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日本民意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作爸爸妈妈的人都希望孩子“孝顺父母”,并且主张以“孝顺父母”作为“幼稚园(幼儿园)”和“保育院”道德教育的中心,希望学校把“孝顺父母”的内容编入教材,并教导幼儿怎样去孝顺父母。究其原因,是由于父母担心“衰老后的生活无保障”和维持小规模家庭劳动的家长统治权。但日本的教育家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必须进行,(孝顺父母)教育的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2.
日本民意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作爸爸妈妈的人都希望孩子“孝顺父母”,并且主张以“孝顺父母”作为“幼稚园(幼儿园)”和“保育院”道德教育的中心;希望学校把“孝顺父母”的内容编入教材,并教导幼儿怎样去孝顺父母。究其原因,是由于父母担心“衰老后的生活无保障”和维持小规模家庭劳动的家长统治权。  相似文献   

3.
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看重的美德,有一句名言叫做“百善孝为先”,说的是做一个善良的人,首先要孝顺。古往今来,上至帝王下至平民都以孝顺为荣,不孝顺的人会被所有人谴责。  相似文献   

4.
吴万紫 《小读者》2010,(12):21-21
有人问孔子怎么孝顺父母。孔子反问:“你是怎么孝顺的呢?”来人回答:“我把我赚的钱分一半给父母。”孔子问:“你把你赚的钱分一半给父母.是不是保证父母一日三餐有吃的呢?”来人说:“是。”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父亲、母亲: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以孝为先,回头看看我们中国的悠久历史,孝顺的事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百善孝为先”说的就是儿女们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去孝顺父母。“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与以前相比,在今天的社会里,孝顺的事真是寥寥无几,与以前形成了极大反差。仿佛在当今孝义不符合时代的潮流了,难道这流传千年的美德要被这所谓的潮流吞噬了吗?  相似文献   

6.
刘芹 《初中生》2010,(1):45-48
(一)“孝顺金”值得倡导 报载,某市一家公司设立了一项孝敬父母的“孝顺金”,每月发放工资时代扣员工50元,全年扣款600元,每逢中秋、春节两大节日,由公司向员工的父母各汇寄300元,在汇款的同时还附上公司给家长的慰问信,介绍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员工的成长情况。  相似文献   

7.
贾政是《红楼梦》系列人物中活得最辛苦、内心最苦闷的人,也是荣宁二府老爷们唯一的“正人君子”。他以孔孟之道修身,谦恭孝顺,“端正方直”,仕途之路却郁郁不得志。对日趋没落的家族,充满失落和危机感,惶惶不可终日,却无计可施,徙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怆。他自命清高,迂腐古板,老大才疏,治家技穷,育子无方,左右支绌,处处碰壁。  相似文献   

8.
家有一宝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一种美德,也是我们家的传家宝。自我出生起,外婆就一直照顾我,每次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爸妈都让外婆先吃。记得有一年中秋节,爸爸买了几只阳澄湖大闸蟹回来。看到大闸蟹上桌,我馋得口水直流,伸手就去抓,爸爸看到了连忙制止:“先让外婆吃,要孝顺外婆。”  相似文献   

9.
贾政是《红楼梦》系列人物中活得最辛苦、内心最苦闷的人,也是荣宁二府老爷们唯一的“正人君子”。他以孔孟之道修身,谦恭孝顺,“端正方直”,仕途之路却郁郁不得志。对日趋没落的家族,充满失落和危机感,他惶惶不可终日,却无计可施,徙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怆。他自命清高,迂腐古板,老大才疏,治家技穷,育子无方,左右支绌,处处碰壁。  相似文献   

10.
封建社会中,中国妇女,特别是已婚女子的命运是极其悲惨的。夫家对媳妇稍不顺心,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将其逐出。被称为儒家经典的《礼仪·丧服》中就有所谓“七出”之说。这“七出”的大意是:妻子不生育可以“出”,妻子说话罗嗦(一说为“私蓄财产”)可以“出”,妻子淫佚可以“出”,妻子不孝顺公婆可以“出”,妻子妒忌丈夫的小老婆可以“出”,妻子有病可以“出”。统观全诗,只有一条与兰芝对上号,这就是兰芝没有生育。如果仲卿与兰芝有子女,按常情,诗中会有描述的,然而恰恰找不到丝毫痕迹,倒是有许多地方  相似文献   

