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十里葡萄长廊园里,省科技协会会员、华容镇胡铺村年近六旬的老村民陈胜中指着一攥科技档案说,我种植的葡萄能远销上海、深圳等地,多亏这一本本资料呢.如今象这样真切感受农技档案作用的农户还真不少.  相似文献   

2.
对农节目的创作不仅涉及创作内容,还存在一个创作视角的选择问题.不同的创作视角,所产生的传播效果也不同.钱钟书先生曾经讲过一个吃葡萄的故事,说的是两种人吃葡萄,一种人专挑最好的吃起,结果他吃的总是葡萄中最好的那一颗,而另一种人正好相反,先挑最坏的吃起,因为他想的是下一颗总比吃的这颗更好.  相似文献   

3.
吐鲁番文书“桃”与葡萄关系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与葡萄本是两种属性迥异的水果,然而针对吐鲁番文书中大量出现的"桃"字,如何处理它们与葡萄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由于吐鲁番地区向以葡萄种植闻名,学界传统的做法是将其一概指为葡萄,但是笔者通过对这些出土文书的具体分析,可以肯定至少某些"桃"字所指显然并非葡萄,可以证明吐鲁番地区古代确有相当规模的桃树种植.此外,从语言学、植物学、社会学以及认知规律等几个角度的考察,则表明桃与葡萄在吐鲁番几无混淆或混指的可能性.因此,出土文书中的"桃"字除了部分作为"蒲桃"或"浮桃"的简称而指葡萄外,某些的确应指从中原地区传播而来的桃和桃树.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来,福建福安葡萄走俏大江南北,进入普通百姓人家。福安农民爱葡萄、迷葡萄、种葡萄、靠葡萄、对葡萄产业十分执着,充满激情,他们似乎把希望和富裕都挂在葡萄藤架上。福安葡萄不仅富了农家人,甜了广大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5.
《记者摇篮》2014,(2):70
200多年的历史、20万亩的面积、36万吨的年产量、18万吨的鲜贮能力……记者在北镇市鲍家乡的国家级葡萄标准园采。访时,一派丰收景象映入眼帘,正忙着采摘葡萄的鲍家乡芦花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春山喜笑颜开地说:"今年,我们葡萄园产的绿色无公害套袋葡萄又获大丰收,我们的目标不仅要领先全省,更要叫响全国,走向世界。"北镇市一直以来就把葡萄作为"一县一业"产业来规划和扶持,2012年,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专家委员会授予北镇"中国鲜  相似文献   

6.
还是当战士的时候,连队驻在一山沟里。那山上到处爬满了山葡萄蔓。每到秋天,便挂满了红得发紫的葡萄串。山葡萄虽然颗粒不大,味道却如现今那“娃哈哈”果奶的广告词一样:“甜甜的,酸酸的”,既止渴,又解馋。而且随便可以采摘,真是好不开心。去年秋天与一老战友出差,恰好路过那地方,便欲再享当年的口福。谁知如今山坡坡地被人承包了,山葡萄已变成了有主儿的“家葡萄”。无奈,只好出钱买了“采摘权”,才又吃到了那“甜甜  相似文献   

7.
葡萄降血压     
美国研究人员说,常食用葡萄可能有降血压的作用。密歇根大学心脏保护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先用喂食食盐的方法让老鼠患上高血压,然后把这些老鼠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喂食含食盐多的食物,同时配以绿葡萄和紫葡萄中提炼出的高纯度葡萄粉。另一组喂食含盐量低的食物,配以较低纯度的葡萄粉。结果发现,18周后,食谱中含葡萄营养成分高的老鼠,  相似文献   

8.
因为有机栽培,园里的葡萄不洗也可以吃;懂了科学剪枝掐花,一根枝条结多少粒葡萄可以心里有数;为了赶早卖个好价钱,果农凌晨两点就要起床——在安徽最北部的萧县杜楼镇八庄村,安徽日报记者跟着果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知道了鲜美的葡萄是怎样种出来的,而且一篇《吴老汉雨夜赶早市》一挥而就,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9.
我是养鱼、种葡萄专业户,在我经营的鱼塘沿岸部种植葡萄。沿河搭葡萄架,棚架防偷鱼,还通风透光,有利葡萄生长,葡萄残叶鱼喜欢吃。这种一举两得的做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再有,1986年与1985年的葡萄产量差不多,  相似文献   

10.
“苍藤蔓架覆檐前,满缀明珠洛索圆”,地处丝绸古道要冲的吐鲁番素以“葡萄之乡”闻名遐迩。吐鲁番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天山山间陷落盆地中。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有丰富的光热资源、独特的气候条件与盆地地形,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发育,是世界公认理想的葡萄栽培区。“六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在吐鲁番建立了大型商品葡萄生产基地,80年代初又开始扩大葡萄栽培面积。到1997年,吐鲁番葡萄的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葡萄总产  相似文献   

