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认为唐传奇《李娃传》中的李娃是一个美丽善良、有远见、有自知之明的传奇形象 ,并对此作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绣襦记》为了让李亚仙和郑元和得以欢喜团圆,作者设计了皇帝赐婚的结局,将两人的结合变得合情合理.这种结局的设计无疑是情向理的屈从,情最终还要回归到理中,体现了两人的爱情与程朱理学的禁欲主义观念、封建社会的门第观念及婚姻观念之间的矛盾.故事在看似喜剧的外衣下,彰显出浓厚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3.
作者叙述视角的范围取舍和写作目的的限制是形成《李娃传》"无声"结局的特定因素。李娃是一个按照男性作者的叙述视角和写作目的重塑的理想化的主观意象,同时也是被隐藏了内心真实想法和正常欲望的妓女形象。  相似文献   

4.
在《李娃传》研究中,学界对诸如李娃的性格特征、作品的主题意蕴、结局与主题的关系等问题尚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依据张力理论,从人物自身、人物关系、主题思想及审美意蕴四方面分析了《李娃传》独特的张力美。正是由于人物、主题、审美中截然不同的旋律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使《李娃传》有了巨大的接受张力,也使读者获得了多层的心理体验、价值判断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5.
《李娃传》被认为是唐传奇中情节比较曲折的作品,但它的情节如何比以往任何小说都要复杂、曲折,未见有人讲清。若借助数理批评的一些理论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数理批评角度看,《李娃传》有三个“三交节律”、两个“二变节律”、一个“六变节律”,这十九个不同节律之间繁复的重叠、交叉,使得《李娃传》的情节出现了非同一般的复杂、曲折、多波澜,从而前无古人。  相似文献   

6.
杜德桥教授在其<李娃传>英译及研究中开拓了<李娃传>用典的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太平广记>本<李娃传>的用典、用语与李娃形象特质的关系.李娃的身份是妓女,但典故却暗示了其作为淑女、超凡美女,甚至男性权威智者的形象.<类说>本<汧国夫人传>突出了李娃之"德",消解了男性权威智者特征,后世戏曲作品基本上沿袭这一特点,不断强化李娃的"节行",失去了唐传奇中李娃形象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7.
唐传奇《李娃传》中父子关系曲折多变经历了一个从爱到恨再到爱的过程,对于这种多变的关系,如果完全抛开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去考察的话,会发现其似乎既不合情又不合理,但当我们将其还原到其生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中的时候就会重新发现其合理性。文章就是从这种不合理性入手,通过挖掘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来探讨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汉文写的朝鲜小说《王庆龙传》就是唐代传奇《李娃传》的翻版小说。《王庆龙传》的故事情节虽然和唐代传奇《李娃传》相似,但是女主人公妓女玉丹形象上发生了差异。朝鲜汉文小说《王庆龙传》翻版的过程中受到了明代冯梦龙《玉堂春落难逢夫》的影响。但是,与《李娃传》和《玉堂春落难逢夫》相比,更加注重了《王庆龙传》中女主人公固守贞节的烈女形象。其原因是贯通朝鲜社会的儒教意识形态,因为朝鲜社会中最理想的女性形象就是为一个男人坚守贞节的女性。除了《王庆龙传》以外,朝鲜后期的韩文小说《月下仙传》也是《李娃传》的翻版作品。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也坚守贞节,被封为了贞烈夫人,也表现了朝鲜翻版小说的转用现象。  相似文献   

9.
唐代传奇小说中叙写婚恋故事的最为普遍,它们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都能做到委婉曲折,摇曳多姿,引人入胜。《李娃传》就是这类作品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唐传奇《李娃传》中的郑生形象作了简析 ,认为他是浪荡公子薄情郎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研究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文学史上最杰出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两个不同英文译本的比较分析,探讨词的可译性及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白、李贽作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异质文化的典型代表,均具有强烈的主体性。本文从强烈的自信、强烈的个体意识、强烈的自我意识三方面探讨二人主体性之异同并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嵇康、阮籍作为魏晋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把魏晋玄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名誉古今。然而,由于家世出身、个人性情、人生阅历的差异,也导致了二人人生态度、处世方式、人生结局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面对死亡枕藉的现实历史境遇,阮籍、嵇康对死生进行着痛苦的思考与探寻,突显出他们浓烈的生死意识。在死亡的观照下,阮籍以对现实的激烈批判、否定,甚而走向幻灭的人生,但最终难以摆脱现实生命的沉重:嵇康以对现实的抨击反抗却犹肯定人生,希图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求闲适自得的人生,却以生命的被戕杀为代价,两者无疑都是不幸的。但两者由于其家庭背景、思想和人格追求等互有同异,他们对死生的探求与抉择亦是互有异同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触目伤心的死生浩叹;二是对本体生命的眷恋和对现实人生的执著;三是对个体生命有限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和李鸿章作为晚清时期重要的人物,他们对当时的晚清时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他们所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的深浅不同以及对待外来事物接受能力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他们在人格魅力,洋务事业以及外交事务等方面的差异,从中让我们更加明白了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作用以及他们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北宋学者徐积一生积极用世,身后却被赐谥处士。宋代类似赐处士号的数量明显增加,不少致仕官员与任学官者也被认定为隐士,体现出唐宋间隐逸文化的深刻变化。它表明宋廷开始改造传统隐逸文化内涵,实质是将隐逸文化的不合作内涵替换以合作,这是一种被隐逸,可称之为赐隐,是宋以下集权化的一项举措。  相似文献   

17.
李以恒的《淮城夜话》汲取了云南民间文学的丰富养料,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历史进行了推陈出新的再创作。可以说,李以恒的《淮城夜话》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比肩而立。二者都把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等非现实事物组织到现实社会生活中来,又极力把花妖狐魅人格化,把幽冥世界社会化,通过人鬼相杂、幽明相间的生活画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矛盾;二者还充分利用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所提供的超现实力量,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理想的人物和生活境界,并给好人以美好的结果,给恶人以应得的惩罚。虽然都继承了六朝志怪和唐宋传奇以来,以狐鬼幽冥等超现实事物反映现实、表现理想的传统,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但因为受不同土壤的滋养,《淮城夜话》与《聊斋志异》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从取材、主题、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说明李以恒的《淮城夜话》就是云南版的《聊斋志异》。  相似文献   

18.
华(品山)诗歌自然淡雅,浪漫洒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评述华诗歌的巨大成就、成功原因和<离垢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皇越春秋》是一部受《三国演义》影响的汉文历史小说,它在艺术思维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与《三国演义》有许多相似之处。黎利与刘备为践行仁义而奋不顾身,身经百难而屡次化险为夷,天助民愿之下却屡次坚辞拒绝登上高位。在作家的笔下,他们是言行一致、谦逊有加、有勇有谋、广开言路、贤明仁德的化身。他们登上帝位,不是获取权力,而是要承担更高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历史的诗化--从中国古代文学史对李、杨爱情的阐释切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备受关注,在对那些以李、杨爱情故事为对象的文学作品的梳理中,一些事实慢慢突显出来:历史在接受从道德批判和审美同情两种角度阐释的过程中,获得了诗意,历史被诗化了,并且,在历史被诗化的过程中,这一行动的原因及其意义也得到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