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维康 《今传媒》2010,(4):10-13
近日,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李彬教授应笔者之约,就其《中国新闻社会史》一书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说,该书的写作"其实是无心插柳"。2001年,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  相似文献   

2.
李岩 《新闻世界》2014,(5):252-253
李彬所著的《中国新闻社会史》并不是一本传统样式的教科书,而是一部根据其授课内容记录整理的讲稿,架构体系新颖,语言妙趣横生。阅读此书犹如身临于名师讲堂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新闻史方面的知识,更大的收获还在于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观察新闻历史、探究新闻规律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张宁 《新闻界》2020,(4):94-94
我国对于外国新闻史的研究,历来习惯于重点关注置于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传统的英、美等国,对于西班牙这个曾经在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家的新闻传播史,相关研究却非常缺乏。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何晓静所著的《西班牙新闻传播史》(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年11月)一书,将西班牙历史与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紧紧勾连,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西班牙新闻业发展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7,(1)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国新闻史研究缺乏"范式",主要表现为缺乏适宜的历史观,系统的研究方法、恰当的研究范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新闻事业落后于同期世界新闻事业的历史现实;二是长期以来倾向于片面学习某些国家新闻经验,忽视自身特殊性;三是将外国新闻史与中国新闻史分而治之,忽视了我国的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都是以世界新闻事业、世界新闻理论发展为基础的。新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社会学、新闻文化史等研究方法的传入,我国的外国新闻史研究也发生了变化,学者们大多操持"社会史中的专门史"的立场,使得外新史中的国别史研究、专题史研究蔚为壮观。但这些变化依然未能解决"范式"的问题。本文认为,张昆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一书在研究"范式"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人类文明进程"为指导史观,以媒介演进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为研究思路,以样本分析为主要方法,以对文明进程造成重大影响的国家、事件、人物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5.
吴静 《新闻世界》2012,(5):223-224
当代中国新闻史应以“本体意识”为学科研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它要求以新闻业的发展变化为主线来考察新闻现象并揭示其内在规律。本文以刘家林新著《新中国新闻传播60年长编(1949—2009)》为例,剖析“本体意识”在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史中应体现在研究立场、思路框架、个案分析和历史评论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跨入新世纪,中国的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和媒体的机制创新,在中国加入WTO已有一年的背景下,已是厚积薄发,硕果累累,当然同时也显得更加紧迫。2002年11月5日,来自海内外近百名新闻传播专家学者相聚在暨南大学,参加中国新闻改革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闻史学会年会。本次大会由暨南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同时得到了深圳特区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集团的大力支持。这次为期两天的大会采用了主题演讲和分组讨论两种方式。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方汉奇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南方日报总编杨兴锋作了“高度决定…  相似文献   

7.
李漫 《新闻爱好者》2010,(6):110-111
初读李彬老师的《中国新闻社会史》大约是在2007年冬,其后此书迭经裁汰增订,数易其稿,光目录就精心修改了多次。这次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插图版第二版面世之后,又读一遍,有些所思所得,虽不见得成熟,却是由这本书所激发的,因而借此机会略作一粗疏的清理。  相似文献   

8.
楼小毅 《军事记者》2005,(10):40-41
放在我面前的是一部内容如此丰瞻的述,书名《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分三大卷,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长达250万字的“通史”,是我国新闻学史方面的50名专家通力协作,历时lO年才编写成功的,标志着我国新闻史研究的新成就,值得我们为之高兴。  相似文献   

9.
上海交通大学谢金文教授著《中国新闻史纲要》最近出版。该书注重新。一是新材料,融入新闻史研究的新发现,内容延伸至2010年,并注重对规律和启示的探讨。二  相似文献   

10.
姚遥 《青年记者》2012,(12):88-90
1917年,满怀变革理想的美国青年约翰·里德,携爱妻来到远隔重洋的欧亚大陆.在红潮似火的莫斯科,他亲历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并对这场由工农弱势发起的社会运动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写就了世界新闻史上的传世名篇——《震撼世界的十天》.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1,(6)
上海交通大学谢金文教授所著《中国新闻史纲要》今年六月出版。该书注重新。一是新材料,融入新闻史研究的新发现,内容延伸至2010年,并注重对规律和启示的探讨。二是新观点,融入新闻史研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新闻史研究出现了"学术内卷化"现象,这是不争的事实:学术研究不能提供新的知识,无法产生新的边际效应,学术研究只是在不断重复自己和别人,缺乏史家通过研究成果所表现出来的真知灼见。中国新闻史研究出现"学术内卷化"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新闻史研究人员史学意识不强,功力不足;二是学术视野呆板,研究范式单一;三是对研究对象缺乏透彻的认识,新闻史观不明确。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解决三个问题:从学科属性上搞清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探索新闻史研究的新范式;认识中国新闻史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13.
江凌 《今传媒》2010,(3):112-116
什么是新闻史?什么是历史研究的内涵?中西学者有不同的回答。戈公振先生曾说:"所谓报史者,乃用历史的眼光研究关于报纸自身发达之经过,及其对于社会文化之影响之学问也。"[1]知名新闻史家方汉奇认为,"新闻史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4.
8月10日,《中国新闻史(1978-2008)》首发式暨新时期中国新闻改革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此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大课题的结项成果,由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牵头,集结当下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界的学术名家,经过3年时间精心研究和写作而成。  相似文献   

15.
《山东解放区新闻史(1937—1949)》是一部关于区域红色新闻事业发展情况的断代史,记录了1937年到1949年间山东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作为一座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新闻史研究的富矿,山东解放区新闻史对于党的新闻工作者在新时代承继和书写红色新闻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别于西方意识形态投射下的区域考察,该书在思考区域新闻史研究新范式与路径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史观,其中的传统革命史书写范式以及结构功能主义思维,对历史叙事的影响也同样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杜旻 《新闻传播》2022,(6):22-23
黄天鹏是我国新闻学术史上第一个将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作为研究对象加以考察的学者,其著作《中国新闻事业》可谓是中国早期新闻史研究的经典之作。本文就以黄天鹏的著作《中国新闻事业》作为史料进行研究,以期对民国时期的中国新闻史研究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韩丛耀和他的研究团队历经4年时间撰写的6卷本《中国近代图像新闻史:1840~1919》,2011年12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拥有285万字的巨作,对近代中国重要的图像新闻刊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近代中国80年的图像新闻出版历程做了详尽的梳  相似文献   

18.
金月成 《中国出版》2012,(24):63-64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开幕式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强调:"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陈力丹 《青年记者》2012,(36):90-91
辜晓进是以《走进美国大报》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闻名的,那时他是新闻传播业界的一员,后来他还有不少著作出版,但这本书是奠基之作。现在他转到新闻传播学界,再出新著《当代中外新闻传媒》,值得祝贺。这部书稿与传统的外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学如何发展?向何处深入?徐培汀教授的回答非常肯定。他认为新闻既有术理,又有学理,不能如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