,我建立了班级QQ群,请家长、授课教师加入.既方便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在线交流和不在线留言,又不定期地发布信息。这种形式很快吸引了家长。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校与家长的交流互动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了。2011年初,我们10级利用网络,建立了年级、班级及家长QQ群,得到了老师、家长们的支持和认可。现在已有全部学生和一半以上的家长加到了群里面。在班级QQ群社区里有现阶段班级里所授课内容及当天需完成的作业;学生优秀作业及学生上传展示自我风采的照片;家长QQ主页;家长对于教育孩子的一些困惑;心理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对家长、学生困惑解答;及老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与尝试,觉得利用班级QQ群开展家校互动有着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微信作为一款新型的交流工具,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和快乐。在幼儿园如果能合理运用它,可以促进家园共育。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微信互动,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和家庭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从教师和家长互动的特征、互动的类型、互动的压力和互动的优化几个方面梳理了国外的相关研究.认为可以从教师资源的整合、专家指导、关注家长需求和文化差异几个方面优化教师和家长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教育中,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给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真正实现了学校与家长之间双向互动,共同育人的目的。希望一次一次的努力,为学生营造的是和谐、健康成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