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强调的是精神和心理的自愈能力,将焦点放在促进来访者体验整个游戏及作品的过程中,这种将潜意识意识化的过程,也让中医学院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看到自我,增强学生对自我和他人的洞察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对团体存在的问题进行调节。通过对河北中医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团体沙盘游戏治疗干预,以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我认知能力、人际协调能力,促进学生干部团队的建设,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选取心理健康普查中拒绝完成心理测试的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42个参与沙盘游戏体验活动的学生在沙盘创造中使用沙子、水、沙具和描述场景、故事主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沙盘游戏可在一定程度投射出大学生在人际沟通、自我发展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和消极逃避态度,可采用沙盘游戏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的补充工具。  相似文献   

3.
李艳月 《考试周刊》2014,(72):174-175
20世纪60年代开始,沙盘游戏疗法在心理辅导、咨询、治疗等领域显示出独特魅力,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本文阐明高校沙盘游戏室的组建,探讨个体沙盘游戏、团体沙盘游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沙盘游戏治疗在大学生原生家庭问题疏导中的运用。在学生原生家庭问题团体辅导过程中,将沙盘游戏治疗融入其中,借助于信息化手段,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探索,咨询效果良好,对于他们原生家庭问题的克服、自我觉察与体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团体沙盘游戏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一种技术方法,不仅可以在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还可以有效弥补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以大学生宿舍为活动基本单位,同一宿舍的4名大学生共同完成团体沙盘游戏体验,通过沙盘游戏再现现实中的人际冲突,从而改善宿舍成员之间的人际沟通,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促使大学生实现自我和谐发展,并进一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团体沙盘疗法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特别是人格障碍倾向的干预具有特别的优势和疗效。团体沙盘疗法为大学生人格成长和矫正提供了重认自我、宣泄情绪、增强互动、协调关系、心理成长等治疗契机,协助学生克服人格成长的阻碍,促进大学生人格重组和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为探讨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对人际交往困扰大学生的有效性,采用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对11名人际交往困扰大学生进行6次团体治疗。结果发现经过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干预,成员的人际交往困扰得以缓解(t=11.193.P<0.000),表明团体沙盘游戏疗法能缓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  相似文献   

8.
沙盘游戏疗法秉持理解、接纳、尊重、无判断的态度,在孤残儿童的心理治疗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沙盘游戏提供的"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里,孤残儿童能够表现自己的心理内容,宣泄、疏导情绪,释放、转移固着的心理,激发其自我治愈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在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足发展与茁壮成长。心理沙盘游戏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渐突出,沙盘游戏在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心理治疗以及心理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沙盘游戏是瑞士心理学家多拉·卡尔夫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础上创建而成的一种"非言语性疗法"。在传入中国之后,由于沙盘架上琳琅满目的小玩具十分吸引学生,沙盘里的沙既可以塑形又可以流动,让孩子容易产生掌控感,同时沙盘室里的心理老师一般都是全身心地陪伴而不会过多的用言语干涉孩子,所以沙盘游戏疗法很快在中国的中小学校中风靡开来。笔者作为小学兼职心理教师,在学校尝试开展沙盘游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有两年时间,本文借助一个五年级男生的三个沙盘游戏,探索了沙盘游戏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探索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途径,可以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经过沙盘游戏辅导,大学生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等维度上的得分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沙盘游戏疗法相对于药物治疗和其他心理行为疗法来说,是更适合于儿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症、焦虑性情绪障碍、孤独症、社会退缩等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治疗中,且疗效明显.本文对沙盘游戏疗法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沙盘游戏疗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研究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探索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途径,可以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经过沙盘游戏辅导,大学生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等维度上的得分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一例手机成瘾的大二女生进行8次沙盘游戏干预以探讨沙盘游戏在手机成瘾大学生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沙盘游戏干预以童年场景、虚拟场景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方式缓和推进,来访者学习时间增多,手机使用时间减少,人际沟通改善,成瘾总分由干预前的86分减少为干预后的51分.说明沙盘游戏疗法可有效缓解手机成瘾大学生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74):157-158
本文介绍了运用沙盘游戏疗法在某医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成果,探究沙盘游戏疗法对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性发展的影响。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医学生沙盘游戏前后的评价,了解沙盘游戏疗法对心理健康改善的程度。结果表明,沙盘游戏疗法能够显著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开发自我治愈力的潜能,人际关系明显改善。这与以往的定量研究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概述,梳理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有关沙盘游戏促进大学生自我整合水平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研究进行了阐述,认为沙盘游戏是一种表达性心理辅导方式,它具有绕开防御,促进无意识沟通,疏通内在能量等独特优势,个体沙盘通过无意识表达,可以缓解个体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进个体自我和谐性;团体沙盘则通过象征游戏与成员间互动来缓解来访者人际交往方面困扰,两者都从不同层面促进了来访者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提升个案心理整合水平。因此,沙盘游戏对促进大学生自我整合具有一定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沙盘游戏疗法被荣格学派又称之为庭院式盆景疗法。沙盘游戏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挖掘人类潜意识的活动的治疗方法,在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等领域正日益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沙盘游戏有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有关沙盘游戏疗法的形成过程、理论基础、现状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进而探索"沙盘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尝试用沙盘游戏疗法对集体归属感程度较低的大学生进行个体、团体干预,目的在于推动集体归属感问题在我国的科学探讨,并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沙盘游戏疗法对大学生集体归属感的建立和提高有显著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沙盘游戏是学校学生常用的心理咨询方法,但研究者对沙盘游戏疗法对学生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为明确沙盘游戏疗法的干预效果,文章采用元分析方法,纳入29个效应值,探讨沙盘游戏疗法对学生负性情绪干预作用的效应量,并检验影响干预效果的调节变量。结果表明,沙盘游戏对学生负性情绪的干预具有很强的积极作用,可以缓解学生的负性情绪;沙盘游戏疗法的干预与学生焦虑情绪的关系受到沙盘游戏类型、学生所处学段以及研究统计检验类型的调节,不受实验分组人数、出版年份和文献类型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沙盘疗法是在融合西方心理分析理论以及东方易经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目前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沙盘游戏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心理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沟通学生的意识和无意识,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对沙盘疗法进行了基本概述;其次探讨了沙盘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作用;最后分析了沙盘疗法运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把握的要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