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师生教学能力水平低下是高师教育中的“痼疾”,究其原因,主要与高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不合理,教师引导不力,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等密切相关,因此,改革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优化教师教学能力训练模式,强化教育实践,从而提高高师生的教学能力,是高师教育改革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3.
教师资格制度明确规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应具备的条件,高师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再是单单掌握教育学科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获取相应的教师资格制度要求的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教师教育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教师如何培养也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从高师生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出发,围绕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从生师互动的角度探讨了高师院校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育心理学课程目前在高师生培养中存在着课程内容脱离实际、偏理论轻实践、重教轻学等现象,为此提出了以情绪劳动培养作为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突破口的主张,并对教育心理学培养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的课程设计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伴随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不仅体现在更新理念和课程改革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方式的转变。高师生教学能力培养应由单师培养向双师培养转变,由单段培养向全程培养转变,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  相似文献   

7.
从教学能力的内涵及教学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出发,探讨了当前高师教育在培养学生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宋志英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7):105-107,F0003
体现时代特征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在明确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高师生教学能力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教学能力的形成存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共生、观摩与躬行互动、临摹与借用皆需、指导与自主统一等机理。合乎这些机理的高师生教学能力培养途径主要有:课程知识隐性化,学习资源网络化,实践体系立体化,团会活动专业化,教师指导制度化等。  相似文献   

10.
高师生教学技能培养中的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有助于高师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为此,应对高师生教学技能培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分析,这包括:教学技能的内涵与特点、教学技能的定位、教学技能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师生科研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培养高师生科研能力的意义、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师生是未来教师的后备力量,培养高师生的课程实践能力,既是顺应课程理论的发展,也是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关照。课程实践能力是对传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和超越,是对教师内在经验、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新发现与认定。文章从以下几方面探讨高师生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厘清课程知识内涵,丰富高师生的课程知识;建立高校和基础学校合作关系,共谋发展;拓展教育实习内容,规范实习指导;加强教育研究实践,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 教师职业能力是指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特殊能力,是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将个人能力和教学所需的知识、技能相结合而转化成的一种职业素质。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深影响着青年一代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本文着重研究电脑网络对高等师范大学生(简称高师生)的影响,探讨如何根据网络的影响,加强对高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对于培养未来合格的教师队伍,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在培养未来教师教育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最直接的作用;传统公共教育学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与高师生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相悖,必须改革;采取与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相应的教学策略,为新世纪培养创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调查部分在校高师生和中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对实施课堂教学策略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教学改革,解决了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构建了面向实践、可操作性强的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对高师生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应对信息化社会挑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培养教师的摇篮,对教育事业发展功不可没。为了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加强对高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师生职前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他们就职后的教学水平。现阶段,我国的高师生由于各种原因,实践能力水平不佳,在实际岗位教学中遇到各种困难。为了提升高师生入职后的教学水平,应加强对高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调查部分在校高师生和中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对实施课堂教学策略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教学改革,解决了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构建了面向实践、可操作性强的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对高师生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应对信息化社会挑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校园因素看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良的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学业压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等校园因素是影响高师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当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切实改善高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高师生的职业情感是指高师生对教师职业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高师生师范专业素质的重要体现。高师院校教师专业培养模式欠科学合理、课程设计与实施有待优化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准教师的专业归属感、职业认同感普遍缺失。高师院校应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双师"意识,重视课堂教学中对高师生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