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影视拍摄中把景别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这是一种常见的划分方法。值得重视的是在这种划分方法之下,每种景别都应该美得其所,远景美在浑然一体,全景美在以景写人,中景美在动态鲜明,近景美在传神之容,特写美在直击心灵。远景与特写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都可以承载非常强烈的情感,而运用得当的两极镜头直接匹配更会为观众营造出非常特殊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2.
自1915年格林菲斯在他的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创造性地应用了五种景别以来,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一直在影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对景别产生影响的众多因素中,拍摄距离是十分显著的一方面,景别之美即是不同的拍摄距离带来的美感。  相似文献   

3.
陈跃华 《报刊之友》2014,(11):92-93
自1915年格林菲斯在他的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中创造性地应用了五种景别以来,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一直在影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对景别产生影响的众多因素中,拍摄距离是十分显著的一方面,景别之美即是不同的拍摄距离带来的美感。  相似文献   

4.
钱程 《记者摇篮》2008,(6):109-110
按照传统的镜头剪辑方式,镜头的组接中,往往是全景接全景,特写接特写,运动镜头接运动镜头,静止镜头与静止镜头相接,这样的组接从视觉上会给人一种比较舒服的感觉,因为视差很小,剪切的痕迹就变得很淡,即使是在镜头需要的情况下,也经常是中景与近景相接,或者特写与近景相接,很少出现远景与特写相接的组接方式。尤其是在电视新闻片中,为了  相似文献   

5.
陈跃华 《今传媒》2011,(8):149-150
景别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在进行镜头组接时,不同景别按着一定规则匹配在一起可以令观众产生鲜明而强烈的情绪感受,这种情绪感受从强度上来说,可以是渐强的,也可是渐弱的,甚至可以是忽强忽弱的,只要进行有章法的匹配,就可以让不同的镜头组承载不同的情绪,以此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电视构图的完美,可以反映一个摄影记者基本功的扎实与不足。电视人物采访时主要是抓住人物的神态,以及被摄体与陪体、背景、光线等的合理安排,以及画面中人物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恰到好处。电视采访中人物拍摄的构图与技巧应用使的电视画面具有了艺术的美感。笔者探讨电视采访中人物拍摄的构图、用光方面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前景呢?在电视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前,或者是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景物,统称为前景。不论是在以交待地理位置、环境特色为主的远景、全景镜头中,还是在以人物交流、动作表情等为主的中景、近景镜头中,前景都能够在画面中展示其特殊的作用。 一、前景可以帮助主体直接表  相似文献   

8.
5、全、中、近、特。这是指固定拍摄画面的景别。全景表现场面和气势;中、近既有场面、气氛的要求,又要考虑介绍拍摄的主体和信息传达以及画面的组接;特写则重在刻画,描写细部,拍出情节,拍出情来。什么时候用全景,什么时候拍中、近景,什么时候“吊”特写,都要根据内容来决定。现在有的记者乱用景别,特别喜欢用大特写。一位劳模生产操作,非要拍眼睛的大特写不可,拍人说话,只拍一张嘴巴。由于我们专题的主人公,一般不是演员。不能根据你的需要来双目传情,更不能通过嘴巴的动作来表达情感。本来拍一般特写,人物形象、脸部表情都出来了,就可以了。结果你一个大特写,把眼角的鱼尾纹,嘴巴的缺陷都拍出来了,损坏了人物的形象,反而弄巧成拙。  相似文献   

9.
河南日报社摄影记者王根乾拍摄的《喜相逢》,几年过去了,但仍然经常闪入眼底,浮于脑海。这就是一幅好的新闻照片的魅力。这幅作品,曾获河南省1985年新闻照片一等奖,同年获省新闻摄影展览二等奖。新闻照片和其他诸如艺术照片、广告照片一样,可以使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手法。《喜相逢》属中景照片。中景照片比较难拍。它是以情节取胜的一种表现手法。王根乾同志在谈体会时曾经写道:“过去拍母女相逢,一般都是落泪,这张照片哭中有笑,笑中有甜,人物之间感情协调,画面真切活泼。”他说得对。拍摄中景照片主要是表现人与人的关  相似文献   

10.
第一,注重镜头逻辑性,景别变化有序。刚到一个突发事件现场,很多摄影记者不会注意画面的逻辑顺序,导致最后漏拍一些关键画面。为避免这种情况,记者拍摄前应先在脑海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再根据画面本身的内在联系,恰当运用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就能拍出错落有致、令人赞赏的一组组画面,也给后期编辑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11.
特写照片是一组新闻纪实摄影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全景、中景、近景照片共同组成一组全方位、多层次的摄影报道。新闻摄影的特写手法是指新闻摄影者通过对被摄体细致的观察,抓住最能表现事物本质的细微之处,删繁就简地拍摄下来的取景表现手法。它的取景是局部的,虽然不如其他手法取景的角度广、拍摄的事物多,但同样能载负着新闻信息,并能强烈地传达给信息受众,以小见大,给人以一目了然的视觉冲击力,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新闻摄影的特写手法是我们在新闻摄影实践中经常用到的手法,一目了然的强视觉冲击力和情绪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新闻消息写作具有影视视听语言中明显的镜头特征,它以文字语言的形式将镜头语言中的不同景别贯穿于消息写作中,这种景别运用形象地为读者还原了新闻发生的事实和情景。同时,这种景别的运用又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通过景别的大全景、全景、中景、特写及大特写五大种类展现于读者面前,使之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相似文献   

