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10,(10):56-56
据报道,意大利国家原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在地球内部很深的地方发现奇怪的反物质粒子。研究这些粒子,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地球内部的热流是如何对火山和地震等地表活动产生影响的。研究人员认为,正是反物质粒子导致地球内部发生放射性衰变的。  相似文献   

2.
地球内部是一个巨大的热能库,它的热能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热能不断地流出地表,这种微小热能是可测量的,这种热能的流动称为热流。所以在大海深处存在很多的火山。  相似文献   

3.
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深部物质和了解地球内部信息直接、有效和可靠的方法,是地球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也是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科学钻探井被誉为人类的“入地望远镜”,科学钻探钻机被称为地球内部物质的“采样器”。  相似文献   

4.
地热知多少     
紫竹 《百科知识》2000,(9):28-28
在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的热能。从地表向地球内部深入,温度是逐渐上升的。具体地说,从表面每向地下深入1千米,温度平均要升高20℃~30℃。据科学家推断,地壳底部和地幔上部的连接处,温度可达1000℃~1300℃,至于地核内部,温度就更高了,达到2000℃~5000℃。因此地球本身实际上是一个大热球。所谓地热,就是指地球内部的热量,它是一种有用的能源。  相似文献   

5.
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不可能任我们无限期开采下去。在面对能源枯竭的困境之前,科学家必须找到新的能源之路。同已经投入实用的核裂变发电系统相比,人们对核聚变装置寄予了更多期待。太阳就是一个很好的样本,正是它内部大量氢同位素发生的核聚变反应,为我们的地球提供了光和热。  相似文献   

6.
地球内部不仅仅是由岩石组成的,而且还含有大量的气体,例如作为能源和化工原料使用的天然气就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气体,除此之外,地球内部还存在其它类型的气体。相对于岩石和固体矿产,学术界对地球内部各种气体的研究较晚。由于通过研究各类气体的化学组成与变化,不仅可以为寻找石油天然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球内部水的分布与循环对了解地球内部的物理化学性质、地球动力学和地球的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地球内部水含量的探索方法、存在状态、地球各个层圈水的储存能力、高温高压下矿物中的溶解度以及地球物理观测(大地电磁和地震波)结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内部储存的水可能超过了地球表面大洋水的数倍.微量的水能够引起地震波速度的降低和电导率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后半叶,地球科学中迅速成长起来一些新概念.这些新概念动摇了我们对地球的大多数旧看法,终于产生了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面上出现的地震、火山和构造等现象,现在看来是地球内部强烈活动的结果.研究这些现象决不能脱离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这种全球性的研完途径为认识灾变性的自然现象和更有效地勘探自然资源提供了一种很有说服力的轮廓.  相似文献   

9.
海洋占了地球总面积的70%,她孕育了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海底又是与地球内部最接近的地方,地球内部的变化首先传递给海洋,也许正因为这些,海洋永远是那么变幻万千,神秘莫测,留给了我们无数未解的谜团.  相似文献   

10.
100多年前,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在科幻小说中提出到地心探险的幻想。由于对地球内部的状况了解甚少,当全球性的能源、资源、环境、灾害等重大问题越来越困扰人类时,人类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要想知道地球内部的奥秘,仅仅依靠对火山喷发物的分析,对地震源的解释等间接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超深钻探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科学院韦尔纳茨基地球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所所长埃里克·加利莫院士认为,大约100年以后地球上的燃料资源即将枯竭,人类早就应该考虑寻找一些可供选择的能源,以免地球所能给予的石油、天然气、铀和煤一旦告罄,不致于在全球性能源面前束手无策.最近这些年来,世界上不少物理学家、化学家和能源学家已在考虑用氦的同位素氦-3来代替以上这些燃料.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球,是人类及万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揭示地球深部奥秘,是解决人类能源、资源和生存空间等问题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地球深部充斥着坚硬的岩石,处于高温高压极端环境,深地探测技术不成熟,致使人类对地球深部仍知之甚少。地球内部物质是怎么分布和运动的?能量是怎么转移的?对人类生存的表生环境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一系列基础问题仍悬而未决,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类对地球深部的探索和应用。因此,2010年,  相似文献   

13.
黄德揆 《世界发明》2003,26(1):13-13
我们知道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大约0.5高斯左右。地磁场与空气、水和阳光一样,也是地球生命所必需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如此,地磁场中还蕴藏着巨大的、目前尚未开发利用的能源。  相似文献   

14.
路灯给我们夜晚生活带来光明。现在美观的路灯把鸟山煤矿的夜晚装点得多姿多彩。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加剧,各国都在寻求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其中一条重要的方法就是寻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而太阳能是地球上最直接最普遍也是最清洁的能源。  相似文献   

15.
尽管人们对地球内部的构造已有所认识,但只是大致的,并不很精确。正如史蒂文森所说的:“我们现在只深入到地球内部约10千米的地方,很少直接观察到它的内部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两条信息     
《中国科技信息》2003,(20):20-21
1燃烧太阳   阳光普照大地,为地球这一生态系统的运转提供着生生不息的能量.在此过程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生物质的内部,形成了“生物质能“.对于目前正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下的人类而言,这种环保、可再生的能源自然成为开发的“新宠“.   ……  相似文献   

17.
阿碧 《发明与革新》2010,(12):35-35
地球上的大部分能源归根结底来自太阳,我们所利用的能源基本上来自于阳光。然而,美国科学家发现,太阳风暴中也蕴藏着巨大的能源。太阳风暴也可发电吗?如果真能充分利用太阳风暴中的能源,那么就能让地球上的人类数百万年都没有能源匮乏之忧。  相似文献   

18.
大约100年以后地球上的燃料资源即将枯竭,人类早就应该考虑寻找一些可供选择的能源,以免地球所能给予的石油、天然气、铀和煤一旦告罄,在全球性能源大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9.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森林是地球上的基因库、碳贮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大自然调节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虽然大多数科学家认同地球是一个实心球体,并认为"地心空洞说"没有依据,是伪科学。但是仍有专家认为,对"地球空洞说"不必一棍子打死,毕竟我们对地球内部的了解太少了。让这个"理论"引导人们对地球内部探险研究,只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说不定歪打正着,还能收到一些意外的结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