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信息类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与思考各类专业实习实践环节,探索专业实习的新模式,提出构建信息类专业实习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野外地质实习信息量大,学生地质观、时空观难以建立等问题,文章基于目前已建立的虚拟野外地质实习系统的优缺点,提出全方位、立体式野外地质实习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构建方案,旨在通过雷达与倾斜摄影测量相结合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建立虚实结合与综合评价相统一的教学体系,拓展地质实习的空间和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顶岗实习是一种工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高职文科类专业在顶岗实习教学环节中存在针对性不强,实习难以落实以及实习与理论教学的互动反馈欠缺等问题.分散式顶岗实习机制在实习单位落实,实习时间安排以及发挥学生实习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更具灵活性和有效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课程体系重构、改革实习考核方式、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和伤害事故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17):21-22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新型模式,新模式运行中存在着理论与实际操作啮合不良,学生出勤纪律难以保证,工厂工作任务繁重难以兼顾,师傅的知识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基于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本文拟提出从学校、工厂、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四方面着手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各方准备充分;二是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阵营;三是发挥教师作用;四是强化学生意识、提高兴趣和锻炼品质。  相似文献   

5.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实习实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所暴露出的"不敢开口说话""语音语调欠缺"以及"用语生硬"等问题,引发了我们对中职日语专业教学影响的思考,即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如何进行日语专业的课程改革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临床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方法对临床医学本科78名已经结束神经外科实习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实习态度,实习目的、实习主动性,实习效果以及实习与就业和考研的关系等21项,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6%学生对实习的效果满意,实习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神经外科专科性太强,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实习主动性较差,实习目的不明确;实习过程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等。结论改革神经外科临床实习带教方法,提高实习生能动性和学习兴趣是提高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生产实习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生产实习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实习基地缺乏、实习岗位安排不合理、生产实习的学生管理模式与评分模式矛盾、生产实习反馈机制欠缺、校外分散实习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为生产实习课程的建设、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芳 《教育科学》2013,29(1):66-71
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劳动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但实习生的基本劳动权利难以保障。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劳动侵权表现形态主要有:侵犯学生实习劳动自由权与实习劳动自主权;侵犯学生实习劳动报酬权;侵犯实习生生命健康权;侵犯实习生实习劳动的财产权及其他权利。实习劳动权利在现有的劳动体制框架难以保护的状况下,民事责任认定有两条路较为可行:一是落实侵权责任法的作为义务,追究经营者、组织者、管理者、监督者的违反注意义务的侵权责任;二是落实财产赔偿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张丽  陆莹 《教育与职业》2020,(5):100-103
地方应用型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应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形成,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更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目前地方应用型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存在学前教育专业生师比过高,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指导力不从心;一线教师指导动力不足,学生实习的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实习生学习主动性不强,难以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等诸多问题。文章提出建立基于“校外导师制”的地方应用型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模式,即形成校内外导师教育指导的合力,构建实习指导共同体;建立运行保障机制,提高一线教师指导积极性;形成定期实习反馈机制,激发实习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分析课程改革实施多年,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提倡的理念难把握;新教材的改革设计一时难以适应;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很难立即跟上课改要求;课程改革与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不配套等.我们知道:"真正的改革发生在课堂",如何在教学走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道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  相似文献   

11.
毕业设计、生产实习是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各大学都把它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载体。论文作者们亲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大学改革发展历程,作为曾经的学生、现任的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在各个时期的模式及实效分别进行了探讨;对现阶段工科类专业大学生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模式的改革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对破解当前工科类大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难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学生外出实习和就业造成毕业设计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实现了基于Web技术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系统为学生、教师以及管理员等用户提供了及时交流毕业设计相关信息的平台,为实现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难点透析与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习单位和岗位落实难以与专业对口、实习指导难以到位、实习质量难以监控和评价,以及实习成绩考核难以科学客观等是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高职院校应与合作企业建立一批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建好校内校外两支指导教师队伍,实施顶岗实习校、系、专业三级管理,同时实现考核主体、考核重点、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4.
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生产实习困境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生产实习面临很多问题,如难以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实习质量难以保证等。化解生产实习困境,主要措施是建立功能互补的校内外实习基地;采取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与学校审核把关相结合的实习方式;做好生产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使生产实习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生产实习,强化生产实习过程管理;合理选择校外生产实习时间,提升生产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2000级工商管理和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生产实习中 ,我们尝试采用了集中模拟实习和参观实习相结合的方法 ,效果明显。这种实习方式是对本科生生产实习的一种新尝试 ,通过实习过程的分析与思考 ,希望对我国高校本科生生产实习改革有所帮助。一、模拟实习的优势本科生模拟实习是本科生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模拟实习》多媒体教学系统在校内通过生产实习基地的上机操作集中进行的实习。学生生产实习的对象是采用典型加工装配型现代企业模型。模拟实习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势。1.信息量大所用的教学系统以某一个企业为例 ,全面介绍现代企业管理所涉及…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中小学课程体系逐渐形成,我积极参与到基于核心素养推进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改革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听课缺乏主动性、目的性,学生缺少质疑问难或是学生所提问题浮于表面、缺乏深度等问题。基于新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理念引领的课堂建设,教学仍需要不断改进,我在有效预习上找到突破口。一、设立预习本,细化预习步骤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书,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也有些学生认为把生字词会认会写就行了。这样  相似文献   

17.
一、背景分析课程改革实施多年,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提倡的理念难把握;新教材的改革设计一时难以适应;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很难立即跟上课改要求;课程改革与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不配套等.我们知道:“真正的改革发生在课堂”,如何在教学走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道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地质认识实习是我校资源勘察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与城市地下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在大学阶段的第一次野外实习,实习效果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培养专业兴趣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实习对象专业背景不一样,使得实习内容、效果和学生兴趣等多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所以,根据多年的实习经验,我们对此次实践教学进行了如下改革和探索:针对不同专业,改革实习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全过程,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学生兴趣;实习过程全程监控,提高实习效果。通过上述改革和探索,大大提高了实习效果,出色地完成了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19.
王守智 《考试周刊》2012,(75):123-123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强、理论观点缜密、有些抽象的学科,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接受一反思一辩证一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从低到高、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打破古板说教、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还要看到学生的差异,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打造创新课堂,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一、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强化质疑能力的培养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式。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方式。传统提问在两个方面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一是提出的问题太难,使学生无法思考或者未能为学生提供思考时间或信息引导,忽视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条件:二是提出的问题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使学生不思考,或者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或者过于简单,学生难以产生思考的动力。学生不想思考,不开展思考活动,就无法提高思考的水平和能力。两个方面形成恶性循环,不仅使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不能发挥。而且难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难以有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必须转变提问观念,改进提问方式,转换提问功能,使学生想思考、能思考、善思考、乐思考,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方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因思。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为学生自主探究,能思考、善思考夯实基础。“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把提问作为教师“质疑”的工具,只注重问题的深度、难度,而忽视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做法。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把提问由“质疑”工具变为“促进思考”的手段。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原理设“疑”,因为这些问题往往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重点难点之所在的。这些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能引起学生认识思维的发散。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开设的《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在进行写作实训时,由于场地和环境的限制,很难实现到企业去进行现场实训,于是常常只是在教室里完成教师布置的某些文种写作,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达成实训目标。如何改革写作实训教学,是当下应用文写作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