13.
宋昭勋 《声屏世界》2001,(12):55-56
凡是诉诸观众视觉感官的一切图像元素,都是电子传媒的视觉语言,其中画面的景别语言、运动镜头语言、构图语言、都可以称之为视觉非语言传播。 视觉非语言传播的每一个元素之所以被称之为语言,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能被人们理解的表情达意的方法,每一种元素绝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随便用在任何图像中,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景别语言 当我们用远景展现目力所及的大草原时,画面景别所涵容的广阔场面,使我们获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而当我们只用近景或特写来描写草原景物时,画面上可能只是一丛小草,子…  相似文献   

14.
<正>在所有电视镜头中,特写是景别最小的一类,画面中被摄主体大、环境范围小、被摄对象的局部充满画面,对人眼产生的视觉冲击最为强烈,由此作用于人的心理震撼力量巨大。所以,特写被认为是最具表现力和冲击力的镜头。以拍摄一家花店为例:在全景和中景镜头中会出现琳琅满目的花卉,有玫瑰、百合、郁金香等等,而特写镜头则只是一朵玫瑰花或者玫瑰花的一个局部。我们很难在大景别镜头中注意到玫瑰花上的水珠,而在特写中一粒水珠  相似文献   

15.
刘郎 《视听纵横》2001,(2):26-27
经常琢磨画面的人都会熟悉“两极镜头”这样一个术语。在影视艺术中,“两极镜头”是一种艺术手法,当然也有些特指的意思,一是指全景,一是指特写。有意忽略中景,就是这种手法的用心。全景可以表现整体环境,特写可以强调突出部位,中间删去了惯常使用中景的过渡,这反而能够简练地达到别一种目的。《水浒传》七十回以后的《念奴娇》所写:“问天南地北,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前是大全景,后是大特写,我以为,这就是人物置于环境之中的十分典型的例子。在影视创作中,这“两极镜头”的手法,既可  相似文献   

16.
新闻写作运用描绘法,是指记者在采访时要注意观察现场情景和人物形象,在写作时借用电影手法,让所写的事实就像一个个电影镜头一样,有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绘声绘色,给读者以立体感。描绘法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就是对准要反映的事实由远及近,由粗及细绘声绘色地描写。例如《经济学家赶集》(见1980年4月25日《市场报》),这篇特写性消息,采用的就是正面描写。三月四日下午,经济学家薛暮桥到北京北太平庄农副产品市场赶集。这位七十五岁高龄的老人,兴致勃勃地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竞争别用歪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一些电视新闻存在着过分展示血腥场面的现象。某市一位70岁的老太太在家中刎颈自杀,电视台记者闻讯在救护车之前赶到现场。记者的快速反应能力让人佩服,然而这条新闻播出的几个镜头却让人难以接受:老太太躺在床上(全景)——老太太绝望地蠕动(近景)——沾着血迹的大剪刀(特写、两次)——床边地上一滩血块(特写)。这样的电视新闻怎能不让人感到恐怖?  相似文献   

18.
李峰 《报刊之友》2012,(11):147-148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来的文学形式,被认为是最能表达心灵的文学体裁,所谓“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被称作“第七艺术”的电影,其电影语言和创作都与诗歌有着微妙的联系。电影语言的诗性呈现便是诗歌语言和电影语言自身表达的结合,其中景别是导演和摄影师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电影修辞和诗性表达的重要手段,而远景和特写这两极景别,在电影中承担着更多隐喻、象征和情感抒发的诗性表达。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不该有“通用画面”唐山电视台王新宇,施文奇打开电视机,收看电视新闻,人们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会议报道:播音员不紧不慢地念着解说词(幕后配音)。电视画面上依次是会场全景(一般是面对会标)──会议主持人近景──讲话者(一般是与会者中官阶最高者)近景...  相似文献   

20.
4月25日,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多机位现场直播了"南昌地铁第一盾"大型活动,我有幸参与了联机拍摄。在编辑部精心策划安排下,这次现场直播得以顺利完成。通过这次联机拍摄,我对多机位现场直播拍摄也有了一些体会。一、明确分工。多机位现场直播要求全体拍摄人员熟悉节目流程,确定机位,明确分工,无条件听从现场导演的安排部署。参与多机位现场直播的摄像,必须明确自己拍摄的主要对象;导播镜头在切换时要明确告知使用的机位,哪个机位拍特写、哪个拍中景、哪个拍全景、哪个反拍观众、哪个照顾主持人等,不然可能出现不同机位同时抢拍一个特写,或者大家都拍同一景别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