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建平 《今传媒》2011,19(3):123
各级电视台开办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业电视节目,如何使农业电视节目获得长久生命力,与节目主持人有很大关系。农业节目主持人定位与思考——思想定位:以农为本;语言定位:要朴实为美;形象定位:得体为好。  相似文献   

2.
对农资讯类节目是以面向农村,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以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为切入点,关注农村、报道农业、服务农民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节目,报道的内容突出体现在以农业求发展、农村求进步、农民求致富为基本目标,重点展现在服务和促进"三农"加快发展上,因此要针对其特点寻找定位。一、从实用性上找定位节目的定位决定于农民的需求,发现和满足农民的心  相似文献   

3.
谷峰 《新闻世界》2020,(2):19-2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方电视台的农业栏目随之应运而生。要留住众多的农村电视观众,就要把栏目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使农民观众在栏目中找到想要了解的致富信息、国家农业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而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内容上要充满"农味",做到"让农民说,让专家说,让政策说;打造一支心系"三农"、懂"三农"的编辑记者队伍,同时要扩大节目内涵,创新报道方式,切实提高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4.
魏波 《新闻前哨》2020,(2):61-62
"接地气",是时下新闻界比较流行的词语之一。对农节目不同于其他领域新闻产品,它的受众以农民为主,"接地气"显得更为重要,本质上就是节目要符合本地三农实际,贴近农民真实生活,反映他们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对农节目主持人要"接地气",就是主持人要自然、真实,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平民化的角度,了解农民的意愿和需求,成为农民的朋友,而不是事事浮于表面,让自己高高在上,和受众群格格不入。对农节目就像一座架在农民和政府之间的连心桥,对农节目主持人就是农民的代言人,在政府和农民之间起到沟通和连接的作用,因此对农节目主持人能否"接地气"是做好农业节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办对农节目 ,我们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为农服务。面对21世纪的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 ,为农服务如果停留在过去简单的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传达有关政策 ,就会把做对农节目的人放到了一个尴尬地位。要真正为农民服务好 ,必须了解农民 ,熟悉农业 ,摸透政策 ,用你积累的一桶水 ,给农民一杯水的服务。端正思想 ,明确自己的定位。中国的绝大多数人也是农民出身 ,奇怪的是很多人偏偏不承认自己是农民。扪心自问 ,作为一个电视人 ,除了所接受的书本教育比农民多一些 ,我们又能比农民强多少呢 ?毛泽东早就说过 ,知识有两种 ,一种是书本上的 ,一种…  相似文献   

6.
农业节目的主要观众是农民,怎样做出既让农民喜闻乐见又能产生实际效果的电视节目,一直是我们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根据"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三个贴近"原则,农村节目要"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贴近农业".  相似文献   

7.
董娟 《声屏世界》2008,(11):30-31
节目内容决定主持人风格。农村节目决定了节目内容必须围绕着“三农”展开。所以,做农村节目主持人,必须要关注农民生活,把握农业走势,了解中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专业化的进程。尽全力做一名在“三农”领域内专家型主持人,关注农民朋友的生存、民主和权益等各个方面,全方位为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8.
邹阳阳 《青年记者》2012,(14):31-32
农业科教电视节目,是以农民为主要收视对象,传播"三农"政策和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传递农业经济信息为主的一类电视节目,①它属于科教电视节目的一种.自古以来以农为本,高质量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国家在任何时期都要力抓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农节目的受众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想把对农节目办得让农民喜欢,除了要有强烈的"农味"和乡土气息外,还应该立足"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注重节目的创新性,使之成为农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要深入基层、农村、农民,要把话筒伸向农民,将镜头对准农业和农村,多反映农民心声,多展示新时代农民形象,真正将农业节目办出"农味""农色".  相似文献   

11.
夏县电视台《乡村四季》栏目创办十年了。十年来,栏目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可,特别是农民朋友的喜欢。如何办好地方台农业节目,我觉得这正是我们栏目所倡导的服务宗旨:关注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关注农业。既然定位农业节目,就必须围绕"三农"这个主题。首先应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三贴近"的主旋律,使之成为党对农村方针政策宣传的主阵地。我们栏目开辟的《时事窗》,就是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方针政策设  相似文献   

12.
县级电视台的观众多为农民,因此县级电视台必须全面了解农民,特别要了解农民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唱好"地方戏",树好"农字旗",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办农民需要的服务性节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业资讯节目的受众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扩大成为农民以及所有和农业相关的人,这就需要主持人根据受众的变化进行重新定位。农业资讯节目主持人应该是农民和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应该在语言风格方面有所转变,更应该彰显个性化的传播魅力,增强创造性,成为农业资讯节目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戴洁心 《视听界》2012,(6):119-120
跟农民朋友聊天,问他们平时看些什么节目。好多农民朋友说,喜欢看农业节目,希望通过电视了解农业致富信息,学习人家的致富经验。相对于9亿农民,我国的农业电视节目少得可怜。地方台特别是县级台的农业节目,应着重在服务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工作应以关注农村、关爱农业、关心农民为己任,义不容辞地服务好“三农”。然而,目前的现状却令人忧虑:离“三农”最近的地县级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离农村越来越遥远,与农业越来越生疏,对农民越来越陌生。农民听广播、看电视不是信号差,就是节目不对路。笔认为,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要跨越思想障碍、节目创新和情感交流三道坎。  相似文献   

16.
农业节目如何服务"三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节目的传播对于满足农民所需、沟通城乡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农业节目的传播还不能满足农民需求。从全国来看,目前有5个专门的农业电视频道,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少儿·军事·农业频道,省级电视台中的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山东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市级电视台中的山东临沂电视台农村科普频道。增强农业节目竞争力,对于有效传播农业信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三农"发展有着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农广播在节目内容定位上,必须充分体现"受众为本"的思想,根据农民的需要和喜好来编排节目,将注意力放在扩大信息量上,传播农村听众最需要的政策、法规、技术、市场、娱乐等实用信息。  相似文献   

18.
如何办好农业科技节目,特别是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节目,这是对农电视节目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这类节目农民过去不太喜欢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由于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节目的传播内容与农村观众的需求错位。一些对农栏目的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节目缺少“农味”.广大农民朋友看节目时“欲知”、“应知”的内容或者说目前农时农民非常想了解的具体的实用技术,在我们的电视节目中很少看到。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播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播好广播对农节目一定要深入基层,走进农村,贴近农民,多反映农民心声,多帮农民反映、解决实际问题,多展示新时代农民形象,真正将对农节目办出"农味""农色"。一、对农广播节目的不足对农广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有发  相似文献   

20.
杜强 《传媒观察》2007,(1):50-51
近几年的省级新闻评比中,淮安电视台屡获大奖,我们的体会是:以农为本“奖”自来。以农为本,就是要在心里装着农民,想着农村,关注农业的进程;明白农民富裕、农村和谐才能构建整个和谐社会这个大道理。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深入农村,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新事物,以追根求源的态度探究丑恶现象,以思辨的角度探询热点问题,以服务的精神报道农民的苦乐冷暖,站在全局的高度,做他们权益的代言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