11.
茶杯和水缸     
一位老者对高僧说:“我徒活四百年,现在虽已是鹤发童颜,却还是一事无成。”高僧问道:“你的家庭和睦吗?”“很和睦。”“孩子孝顺吗?”“很孝顺。”“那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高僧从桌上拿起一个茶杯,“这个茶杯虽小,却可以用它盛水解除我的干渴;门外的那口水缸很大,却不能滋养天下的干旱。”老者听后,抚须微笑离去。茶杯和水缸$江苏省苏州市木渎高级中学高一[5]班@王纯艳  相似文献   

12.
曹前 《新作文》2010,(6):9-9
父亲节,老师让我们帮父母做一件事,做什么好呢?我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好主意来。“上次你给妈妈洗了一次脚,这次就孝顺孝顺你爸爸,给他洗一次脚吧。”妈妈忍不住为我出谋划策(ce).  相似文献   

13.
“孝子”本是指对父母孝顺的子女,如今却有了新定义,说“孝子”就是父母孝顺子女。乍一看似乎不伦不类,细想又觉得不无道理。98年12月3日《扬子晚报》上登载的《一位29岁姑娘的零岁方案》中,泉城姑娘刁永梅的母亲就是一例。为防止女儿丢失,她将女儿放在家里,...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听说你很孝顺,可是你是否停止打你的父亲?”这样的问题谁能回答?无论另一个人如何回答,都证明了他的不“孝顺”——不管他停止不停止,他都已经“打”了他的父亲。在现实生活中,碰到这样的人是很让人反感的。但如果只是反感,他还是很得意,只有揭穿他的荒谬,他才玩不下去。其实,我们不仅可以有理由拒绝回答他的问题,而且可以指出他根本没资格向我们提出问题——他的问题在逻辑上本身就不能成立。我们检验一下问题给定的条件和选择的内容,就找到了狐狸尾巴:原来,给定的条件“孝顺”和选择的内容“打父亲”是相互否定的。…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也许你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视你如“金枝玉叶”,那么,尚在学生时代的你是否曾许下宏愿将来孝顺他们呢?孝顺是不是一定意味着风云际会之日,飞黄腾达之时的宝马香车,珍馐美味?让我们来共同聆听毕淑敏的  相似文献   

16.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读了《红楼梦》中“好了歌”的这句话,总觉得有失偏颇。其实,孝顺子孙从古至今不乏其人。这不,苏北泗洪县就出了个孝敬老人的典型。该县归仁镇的姜振花在身患贫血病、丈夫长期在外工作的情况下,15年来,不但默默无闻地服侍着残疾的公公和瘫痪的婆婆。还赡养了一位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她因此当之无愧地被江苏省老龄委评为“百名孝星”之一。  相似文献   

17.
去晦(小说)     
“哇——”,一个生命诞生了。“龙还是凤?”一个苍老的声音迫切地问道。“一个漂亮的妹儿,”产婆安慰道,“女娃,挺好的,会做事,又孝顺,我家仔整天不着家,在外玩……”  相似文献   

18.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孝顺",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有许多像"黄香温席、扇枕"这样的美德故事,已经交相传颂了千年。先贤事迹总让人感动不已、赞叹有加,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德育教育应从原来空泛的‘爱祖国’教育转变为从小处着手,培养学生孝顺父母、正确的生活习惯、人际交往能力等‘人格化习惯’。”最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举办的“少年儿童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0.
河南扶沟县乔洲村村民老洪,现年70岁,家有4个儿子。老四前些年结婚时,女方要求1万元礼金,而老洪在给老四盖了3间瓦房之后无法支付如此昂贵的礼金。老四就向老三借了5000元用于支付礼金,并保证由自己还钱。结婚后,老四却说应该由父亲还钱。老四不还钱,老三就用每年应给老洪的200斤麦子来抵老四的债务。为了还钱,老人将分家之后仅剩的两亩地交给老三种,所得归老三所有。按照当地习俗,老人应与小儿子一起过,但小媳妇以“你不走,我走”相威胁,老人被迫搬出院子,现借住其他村民的废旧院子。随着年龄增大,老洪还得自己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近几年,洪老太太每年都下地拾麦,老洪则帮村民放羊。老洪这样的境况在扶沟农村相当普遍。我们在调查中强烈感受到农村孝道的衰落和老年人处境的凄凉。奇怪的是,当地村民却认为老年人生活状况不错,“没有饿着,也没有冻着”,跟以前比生活好多了。老年人则无奈地说,“村里没有不孝顺的,孝顺也是孝顺,不孝顺也是孝顺,谁又有多孝顺呢”?也有老年人在哭诉子女的不孝。扶沟农村的普遍情况是,村民认可孝敬老人的传统,认为子女有照顾老人的义务,而且也很少有绝对不供养老人的现象。那么,如何理解老洪们的处境和村民认为老年人生活不错的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