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锐  杨烨 《今传媒》2011,(12):20-22
这些年频频发生的赛场暴力事件给体育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选取发生于2010年10月12日的中国、巴西男篮斗殴事件作为切入点,选取《体坛周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整理搜集获得《体坛周报》关于此次斗殴事件的全部报道,并对这些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出报纸对于这类事件的报道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体对于该类事件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体坛周报》2004年到2010年对F1赛事中国站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体坛周报》F1赛事上海站报道的特点。认为:《体坛周报》作为国内领先的体育类专业报纸,具有良好的团队优势,利用其全球化资源,广泛地交换和利用信息,对F1的报道更加独家化和深度化。  相似文献   

3.
孟磊  张舵 《今传媒》2011,(12):44-45
《封面人物》是《南方人物周刊》与读者交流的第一道关卡,也是体现其风格特色和编辑理念的核心栏目。本文将选取2010年全年45期的《封面报道》报道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探寻《南方人物周刊》在报道特征和处理方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2011年至2012年《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的农民工权益维护报道作为研究样本,从报道类别、报道体裁、报道内容等方面分析了农民工权益维护报道的特点;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目前农民工权益维护报道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贾丽云 《今传媒》2014,(1):54-55
复旦投毒案作为最近发生的热点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新闻界、教育界以及广大受众对于事件本身以及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复旦投毒案作为突发的危机事件,它的报道理念、报道的方法和引导舆论的效果将会对今后报道此类新闻事件产生重要参考作用。本文从事件的特点入手,分析报道过程中一些媒体的做法,提出此类事件报道过程中应关注的当事人、受众、大学生的心理,并提出一些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各国及各媒体所采用的报道框架均有不同,本文以"3·8马航失踪事件"为例,着重分析《中国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在事件发生后一周内的信息源、报道框架及新闻基调的使用,发现两者报道主要以正面基调为主,当中《中国日报》较多采用政府信息源,并积极关注事件进展,而《新海峡时报》则以评论及人情味框架为主,反映了其避重就轻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7.
任志萍 《新闻界》2006,(3):52-53
很长的一段时期在我国,体育新闻报道星现着一种“大足球”倾向,各类体育新闻媒体都不约而同将比较大的报道空间和报道重点放在了足球项目的报道上,除此之外,互联网的体育新闻报道、都市报、晚报等,都给“足球新闻”留出了相当的版面。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为足球赛事新闻语篇,语料主要来自《体坛周报》、《足球》《足球周报》等报刊以及搜狐体育等网络的文字报道,不包括照片、图表、图像、声音等符号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王姗姗  魏星 《今传媒》2016,(12):160-161
近年来,各类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成为新闻媒体日常报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种带有刻板印象的报道手法使受众对"豪车车主"这一群体产生消极认知.本文选取《凤凰网》《新京报》《半岛晨报》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这一阶段有关豪车交通事故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展示媒体对此类事件报道中存在的刻板心理现象及其负面影响.同时,本文提出增强记者和受众的媒介素养等以减少这类报道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9.
刘冠华 《今传媒》2014,(4):101-102
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频发,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媒体不可避免地加大对自然灾害的报道,使自然灾害事件的报道备受公众关注。自然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等特点,而且我们只能加强预防和救治,不能消除。面对这种情况,媒体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如何报道灾情、引导舆论和进行反思需要讲求一定的报道策略,本文对《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纽约时报》雅安地震的报道进行分析,探析出其报道技巧,希望对新闻媒体今后的自然灾害报道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在2010年对中国的报道进行研究,并与《经济学人》当年对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报道进行比较,分析《经济学人》中国报道的特点,并探究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对于深入了解西方媒体中国报道的现状、透析西方媒体写作中国的心理具有参考价值,对中国媒体如何提升国际舆论影响力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中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体育新闻传播方面存在着新闻观念、新闻技巧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也会影响体育传播的效果.本文以"里约奥运中国女排"事件为例,选取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美联社、NBC等中美主流媒体的报道,从新闻观念、体育体制、体育文化观、文化背景和新闻文体分类这五个方面来看中美体育赛事报道的差异,以为我国体育赛事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龚霄霄 《新闻界》2011,(7):20-22
本文选取《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在2010年对中国的报道进行研究,并与《经济学人》当年对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报道进行比较,分析《经济学人》中国报道的特点,并探究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对于深入了解西方媒体中国报道的现状、透析西方媒体写作中国的心理具有参考价值,对中国媒体如何提升国际舆论影响力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红茹  赵若含 《新闻世界》2013,(10):278-280
7月17日,湖南郴州临武县瓜农邓正加与城管发生冲突死亡事件在网络上引发讨论热潮,而中青舆情指数则显示“临武城管打死瓜农”是官方应对最差事件。事件爆发后,多家媒体针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笔者选取了《南方都市报》和《湖南日报》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从中看出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报道立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美国媒体“9.11”事件的报道和“9.11”五周年的纪念报道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与灾难事件纪念报道的差异,认为灾难事件报道注重时效性和准确性,灾难事件的纪念报道更注重深度分析和理性预测,提出灾难事件的纪念报道的具体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刘冠华 《新闻世界》2013,(12):131-132
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等特点。面对这种情况,媒体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客观报道灾情、引导舆论和进行反思需要讲求一定的报道策略。本文对《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纽约时报》雅安地震的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出其报道策略,希望对新闻媒体今后的自然灾害报道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整个中美撞机事件的报道中,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引导了全国媒体对于撞机事件的报道方向、内容和口径,进而发挥了影响世界舆论的作用。其中,4月12日播发的通迅《关爱生命 匡扶正义》是这次事件报道中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2 002年2月1日的《中国教育报》刊发了该报通讯员和记者采写的一篇报道 ,题目是《究竟是谁之错》 ,副标题是《———对一起同居怀孕大学生被开除事件的调查》。该文分三部分 ,用了“起因”、“变化”、“说法”三个小标题。应该说 ,作为教育部的机关报 ,对于发生在西南某高校的一女生怀孕被开除事件反应太迟钝了 ,广州、北京、重庆等全国各地的报纸和互联网站早在一个星期以前已经刊登了大量报道和评论 ,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不过 ,作为机关报 ,以严肃为基调 ,这似乎仍可理解 ,但这篇报道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倾向性却引起了读者的不满 …  相似文献   

18.
《南方人物周刊》自2004年创刊以来,以其独特的报道视角和鲜明的报道特征,成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杂志。本文选取其2012—2014这三年来封面"小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南方人物周刊》选取"小人物"的原因及目的,并对其报道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电视深度报道从1980年央视的《观察与思考》初现雏形,1993年开播的《焦点访谈》标志着电视深度报道在我国的成熟.本文以《焦点访谈》为例,选取其节目案例,分析一个国家级的电视台开播一档电视深度报道,对于电视台本身、社会群体以及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体坛周报》进行文本分析,总结了国外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的两种叙事模式:1.同质化叙事:民族国家的叙事模式;2.差异化叙事:更加多元和人性化的视角。指出西方媒体擅长将意识形态隐含于叙事中,不仅展现了国家民族形象和媒介奇观,也让我们看到了奥运会多元的、人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