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中有“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之义;《新华字典》解释为阅有看、察看之义,读有依照文字念出声音之义。据此看,“阅”和“读”是看与念,并领会其内容的意思。《中国大百科全书》作了这样的权威解释:“阅读是从写的或印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阅读活动原始于文字的产生,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学士的阅读经验,也如散珠碎玉,丰富而珍贵。但以往对“阅读”的研究很不够,1979年版《辞海》没收“阅读”这个词目,《现代汉语词典》仅解释为“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在现代社会,阅读作为一种智力技能,已成为每个公民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缺乏阅读能力的人被称为“功能性文盲”。迫于这种形势,80年代“阅读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阅读学与中学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阅读活动原始于文字的产生,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学士的阅读经验,也如散珠碎玉,丰富而珍贵。但以往对“阅读”的研究很不够,1979年版《辞海》没收“阅读”这个词目,《现代汉语词典》仅解释为“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在现代社会,阅读作为一种智力技能,已成为每个公民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缺乏阅读能力的人被称为“功能性文盲”。迫于这种形势,80年代“阅读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阅读,《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通过看(书报),并理解其意思。历史阅读能力就是通过看历史书籍(包括各种材料)并理解其意思的能力。近年各种高考试题使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渎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渎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倡导个性化阅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一股强劲的春潮。面对动态万变的语文课堂,如何将语文“个性化阅读”落到实处呢?一、创设氛围,让学生乐于“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6.
自1993年以后,实行“3 2”的高考题与传统的高考题相比,虽然有了较大变化,但就文言文阅渎这一部分考查的内容,测试目标和命题的形式、难度几方面看,却相对稳定,变化不大。首先,从测试的内容看,1995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的《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与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另外,从《考试说明》中提出的关于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五点具体要求(1.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4.能够正确地把握文意并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5.能够翻译成现代汉语)看,也与《语文教学大纲》和中学语文课本的教学内容相一致。再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题的命题情况看,测试的目标着重考查的是能否读懂文章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去考查文章的形式、表现手法。从命题的形式看,文言文阅读采用的均是选择题形式。从测试的知识点看,有字的读音,实词、虚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全文内容的理解。从阅读材料的体裁看,文言文  相似文献   

7.
我在《少年读者·学语文》杂志初中版3月号上发表的《送你一把金钥匙》一文,讲的是“建立阅读的心智模式,掌握阅读的基本规律”和有荚“为什么测读、阅凑什么、怎么阅渎、阅渎得怎么样”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这里,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如是说: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阅读,还可以有许多形象的诠释,我以为。阅读是跟经典为友,与名人同行,和想象共舞,同知识拥抱。  相似文献   

9.
在《辞海》中查阅“阅读”的词条,可以知道它的含义: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时代在变,阅读的内涵也在变。我认为,在internet环境下,“阅读”的“阅”更侧重于“查阅、了解”,“读”已经包括了“泛读”和“研读”两种方式。也就是说,在信息化的社会中,首先要做一个拥有较多信息量的人,要学会“泛读”,这是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同时,又要做一个有所长的人,这就需要在  相似文献   

10.
赵文汉 《学语文》2011,(6):39-41
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是以“一般论说类文本阅读”(又叫“小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又叫“大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渎”三种形式呈现的.总分值为50—55分之间。约占整套试卷的30—35%。可见。阅读题在高考语文整套试卷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如此重要的内容中,命题却存在着严重的“伪阅渎”现象.它不仅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对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讨论“伪阅读”问题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1.
杨建辉 《湖南教育》2014,(12):60-61
如果说行动学习是手段,那阅读文化建设则是目标,是任务。什么是阅读?《现代汉语词典》对“阅读”的解释是“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那么,阅读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读书领悟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价值判断。校园阅读文化则是以校园为主要依托,向家庭和社区辐射的普遍阅读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渎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心灵、培养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让阅读成为教师的基本生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阅读”?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阅读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这是阅读在词源学上的基本含义。我们在这里更关注它对中小学教师发展方面的含义。阅读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源泉和重要标志。没有书籍的滋润,难以得来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教师要想不做浅薄的教书匠,就必须从“阅读”开始!教师通过“阅读”,可以汲取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精神营养,并把这种精神营养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提高教育和教学效果。可以说,教师“阅读”量越大,他的教育和教学水平相应也就越高。阅读是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终生学习能使教师的学识水…  相似文献   

14.
【考点聚焦】 1.《语课程标准》对古诗诵读的目标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对言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总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这样几个目标:(1)顺畅地朗读课,掌握课的句读;(2)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借以理解句子的大意;(3)了解课所蕴涵的思想观点和感情;(4)默写课中的规定背诵的段或篇以及课标推荐背诵的古诗篇目;(5)了解课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很多,语文教师花功夫也很大,但阅读教学改革的成效却不显著。笔者认为这与对阅读教学的认识有关,下面谈谈自己的想法。一、阅读教学与阅读不是一回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阅读”为:“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魏国良在《现代语文教育论》中指出:“阅读,用现代色彩的概念来说,就是知识的获取、信息的摄入、符号的刺激感知等。”方智范教授等《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在《阅读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中提出:“现代阅读认为,一般意义的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的课程阅读…  相似文献   

16.
语科《中考说明》对现代阅读部分的要求是:注重对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考查。1.理解:理解词语在中的含义;理解章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整体感知章的基本内容。2.分析:理清章的思路,概括段意和中心意思;把握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领会作的观点、态度和感情,并就作品的内容和写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初步  相似文献   

17.
范虹剑 《广西教育》2013,(41):54-55
【背景分析】 “阅读”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看并领会其内容。笔者通过《广玉兰》一课的教学实践感受到,阅读教学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环境,让学生能够细细品味语言,享受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数学阅渎,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慨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课外阅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相似文献   

20.
徐雨燕 《小学语文》2013,(12):55-5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目标,具体表述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从“简单”二字可见它指向的是一般性的非连续性文本。而对过于抽象、意义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则是第四学段的要求:“阅渎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