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扼要地回顾了西方有关“等值翻译”的几大流派,并着重介绍了奈达的“动态等值”论,指出了“形式对等”在中英互译中的局限性,论证了“等效翻译”在翻译实践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论等值翻译     
从形式语义、意义、语境等角度分析等值翻译的可能性 ,一种语言的语义结构必然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它的对等物 ,语言之间存在语义共相 ,语义差异具有可消除性 ,因此 ,等值过程永远只能是最大程度的近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电力行业专业用语角度出发,从对等理论视角探究电力英语文本的翻译方法,旨在提醒相关翻译人员除了积累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外,也不容忽视学习翻译理论基础知识和电力专业基础知识,这对提高译者翻译实践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译者在翻译时往往面临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的困难抉择,本文提出了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依据与原则,利用案例阐释了译者该如何考虑语言与文化差异等因素最终做出明智抉择。  相似文献   

5.
秦小红 《海外英语》2014,(4):121-123
奈达是一位世界闻名的翻译理论家,他的著名的"动态对等论"、"等效论"和"读者反应论"不管是对翻译理论还是实践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在此,我们仅对他的"动态对等论"和"读者反应论"做一简单介绍,并就一些理论家对奈达翻译理论中的缺憾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语用学(pragmatics)是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context)来理解和使用语言。翻译是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信息传递,翻译的特殊困难也由此而产生。本文通过英汉互译实例分析来说明:翻译应以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为目标,挑选最接近效果的译法,语用等值得指译文与原文的交际价值的对等,而非表达形式及方式的同一,从语用学角度看,译文无论作怎样的处理,只要它能传达原文的用意,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它就是一种可行的译法。  相似文献   

7.
尚宏 《焦作大学学报》2004,18(4):11-11,15
文章客观分析了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和在此基础上的"读者反应论",并提出应辩证地运用其理论来指导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8.
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翻译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在阐明动态论实质的基础上,指出动态论有其适用的一面。同时对其在文学翻译中的不适应性也进行了探讨,指出把它作为一切翻译的唯一标准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9.
冗余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是言语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保障。翻译是一种语际交际,从信息论的角度讲,翻译是用信息代替信息。翻译的任务之一,便是调整原语中本属适度的冗余成分,做到原语与目的语在冗余度上等值,这也是“动态对等”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俄罗斯翻译理论研究为基本素材,分析了翻译等值理论的实质,探讨了翻译等值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以及该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诗歌翻译必须了解原诗语境,深刻领会诗歌语义,才能正确表达原诗的思想内容.因此,根据语用学原理,认真分析、准确理解中文诗歌的语境和话语含义是中诗英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一直深受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们的关注。对于不可译的处理,译界许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作为翻译策略的一种新取向,创造性翻译(creative translation),简称创译(transcreation)特有的文本再造功能可以帮助解决源语和目的语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可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古诗英译总体来讲分为两大派,韵体派与散体派。韵体派代表许渊冲先生主张以诗体译诗,传递原诗的音美,意美,形美;而翁显良先生则是散体译诗的大手笔,主张抛却诗的韵律和形式的束缚,再现原诗的意象。本文以《春晓》的两个英译本为例,分析对比“诗体译诗”与“散体译诗”各自的得与失,提出由于翻译的目的不同,一诗可以多译,不必拘泥于“形意”之争。  相似文献   

14.
本主要对比了《乡愁》的两个英译本的视象和音象,指出意象再造是诗歌翻译的灵魂,事关诗歌翻译的成败。同时,本作指出诗歌翻译中的政治因素也是意象再造翻译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英诗汉译之比较,英诗的节奏感及音乐美,英诗汉译应努力体现原诗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刘爽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139-139,141
本文以M.A.K.Halliday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个纯理功能为依据,以英汉诗歌翻译为分析素材,从重合主位理论的角度透视英汉诗歌翻译中重合主位体现手法的文化差异及其语义理据。将讨论重合主位在英汉诗歌中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互动机制,分析原诗歌的重合主位所承载的双重功能在译文中表现形式,从诸多方面再现原诗歌的行、韵、义。  相似文献   

17.
诗歌翻译的社会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翻译具有艺审美和社会功用二重属性。我国传统诗歌翻译研究大都局限于对译诗审美要求的探讨,而在社会属性方面,却未给予足够重视。本借鉴西方译学理论,就诗歌翻译社会属性相关问题提出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诗词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学宝库中最为宝贵的珍藏,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对于古诗词的英译,已是自古有之。由于译者主体的不同,译文和方法也千差万别。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借鉴其他一些跨学科的知识提出了“语义翻译”(semantic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translation)理论。用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来指导古诗英译,不但可以使译品更富有诗意,而且也会丰富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9.
文化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文化的对外推介是提高中国文化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的精准英译意义重大。本文以几首古诗词的英译为例,探析在古诗词的英译中不可或缺的翻译的五大特性——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历史性,从而使中国古诗词在对外推介达到精准的英译。  相似文献   

20.
数词有实指和虚指两种功能。中国古典诗词中对数词有许多的"妙"用,使之达到意美、音美和形美的艺术境界。实指性数词可以直译,虚指性数词则需要译者更多的创造性。这样,才能比较完美地再现原诗词的数词所营造的艺术效果和美学妙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