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接受美学充分肯定读者在文学欣赏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在文学文本中存在着一个“召唤结构”,也存在着“意义未定与空白”。“空白”就是指“作品中未实写出来或未明写出来的部分,是作者有意向读者暗示或揭示的内容。”“空白”不但赋予读者参与创造作品意义的权利,而且能够主动地召唤读者进入其中,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一首无尽的诗。浓淡相宜,虚实相生,让人回味再三,欲罢不能。恰到好处的留白,可以使教学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境。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留白呢?  相似文献   

3.
谢淑贞 《考试周刊》2015,(40):184-185
我国是人口大国,智障人群数量也居世界前列。智障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教育与成长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智障儿童的受教育程度影响着他们的心智成长,直接关系他们未来发展,甚至决定他们在这个社会中将以怎样状态存在。但我国虽然智障人口众多,智障教育却起步很晚,发展得十分缓慢,与一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智障学校数量并不可观,智障儿童教育上存在很多问题,发展一直停滞不前,牵动着亿万大众的心。传统识字教学一般是字形故事识字和拼音识字,智障儿童接触学习过于生涩,既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又不利于理解记忆,需要在智障学生识字教学中寻求创新,打破这一瓶颈。儿歌学习起来简单易懂,且音律生动、朗朗上口,智障学生可以愉快学习、轻松记忆,为智障儿童识字教学开辟新路。  相似文献   

4.
一、提出的背景制度管理在幼儿园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依靠制度管理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管理效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名篇 ,内容含蓄 ,语言凝炼 ,作者独具匠心地为读者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成为教材中最能激发学生思想的“想象点”。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空白”,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理解填补这些“空白”,促成“完形”,将会起到开发学生智力、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一、理解、填补教材中的文字“空白”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一文的“古□亭口”中的“□”就是“空白”。□是个什么字呢 ?显然 ,作者不是不知道 ,而且稍有文史知识的人也都清楚 ,在浙江绍兴县城内轩…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实践(操作)层面探讨“空白”艺术问题,追述“空白”这一古老的美学概念的审美特性。中国古代的“空白”是一个模糊而无限的概念,文论家认为“空白”的审美效应是由“道”的性质决定的;从操作层面看,“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把它嫁接到语文教学中,阐述“空白”在语文教材(文学文本)和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审美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幼儿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教师的智慧引领、艺术处理,唯有这样,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渐渐得由他律走向自律,逐步成长为遵守常规的小小文明人.  相似文献   

8.
<正>一、儿童浮躁情绪的产生根源当今社会发展在历史的进程中是前所未有的迅速。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会伴随不利的一面,社会的发展也不例外。人类浮躁情绪的产生便是伴随社会快速发展而来,我们的学生在他们出生那天便伴随着这一切。浮躁是人成长的绊脚石,匆匆度过每分每秒有时连为什么要那么做都还未搞清楚就已经把事情做了。我们不再有时间去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做的是  相似文献   

9.
为实践语文课程改革理念。把空白艺术融合于语文教学中,本文从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情感表达、求知心理四个方面积极探索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空白"是美学中关于艺术作品审美欣赏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1.
识字教学的优化问题,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因为识字教学是众多学科的基础,如果不能通过有效手段优化识字教学模式,则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质量。因此,本文以如何使教学愉快和有效为研究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在小学课堂内引入儿歌的形式教育小学生识字的建议,以此来全面提升识字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占有重要地位,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教师去挖掘。其中利用教学中的空白艺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巧妙地利用教学中的空白艺术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空白”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空白艺术的运用,目的都是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内涵留给观众和读者,给他们留下退想和创造的空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留有思维的余地,讲到适可,点到即止,留几处空白让学生去化虚为实、联想思索,去主动探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联想、想象,使语文教学实处含虚,虚处含实,形成无穷的意味、悠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赵恒青 《中学文科》2009,(16):43-43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它通过“空间感”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空白艺术的运用,目的都是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内涵留给观众和读者,给他们留下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空白艺术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有意设置的空白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留有思考的余地。留几处空白让学生去思索,主动探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联想、想象,使语文教学实处含虚,虚处含实,形成无穷的意味、悠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阅读审美学认为:文本是处于潜在状态的,其意义的生成与开发,有待文本与作者的“双向交流”,因而优秀作品是不会把话说尽,往往要留下“空白”,召唤人们参与其中去“填补”。正是由于有了读者的“再创造”,这样很自然地赋予作品更多的意义和解释,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也应同此理,其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者之间,既如阅读审美过程中的作者-文本-读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闲暇教育越来越引起重视,由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语文学科与闲暇联系最密切。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闲暇生活(对学生而言,就是课外生活)质量的高低;丰富而充实的闲暇生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亦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闲暇学习有极大的自由度,自由是闲暇学习的本质,契合语文精神。将这种“闲暇意识”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必将极大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观,给被程式化、神圣化了的语文课堂教学松绑,还学生精神自由,还语文及语文教学以常态。  相似文献   

17.
李惠燕 《辅导员》2013,(24):42-42
<正>别林斯基说:在诗歌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在初中经典诗歌教学中,教师的巧留白,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诵读中带动思维的转动,强化和延长对诗歌情感的体验,引导学生去感受古诗中的画面美,大胆想象诗中所呈现的意象,实现学生、文本、诗人三者间的对话,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中情感,更能营造出和谐愉悦的语文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  相似文献   

18.
朱慧 《考试周刊》2014,(54):30-30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到好处地留"空白"、补"空白",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那么不仅有助于事半功倍地"传道授业",还能让语文教学呈现出和谐的美感。  相似文献   

19.
王耀春 《江苏教育》2006,(12A):28-29
教育家苏翟姆林斯基认为。“在对学校工作的管理中。首先的是实现教育思想的领导,尤其是校长.要以一个教育者的思想在学校的每一个领域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将他的思想变为全体教师的思想。进而推动各项工作的进行。”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常规管理方面提出了“给教师以平台.还学生以空间”这一指导思想.实践下来,收到了初步成效。下面就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谈谈我们学校在常规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20.
1 “空白”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中学语文教材,不乏五彩缤纷的诗情画意,及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作品中那些清幽恬然的优美意境,肃穆雄状的场景,令人扼腕的悲剧,让人捧腹的喜剧等,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广阔的空间中,教师在进行整体教学时,应抓住作者在作品中巧设的艺术空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挥想象去填补,更好地体会作品意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获得了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