11.
据9月20日《燕赵晚报》报道,在河北怀来葡萄节上举办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大赛上,经过200多人激烈角逐,最终一名小伙儿以30秒吃掉一斤葡萄的成绩摘得桂冠。看到这一新闻时,笔者也在吃葡萄,不由的加快了速度,结果30秒吃了10来颗还有点不舒服,真想不到这个小伙子吃完后是什么感觉。从网上查了一下类似激烈的“赛事”,竟然多如牛毛:《重庆晚报》曾报道说“南滨路实施了交通管制,露天摆了1182火锅台。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美酒到底始于何时? 据圣经上记载,在大洪水发生后,诺亚种葡萄便有了葡萄美酒。另一说法是希腊诗人荷马曾描写过祝酒的情景,说明那时已有甘美的佳酿。一般考古学家则认为,酒是青铜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在罗马尼亚,我结识了一些新闻界的同行,发现他们除了熟悉新闻业务外,都懂得一门专业。一次,《火花报》农业记者海尔采克和我去弗朗恰葡萄种植场采访。一路上,海尔采克不断地向我介绍罗马尼亚葡萄种植业的发展情况。当我们驱车驶过葡萄种植研究所和几处实验站时,他都一一作了介绍,表现出他对研究工作项目和各种技术上的问题,甚至研究所工作人员的情况,都很熟悉。我不禁问他,“你是  相似文献   

14.
雷茜 《出版参考》2011,(1):36-36
曾有一位花匠的葡萄树上结了很多葡萄,他摘了一些送给附近的商人。商人边吃边说:“好吃,好吃!多少钱一斤?”花匠说:“自家种的,不要钱。”商人却拿出钱硬塞给了花匠。花匠又摘了一些给一个当领导干部的邻居,邻居没有接葡萄,反而问他:“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吗?”  相似文献   

15.
简练不是干瘪军民携手世界又添一大奇观(一稿)学员张晓军报道新疆军区某部,30年来与驻地各族群众携手共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建成了一条长达1460/k里的葡萄长廊,被誉为世界又一大奇观。它的建成,对于改善沙漠生态环境,加快我国沙漠旅游城的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军民携手建起千里葡萄长廊(二稿)学员张晓军报道日前,一条世界罕见的葡萄长廊在我国西部的丝路重镇和田建成。该葡萄长廊是驻疆某部官兵和驻地各族群众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战建成的,横贯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荒漠与沙丘之中,全长达1460多公里,相当于兰新…  相似文献   

16.
对农节目的创作不仅涉及创作内容,还存在一个创作视角的选择问题。不同的创作视角,所产生的传播效果也不同。钱钟书先生曾经讲过一个吃葡萄的故事,说的是两种人吃葡萄,一种人专挑最好的吃起,结果他吃的总是葡萄中最好的那一颗,而另一种人正好相反,先挑最坏的吃起,因为他想的是下一颗总比吃的这颗更好。两种吃法,两种味道,个中滋味全然不同。在对农节目创作中,有时换换思路,反其道而行之,也许做出来的节目会是另外一番风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周刊》2005,(43):53-53
当我们端起手中的红葡萄酒.我们应该先向谁致敬,艺术家一样的酿酒师吗?还是决定葡萄品种特征的土地)亦或是不可琢磨的天气变化?在葡萄潜世界有这样一个定律,无论多么高明的酿酒师都不可能用不好的葡萄酿出好酒来还有人说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每一杯葡萄酒都会把生长的条件一点都不磨灭地封存在酒瓶里.让我们先向富饶怡人又富千变化的土地致敬!  相似文献   

18.
生活小窍门     
《云南档案》2013,(5):57
<正>1.戳伤手指的救护窍门:用冷湿布冷却患处,用厚纸作夹板固定受伤手指,再用绷带包扎好。普通扭伤或脱位,可自行将患处整复好,恢复原状。2.面粉能洗净葡萄!葡萄去蒂放在水盆里,加入适量面粉,用手轻搅几下,然后将浑浊的面粉水倒掉,用清水冲净即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上部分介绍了“倒宝塔”式、“宝塔”式、“编年体”式三种新闻结构。下面接着再谈谈其他几种新闻结构。“葡萄串”式所谓“葡萄串”式新闻结构,就象一串葡萄那样安排组织材料。用这种结构写新闻,是用一个观点或主题把若干典型事实串起来,使观点或报道思想寓于一串巧妙排列的事实之中。被评为1982年全国好新闻的《胡耀邦会见法国记者》一则消息,是用这种结构写出的一篇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正式从事新闻工作已五六个年头,稿子写了不下千篇,可细细回味,真正能够在自己心底打下烙印、可以久久品味的作品并不多,而《耿氏酒堡改写酒类生产行规》(以下简称《耿氏》)一文是令我欣慰、促我进步的一篇佳作。此文荣获2003年度河北省好新闻一等奖。持续关注发现线索在报道实践中,我有一点体会很深,那就是对于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和事给予持续关注非常必要,可以让你及时摸准“大鱼”的行踪,而《耿氏》一文的由来正是得益于此。耿学刚是昌黎县农村小有名气的“葡萄能人”,建保鲜库、种美国红提葡萄、发明手工酿造红酒方法、成立葡萄产业协会,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