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您每天都打门球吗?"这是记者在和老年人聊天时最常问的问题。"一天不打门球怎么活嘛?""一天不打门球手痒痒啊!""门球就是我们的第二职业!"……不同的老人有不同的答案,但简单的一句回答,足以代表门球在他们心中的位置。这是记者参加2007年"富平文体杯"全国老年门球赛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这是答案最相似的一个问题,这也是老人们最真实的心声,门球是他们的"第二生命"。  相似文献   

2.
法律热线     
[案例分析]请求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是解决一方不给出钱看病的方法 近来接触了一些夫妻一方得大病后另一方不给拿钱看病的案例。这些案件多发生在再婚的老年人家庭中,但在原配夫妻中也有发生。不出钱一方还往往理直气壮,“活人重要死人重要,他要是死了,钱都花光了,我喝西北风去啊”或说“该不该看是我家的事,花多花少是我家的事,  相似文献   

3.
海外健闻     
《健身科学》2015,(1):36
日本:驼背老人有专用服装日本是世界上服装和化妆品的知名制造大国,无论男女老幼都十分爱美,非常注重仪表,不过对于有些驼背的老年人来说,找到一件适合自己的衣服却并非易事。不过他们也不用为此过于担心,因为日本厂商已经开发出了一种为驼背老人专门设计的服装,在中老年人中大受欢迎。  相似文献   

4.
康大夫: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老年人看病的开支已成为家庭消费的重要部分,可现在看病实在太贵,真是看不起病、也吃不起药。有些人干脆就有病不看,挺到哪天算哪天,你能帮我们找一些看病省钱的办法吗?山东省青岛市魏淑英魏大姐:就我从医多年的经验来看,看病还是有一些省钱办法的。1、普通疾病别挂专家号。时下各大医院专家号十分流行,前来看病的患者,几乎都想找专家看病,似乎这样心里才踏实。但专家门诊光挂号费就从几元到数十元不等,远远高出普通门诊,无形之中加大了患者的看病开支。特别是一些任何医生都能够诊治的常见病,如果也挂上一个专家号…  相似文献   

5.
退休后安闲惬意的生活原本对老年人是一份礼物,但有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却出现了"六重六轻"的反常现象,不但影响晚年生活的品质,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是没有好处的。【重积累轻消费】老年人攒点钱,手头宽裕一点,不但花着方便,自己安心,还能让子女省心,亲朋也放心,这本来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有些老人为了攒钱,却做得有点过头了:有病舍不得花钱看病;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四处打工赚钱;还有的老人降低生活标准,总是买一些便宜的,甚至快要腐败变质的食物;不舍  相似文献   

6.
报载:在日本奈良县有一个不大的古刹,名叫暴死寺。这个原本并不出名的古寺,近年来却香火旺盛,每天到此参拜者有数百人,若在寺庙规定的祭日,则会多达数千人。据调查发现,来此参拜的老人,不少都是冲着“暴死寺”这个寺名来的。他们在此烧香叩首,许下希望暴死的心愿。谈及个中原由,90%以上的老人都不希望自己疾病缠身、长卧于床,给别人增加麻烦,给社会增加负担;也有一部分老年人是害怕被顽症折磨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注意保养是老人得以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老人认为:老年人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养,多了解一些有关养生的知识。以他自己来说,老人虽然已是年过百岁,但十分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一次,他和家人在讨论有关痛风的忌口问题,家人认为痛风可以吃蚕豆,并认为这是电脑上说的,但老人坚持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痛风不可以吃蚕豆,家人几经劝说也没有用,只得听从他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全世界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没有之一。在日本,每100个人中就有25个是65岁以上的老人。对比一下同为发达国家的美国:100个美国人中,只有14个是65岁以上的老人。尽管日本人口的严重老龄化使政府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但同时也促使他们更加重视老龄化的问题,并动用举国之力发展“银发产业”,为老年人健康快乐地安度晚年创造一切可能。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有些老年人讳疾忌医,得病后害怕去医院看医生,就连像“病”和“癌”这样的字眼儿,也非常忌讳听到。而类似在有生之年立下遗嘱或提前安排身后之事这样的事,就更不要提了。人的年龄越大,心理承受能力越弱,也就更害怕谈论疾病和触碰生死这条红线。对于这一点,定居日本多年的兰州人赵林深有体会。他在老家的母亲腹痛两年都死活不愿去医院就诊,用她的话来说,如果医生告诉她患了绝症,那不是更吓人吗?不知道结果,她反而不会感到害怕。不过赵林眼中的日本老人却不是这样。在日本老人看来,疾病和死亡并不是什么恐怖的事情,而是生命走至尽头的必经之路。正视死亡、坦然面对,在日本老人中是非常普遍寻常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0.
冰心老人说过,人老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老。心老易死,的确有其道理。一项调查表明,乐观不愁是得以延寿的秘诀之一。一些童心未退、童趣未泯的老年人不但精神愉悦,生活充满乐趣,而且身体非常健康。看来,老年在日常生活中,多些童心和童趣,对健身康体是有一定帮助的。同时,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老人是可以“童化”的。童化老年就是推迟心理老化,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月关键词     
《健身科学》2015,(1):4
吃饭指南老年人吃饭现在也有"标准答案"了。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布了《老年人健康膳食指导口袋书》,具体指导老年人如何吃得健康、吃多少、吃什么、怎么吃等关键问题。这本口袋书也被形象地称为"老人吃饭指南"。1.吃多少:答案是"十个拳头"。就是以自己的拳头作为每天进食量(生的食物的量)的标准,其中包括不超过一个  相似文献   

