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直观、鲜明和生动的实验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稳定学生学习科学的动机,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科学知识,促进他们获取和灵活运用科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课课有收获”的情绪体验。通过多年的科学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针对学生厌学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实施“理解教育”,坚持“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的观念,变通性地运用多种策略,帮助他们实现由厌学到乐学的转变。一、激发动机。动机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要消除初中学生的厌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关键之一。在这方面,我主要抓了两手。一是激发内部动机与诱导外部动机相结合。如教“理想”一词时,我让学生广泛发表看法,然后形成共识,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要获得理想的生活就必须勤学奋进。二是让学生体验自我效能感、自我发展感、社会地位感,并在体验中强化学习动机。如对三名厌学学生“委以重任”,让他们担任维护教学秩序的课代表,并赋予他们奖优罚劣的权力,这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作为与老师、同学对自己的信任,曾经丧失的自信得以恢复,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逐步高涨。二、引导兴趣。一般学生大都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兴趣从学校课程上转移到了电子游戏等不应投入太多精力的事情上,这是学校课程“满堂灌”失去魅力的结果。因此,我尝试使用这样的方法:每次上课前先让学生上台发表三分钟与以前学习内容有关的自由演说,吸引力越大越会得到大家的肯定,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讲授新内容时,我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形成...  相似文献   

3.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三为主”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如何在一年级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我的诀窍是——“诱惑”,即利用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吸引全体学生参与:用教学生活这片“诱人”的美景,去吸引学生的感官,使他们能说善做;去吸引学生的大脑,使他们能想善辩。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诱惑”之一:故意犯傻对于难以掌握或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些…  相似文献   

5.
教学观念———关注差异,善于激励。首先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他们学习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以保证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孩子”,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的内容也要体现出不同层次的坡度,既考虑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也考虑部分学生个性差异的需要。对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优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有所拓展,中下生在教师的激励下,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这样,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在解难和爬坡中获得“努力———成功”的享受,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教…  相似文献   

6.
犤设计理念犦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只有当学生有了这种学习欲望,他们才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为此,依据“做数学”的理念,我设计了《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让学生经历“做角”的过程,发现角的特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学习的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和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1.从现实生活入手,让学生主动、自主、生动地“做”“做数学”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小学生习作的消极心理仍然比较突出,这种现象和作文教学普遍忽视培养学生习作动机有关。我们应该尽量淡化习作教学的痕迹,关注学生的表达需要,让学生在“需要”的驱动下产生习作动机。具体策略:一、捕捉“需要”,激活习作动机:在人际交往中捕捉“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捕捉“需要”。二、设置“需要”,诱发习作动机:设置一个表达的情境;设置一个倾诉的对象。三、回应“需要”,强化习作动机:直接回应——延伸交流情境;书面回应——发表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8.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教学时,从一个个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以“操作任务,介绍(或探究)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展开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边看书边操作,由易到难完成一个个信息处理任务的过程中,在学生观察到了现象、有了感性认识时,再帮助他们分析完成任务的基本方法;最后适时地加以总结,使之获得规律性的知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过渡。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感“任务驱动”法的优越,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机,要想使学生把学习当成快乐,视为享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对所学的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尝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的“趣味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就以一堂“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特征”的数学课为例,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这一理论首先承认了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人的学习能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现代教育中又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即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实际,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来源较为分散(包括城镇、矿区、农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状态等都有较明显的差异。为此,建构和实施“分层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发展层次,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一、在职业学校中实施“分层次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大气压强教学中程序的使用方法。“大气压强”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比较抽象的一部分内容,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比较困难。为了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掌握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笔者设计一套程序教学方案,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将大气压强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就会主动积极地、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常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让孩子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旺盛成长。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协观象、事物、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引起探究的动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物理现象、实验等方法来刺激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培养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在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事先准备了一些常见乐器,让学生观察乐器发声时出现的现象,亲身体验发声的变化;在“凸透镜成像”一节中,要求每位学生带一个凸透镜,动手找出成像规律并自制望远镜;在“串联电路”这节中,笔者要求学生用电池、导线等制作一个音乐门铃,安装在家里.  相似文献   

14.
在情感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快乐,而且还要使他们提高兴趣,以便为教学活动创设快乐和兴趣相结合的最佳情绪背景,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的直接引发,需要教师尽可能让学生感知与所教内容有关的“奇异”现象。这些现象既具有出人意料的效果,又有发人深省、引人探索的魅力,对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如果教师平铺直叙地进行讲解,学生往往没有兴趣,也缺乏 接受这方面知识的心理准备。我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先不忙着亮出新课内容,而让学生计算大小不同的硬圆片在纸上…  相似文献   

15.
周培荣 《教师》2010,(10):92-93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一种行为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最直接的动力.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创设情境能有效地克服了“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的各种弊端,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呢?下面我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主体创造能力离不开有效的课堂交流。要实现课堂交流的有效乃至高效,贵在受教育主体实实在在地参与整个教育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我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时,尝试通过该课教学体现这一教育理念。一、创设情境,猜想引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学科的兴趣。”因此,课的开始我就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教学中我拿出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框架,先让学生口算出长方…  相似文献   

17.
初中体育教学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定为最终目标,办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自我锻炼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根据新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当今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掌握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所以教学中先从学生的兴趣与动机出发,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求知、学会健体,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改变中学教育传统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两多,”在教学的课堂、课后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使他们产生思维兴趣,让他们在现在的学习、今后的工作中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是培养现代化新人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两多,”利用“一量多测”、“一测多变”和“一仪多用,”来寻求习题多种解法,并通过具体实验来验证物理定理,解释物理现象,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大大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效果有了显著提高(高考和区内统考)。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使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在实际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参与”。笔者在此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一、激起学生学习英  相似文献   

20.
正初中体育教学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定为最终目标,办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自我锻炼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根据新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当今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掌握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所以教学中先从学生的兴趣与动机出发,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求知、学会健体,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