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晶 《记者摇篮》2005,(5):34-35
心理咨询类谈话节目是主持人与受众借助电话、无线电波进行对事物的看法以及思想情感交流的一档节目。这类节目有两大特点:一是涵盖领域十分广泛,对象面宽,有恋爱、婚姻、理想、事业、法律、社会、心理等等问题,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二是参与的听众多是对某一事物或问题不理解,迷茫、困惑。节目以为听众解疑释惑、提供心理咨询、化解内心冲突,弘扬主旋律为宗旨。因此,有人说这类节目是社会的减压阀,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这是一个资讯迅猛发达的年代,广播的资讯量更是无孔不入,对于很多过去传统的广播样式,都纷纷打起了资讯牌,如《动听时间》于2011年1月1日全新登陆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984文艺广播晚间时段,每天21点到22点播出,是一档融合了大量即时资讯的互  相似文献   

3.
心理疏导类节目,已渐成为全国各地方电台倍受听众喜爱的节目,这一类型节目与其它的广播节目相比,具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减压、解压与社会矛盾化解”之功效。倾听受众心声、排除烦忧苦恼、平衡心灵空间、倡导心理健康,往往是这类节目能取得大众认同的共性与特点。电台心理疏导类节目主持人与其它类型节目主持人相比,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业务素质,具备一定的主持能力,更应趋于专业化主持,这样才能让节目有持久的生命力,有足够的影响力,从而带动良好的收听率。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法制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也正因为如此,法制类电视节目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194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更高一层次发展,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这种需求得到满足,就必然会有另一种需求将其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听众意识是广播走向市场,求生存、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选择。因此,如何掌握听众的心理需求。调整节目的市场定位就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刘楠 《中国广播》2005,(2):74-77
“21世纪是对话的时代”——谈话的发展是传媒对时代精神的一种感悟,也是人对自己、对媒体的一种感悟。  相似文献   

7.
2010年8月的《开卷报告》显示,心理自助类图书的动销品种约为13000种,其前100位畅销排行榜的门槛是1158本;而同期的经管图书动销品种多达43000种,但前100位畅销排行榜的门槛只有  相似文献   

8.
郭静 《新闻三昧》2005,(4):9-13
2004年12月6日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连续五天播出了系列报道《成长变奏》。报道试图通过三个生长在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未成年人的经历,真实反映当代未成年人的生存状态。节目播出之后,社会反响强烈。节目还未播完,许多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就向我们索要节目录音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