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余新萍 《现代语文》2006,(10):47-47
<孔雀东南飞>是艺术表现力极强的传统名篇.本诗语言虽然接近汉末到六朝时期的民间语言,比较通俗易懂,但其内涵丰富,构词灵活,诗中有两种语言现象不可忽视,我们必须细加识别,准确理解.这对整首诗的解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最精彩的诗篇之一,对它的理解也同样要“知”、“论世”。本文从新的角度,对《孔雀东南飞》的四个问题作了进一步阐发:第一,劝戒的主题;第二,浪漫的构思;第三,铺陈的手法;第四,质朴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词缀是汉语由单音词向双音词转变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现象。《红楼梦》是一部充斥着浓浓的口语味道的文学名著,其中很多语言现象都流露出现代汉语口语的痕迹,词缀就是其中的一种。“家”作为词缀古代已有,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了《红楼梦》的时代有些用法消亡,有些用法依然存在,当然也产生了新的用法。  相似文献   

4.
《孔雀东南飞》中关于太守向刘家求婚一节,向来是注解中解不开的“死结”,本文认为这是由于错简而导致语句失序及存在衍文二个原因所致,因此在删除衍文的基础上,对语句做了合理调整,从而对该节作出了文畅理合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被称为“乐府双璧”之一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继承了现实主义诗歌的优秀传统,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价值赢得了后世之人的称赞。它以丰富而精当、朴素而形象的语言形式叙述了完美的故事情节,刻画了鲜明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深刻的社会主题。其中常用且内涵多样的的文言词语有“相”“自”“见”等。  相似文献   

6.
7.
“相”是一个常见的文言词。在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相”凡19见,其出现频率高,故值得注意,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分辨。  相似文献   

8.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共运用了26个叠音词.每个词都光艳夺目、异彩纷呈,对刻画人物、烘托环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目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里沿用后人常用的题目,全诗共357句,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代表了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的成就,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和北朝民歌《木兰辞》并成为“乐府双璧”。  相似文献   

10.
《孔雀东南飞》:汉代纲常伦理将倾的挽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民俗化的角度,对《孔雀东南飞》进行了阐释学上的分析研究,认为这首民歌在焦、刘爱情悲剧的叙述中,客观上反映了东汉末年纲常伦理“礼崩乐坏”和婚姻观念趋于开放的社会现实,因而《孔雀东南飞》又是一曲汉代纲常伦理将倾的挽歌。  相似文献   

11.
刘兰芝有没有“后人”?刘兰芝是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她聪明、美丽、勤劳、善良、忠于爱情,既有教养,又性格倔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媳妇,竟无端招致婆婆焦母的“不厚”。在焦母看来,“此妇无礼节,举止自专由”。焦母对刘兰芝的“怀忿”不但由来已久,而且到了一天也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乐府双璧”的《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描写了两种不同的“战争”形式:《木兰辞》表面上看是保家卫国的一场正义战争,实际上更像是女权主义者对男权社会的一场挑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孔雀东南飞》这首汉乐府诗展开分析,进一步深入探讨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悲剧,并从两大方面对《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进行思考,指出不能将导致焦、刘二人的最终悲剧的原因全部归咎于"封建礼教"这一层面上,悲剧的产生与人物自身的性格也存在着莫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相”是课文中出现次数较多的一个字。据粗略统计,文中出现了19处.课本编者对其中的7个有“相”的句子作了注释。就是: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在几十年前曾经刊登过《〈孔雀东南飞〉民歌特色》一文(该文被收入中学教参),该文分析了《孔雀东南飞》在“序曲与尾声”、“连绵字与叠字”方面的民歌特色,《孔雀东南飞》所体现的“民歌特色”不唯于此。本人在此试就《孔雀东南飞》所反映的民歌特色作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16.
马慧芳 《现代语文》2006,(1):110-110
《孔雀东南飞》是占乐府名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以其艺术上的成就和思想的教育意义,被高中语文新旧教材都收入。尽管教材几度重新编订修改,但本人对这篇课文的一些词句注释始终存在疑惑,所以希望在此与大家共享商榷。  相似文献   

17.
五言长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的诗篇。全诗共353句.1765字,为我国古代现存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在我国现存所有的古代诗歌中,也是除屈原所作《离骚》外最长的一首。该诗以其娴熟的语言技巧.传神的细节描写,高度的艺术魅力及深刻的思想性.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放射出熠熠光彩。明代著名学者王世贞在其所著《艺苑卮言》中称它为“长诗之圣”。它代表了我国古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在我囤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院校文科教材.高中语文课本及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几乎都选用了这篇叙事长诗.其对后世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除了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之外,其较高的叙事成就也是值得关注的。将《孔雀东南飞》与其他汉乐府叙事诗在叙事学的视域下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其开始利用叙事场景、人物矛盾与情节结构的巧妙设置,来讲述一个情节上严丝合缝、环环紧扣,情感上又跌宕起伏的动人故事,较其他汉乐府叙事诗更于细微处体现了叙事手法上的成熟,从而证明《孔雀东南飞》代表了汉乐府叙事诗精致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扑朔迷离”这个成语是从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句紧缩而来的。在现代汉语里,这个成语是比较常用的,它的意思也是确定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这个词的解释是:“雄兔脚乱动,雌兔跟半闭着,但是跑起来的时候就很难辨别哪是雄的,哪是雌的。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汉语成语词典》的注释是:“‘扑朔’指兔脚乱动,‘迷离’指眼睛半闭,原指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这个词的本意究竟指的是什么?还得放到原文中去考察。  相似文献   

20.
韦远信 《中学文科》2008,(6):155-156
《孔雀东南飞》这首著名的乐府叙事长诗,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写的《玉台新咏》,此诗总共三百五十五旬,一千七百六十五字。由于此诗和古代的《诗经》一样都没有题目,所以后来人们习惯于用诗的第一句作篇名,题为《孔雀东南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