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家思想和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起源,其中儒家文化思想在后世两千多年来的封建专制社会占有统治地位。究其原因,是因为孔子的治国安邦思想被后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重视,并成为了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孔子的治国安邦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书中治国安邦思想的内容,许多在今天看来仍不乏有借鉴意义。与儒家文化相比,道家思想主要倡导的是个人的修身养性,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中。书中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对今天人类的社会生活仍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这两部著作的思想无疑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如今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本人认为,这两部著作一部注重国家的治理,一部注重个人的修为。国家治理得当,有利于个人的生存,而个人修养高深,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孔子从总结前代统治者的统治经验入手 ,创立出一套新型的政治统治理论。这套理论虽未被当时的统治者接受 ,但因其高人一等的视角角度和理论本身的实用性 ,则被后代的封建统治者视为指南 ,成为我国封建时代主要的统治思想。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改革家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一书中所体现的孔子重视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孔子家语》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早期儒学发生、发展的情况,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书中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对后世有着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儒道两家思想基本理念不同,但有趣的是,以儒家圣贤著称的孔子却是道家经典《庄子》中出现频率最高、最活跃的人物形象之一。对于《庄子》一书中出现的孔子形象,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对《庄子》中孔子形象的几种形态分析入手,通过揭示孔子形象的性质及其异化的成因,从而进一步挖掘《庄子》中所体现出的追求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的思想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论语》一书中,反映了许多孔子的教学原则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学方法。通过对《论语》一书的阅读。我认为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原则不仅仅从单独的语句中能体现,更贯穿于整部论语著作。因此,我从整体把握,选取了三个认为比较重要的教育原则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科举制与社会稳定的政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治学角度,以中国科举制与社会稳定的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索了科举制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的政治功能。结论是:科举制的本质是以国家考试形式出现的一种政治制度,通过这一制度发挥的政治功能,统治者达到了治国安邦,保持社会稳定的政治目的,较好地满足了中国封建社会官僚政治的统治需要;成为中国历朝统治者治理国家,巩固统治地位,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政治秩序的重要政治手段。  相似文献   

8.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学大师。他的学说对于当时的思想界,以及对后世来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历代统治者多利用孟子思想中有利于他们的部分,来为其反动统治服务,片面地加以宣扬;北宋以来,封建学者对于孟子的著作,又在唯心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大加注释和发挥;以致使后人对于他的思想的了解,先入为主地造成许多错觉。“四人帮”走得更加远,他们打着批判孔孟之道的旗帜,对孟子及其著作胡批乱注,说什么“孟  相似文献   

9.
中国逻辑史专家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名家、儒家和墨家,却忽视了对道家,特别是对道家创始人老子的逻辑思想的挖掘。事实上老子作为中国先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其思想博大精深,在其言论与著作中已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逻辑思维和逻辑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老子的逻辑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老子》一书中。  相似文献   

10.
《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先民思想的体现。儒家将《诗》列为经典,使后世人们常从儒学角度研究《诗》。实际上,《诗》产生于先秦,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常常出现《诗》的痕迹。道家的代表著作《庄子》无论在精神内涵上还是表现艺术上均可体现《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教育发展史来看,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思想和言论,大都可以追溯到孔子,他的"教学相长"、"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都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经典体现。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的高等师范教育仍有很大的启迪,作为从事师范教育工作的教师,很有必要学习、研究和借鉴其实际内涵和一些具体做法,并加以扬弃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出身及经历 ,孔子逐步形成了自强、好学、乐观、求实、精思、笃行、耿直的人格 ,体现出一种上进的人格精神。这一精神不但是成就孔子博大精深思想的基础 ,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质。孔子思想之所以在后世能够流传并成为主流 ,其完美的人格及体现出的人格精神则是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孔子的人格和思想共同构成了孔子作为个人所特有的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13.
“天下”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在老子的政治哲学中,“天下”主要是指百姓和社会。老子要求统治者以无为的方式治理天下,关注百姓的生存,去除自身的私欲。老子天下观最重要的就是天下秩序和治理天下的问题。老子寄希望于作为最高统治者能够效法道成为“圣人”,稳定天下秩序,实现万物的自然本性。这一思考对道家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天下是否应当治理。庄子的天下观念展示了对理想秩序的向往、想象和建构,认为天下无需治理,体现了庄子独特的精神追求;黄老道家更加关注国家与百姓,提出了“因循”“审其刑名”等具体的治理原则和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曹清 《文教资料》2009,(32):120-121
《论语》一书集中了“至圣先师”孔子一生的为人处世之道.以及教育教学思想,为后人津津乐道。近几年的传统文化复兴热潮.更使论语成为常读常新的经典名著。其中蕴含的思想本身是中立的,其后所具有的跌宕起伏的政治色彩。都是后世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而赋予上去的。当今社会,我们在提倡创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论语》一书就成为我们不得不讨论到的精品,其中所传达的丰富的儒家思想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指导我们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5.
作为秦汉时期唯一一部流传至今的兵学著作,《黄石公三略》既是一部思想特色鲜明、理论体系完整、内容博大精深的兵学经典,又是一部关于治国经邦的大战略著作,历来受到兵家的重视.《黄石公三略》一书的军事思想主要包括“大一统”的战争观和“六合同”“天下宁”的战略思想,体现了“守柔”的道兵家特色.《黄石公三略》以道家思想为基础,成功地将儒、兵、墨、阴阳等家的思想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完整的兵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李任 《天中学刊》2014,(2):111-114
老子的国家治理思想主要反映在其所著的《老子》一书中。老子怀着对时代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怀着对统治者的不满及对百姓的同情,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念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想,以期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挽救国家统治,使百姓获得安定和谐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周灭商后,西周王朝继承商朝达到顶峰的神权法思想并加以改造。为解决西周政权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以周公为主的西周统治者提出了"以德配天"思想。"以德配天"引入了"德"的思想,尽管仍注重天意,但其着眼点已不在天命,而在人事了。以周公为主的周统治者已经认识到自己的统治并非依赖天帝的恩赐,而是要依靠个人的德行和努力,必须既"敬天",又"保民"。这两个方面又以"保民"为基础。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理想国》是一部最早系统地、全面地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书中国家教育论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必须由国家来统一控制和规划,国家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儒家的圣人榜中列为圣人的,除了孔子、孟子之外,都是治国平天下、擅长文治武功、德行高尚的统治者。儒家思想家们给历代统治者开列了一个需要效法的“为政以德”的榜样谱系。儒家所谓的“人治”,与其说是不要“法治”,不如说是强调“圣人之治”,即强调只有具备像儒家“圣人榜”中的统治者那样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具有治理国家的资格。正是由于儒家的德治思想直接将统治者的道德水平与国家的治理联系起来,因而后来之人尤其是今人,才意欲将儒家的德治思想与人治思想相提并论。这是德治思想被人们认同为人治思想的一个根本原因。对德治思想的诸多误解,问题的源头也正在这里。  相似文献   

20.
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及教育思想等方面有同有异。孔子的思想带有更多的现实性,是与以家庭本位基础上的、以人伦道德为统治手段的等级社会相适应的;柏拉图则是想建立以国家本位、以国家道德规范为统治工具的、毫无流动性的等级社会。他们的思想虽有闪光之处,但也对后世的专制和极权主义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