12.
一、勾芡淋汁好味道。一般来说,老年人的饮食应该以少盐少糖为原则,在这样的前提下,做菜时,先以少许的糖和盐调味,然后把调味较重的汤汁淋在菜上,或做勾芡;也可以在水煮的食物上淋上汁再入口。这样甜味和咸味只浅浅铺在食物表面,既可以满足口感,又不必担心摄取过量的盐和糖。二、代糖代盐保健康。以代糖、代盐取代白糖和食盐,也是一种既可满足美食欲望,又不会威胁身体健康的好方法,其法也适用于有糖尿病的老人。此外,也可采用低钠盐和低盐酱,不过肾功能较差的老人则不适合。三、软硬适中才顺口。如果老人吞咽有问题,进食的速度就应该放慢,并…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老龄社会悄然而至,以及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注越来越多,很多经济条件较好、又有孝心的子女都会想到为父母请一位保姆来料理家事,并照顾老人的身体,但怎样才能为老人请到一位称心的好保姆,却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关系到老人的健康、安全,所以不能随随便便了事,一定要在挑选之前做足功课,这样才能确保老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4.
问与答     
高捷 《游泳》2015,(3):22
Q即将进入炎炎夏季,去游泳池进行锻炼和娱乐的人也会越来越多。那么游泳运动适合于任何年龄段吗?老年人适合进行游泳锻炼吗?有什么好处?A前不久,香港地区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日本和冰岛的老人最长寿,专家认为这也与这些国家或地区地处沿海有关。老年人水中健身在欧美一些国家开展得非常普遍,人们称之为"水中疗法"。游泳对人的新陈代谢、体温调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都有积极的作  相似文献   

15.
一、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个著名的医生名叫汪昂,在他的医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二、有一天汪昂去给深山里的病人看病,一直忙到傍晚,他才急急忙忙地往下一位病人家赶去,可刚走出没多远,天上却下起了大雨,没办法只好借宿在村上一位老人的家里。三、临睡前,汪昂看见老爷爷和老奶奶用热水洗完脚后,两人面对面用手搓起脚来,感到很奇怪?心想:两位老人真有意思,搓着脚心也不怕痒痒。四、老爷爷喊汪昂过来:“你也来用热水洗洗脚,再把脚搓一搓,你一定会睡个好觉的。”汪昂说:“真五、老爷爷告诉他,搓脚心有三大好处:一是可以消除疲…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14,(6):154-154
梦梦是一名IT工作者,在日本工作,爱打也爱看乒乓球,还是东京最大的华人乒乓球俱乐部的执行队长,周末的时间基本都被她用来打乒乓球。因为认识开球网的站长周易,梦梦被“委任”为东京世乒赛的“客串记者”,在世乒赛期间,她近距离接触到了很多只有在电视上才看到的明星,跟她的好几个偶像聊天采访。梦梦说,世乒赛恰逢五月初的连休假期,她只用在四月底请一天假,就可以不耽误工作一直“泡”在赛场。现在再回忆起世乒赛,梦梦仍然有一肚子的珍贵记忆要说。  相似文献   

17.
"知足常乐",这是老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话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相当不易. 人都是有欲望的.老年人的欲望表现得虽不像年轻人那么强烈,那么鲜明,但不可否认,老人也有老人的欲望,老人也有老人的追求.哪位老人不想把日子过得美满些,家里的积蓄多些,房子住得更宽敞些,儿女们的工作更出色些?但凡事有一个度.不然,欲望发展至贪婪成性,就会在欲望中沉沦,迷失方向,走向绝处.  相似文献   

18.
医学实践证明,老人如能在养生中保持“四勤一懒”,一定能够延年益寿。勤动脑。经常用脑是一种活动,等于老年人精神上的慢跑。通过不断用脑加强了自信心,老人会感到生活充实,并对未来产生新的期望。有位日本科学家用超声波测量不同生活方式的老年人的大脑, 发现平时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 脑神经细胞得到良好的保养,大脑不会过早衰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会逐渐出现下滑,所以大部分老年人到了退休的年纪,就很少再有性生活。不过,也有一小部分老年人仍然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么这些老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相似文献   

20.
一、认知冬泳与年龄的关系 年龄不饶人。年龄反映一个人体质的强弱,生活质量的高低。因此,年轻人可多游,老年人应少游甚至不游,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但也有个体差异,有位90岁的冬泳老人,80岁时停了冬泳,但冬泳给他带来的好处,一直保留到现在:一是很少感冒,二是没有内脏疾病,他说:“这是我沾了冬泳的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