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第三单元的地位及编者的意图七年级上册教材共分三个单元,分别是“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三个单元的编排既反映了三个单元知识体系的层次性,又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一单元从生态的角度让学生初步理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这个家为生物提供了必需的生活条件;第二单  相似文献   

2.
杜玉芬 《宣武教育》2003,(12):24-25
刘雨红老师上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教学内容中最后一节内容。编者的意图在于使学生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生态系统之间不是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所有生物与环境又形成了一个大的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们的任何一个活动,都会影响整个生物圈。  相似文献   

3.
【相关背景】 《生物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课题,本课包括用图片、数字来说明的“生物圈的范围”和以6幅图片三个讨论题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教师站在关注每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角度来拓展和延伸“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使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  相似文献   

4.
谈生物学教学备课中的“三读”教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是要通读教材,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体系(特点)和教材的编写意图。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第一册在编写体系上,按照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的编排思路,全书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三个单元,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各个类群的生物在生物圈中如何生存、延续和发展,对生物圈有何意义,进而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华朝阳 《生物学教学》2004,29(12):23-2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生物学》共分八个单元。因为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生物圈息息相关,在当今社会,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很大,生物圈的变化也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了解有关生物圈的知识,所以教材把生物与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  相似文献   

6.
“种子植物”一课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中的第二节。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本课是苏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之第五节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在讲到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时候,讲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有三种: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相关背景] <生物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课题,本课包括用图片、数字来说明的"生物圈的范围"和以6幅图片三个讨论题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教师站在关注每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角度来拓展和延伸"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使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的学习富有生命、充满青趣.那么"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如何落实三维目标的突破口之一,就是从学生关注的生活热点入手,打破单纯的书本世界,使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以及学生的心灵世界有机地沟通.  相似文献   

10.
1 教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章在生物圈的高度,描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这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这节课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辨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为下一节课“生态系统”的学习做好铺垫。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实验稿)》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实验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尤其注意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实验稿)》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实验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尤其注意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章,是学生在了解了生物圈中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基础上,认识到生物圈中同时还存在没有细胞结构、寄生在活细胞中的微小生物——病  相似文献   

14.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国际科学合作项目,即“人与生物圈”(MAB)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全球性的科学研究、培训以及信息交流,为生物圈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各国自然资源的管理培养专门人才。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分别从14个领域展开工作。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生物学课本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第一句话为“绿色植物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笔者看过此话后觉得有些异议,在此提出,请同行指教。1.还有蓝绿藻和光能细菌在以太阳能为生态系统能量来源的生物圈中,我们可以认为固定这一能量的生物是广大的绿色植物及其他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我们可以认为生产者就是绿色植物(包括浮游植物),因此课本上有了“绿色植物养育了其他生物”这样的提法。实际上作为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生物却不仅仅是绿色植物,还有蓝细菌和光能细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由于还未知蓝细菌和光能…  相似文献   

16.
“生物圈稳态”在课本上的概念为: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的现象。要理解这个概念就必须要弄懂“生物圈的结构”和“生物圈的功能”的含义。一、生物圈的结构指什么? 生物圈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的结构也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它包括:  相似文献   

17.
1、教材分析《蕨类植物》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第二课时,该节内容涉及的三大类群的植物,虽“低等”,但其在生物圈的作用不可或缺。在第一课时里学生已经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探究学习了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尤其对它们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已有了相当的认识,这就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基础。蕨类植物是这三个类群的“老大哥”,学习它对整节的教学有带动和统领的作用,并且让学生对整个植物类群将有一个总的认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章是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单元总结,探讨的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问题。由于探讨的话题较大,而对象又只是七年级的学生,因此,教材在编写方式和内容选择上呈现了自己的特色。作为新教材的实施者,教师应该掌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珍稀动植物和各种有价值的自然历史遗迹而划定的需要加以特殊保护的地域。自然保护区具有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既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也是普及科学知识和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重要场地。自然保护区主要分为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公园和地方公园、科研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区、珍贵稀有生物保护区、风景名胜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 7种类型。其中生物圈保护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规划建立或由国内有关部门按照规范建立。自然保护区内有绝对保护的核心和仅供科研观测的…  相似文献   

20.
一、本单元的编写思路(一)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1.本单元与前六单元的联系。前六个单元主要涉及生物圈中各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生物与环境关系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内容。本单元探究的问题是:生物的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众多的生命形式是如何产生、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