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维角度对当代大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4个视角,分析了影响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试图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崭新的世纪,他们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心态等方面都展现出新的特点,面对当代大学生处于动态中的新特质、新走势、新问题,高校必须加强道德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高校体育应面对目前大学生所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困扰,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和所涵盖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作用,为他们提供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行为能力、行为方式与行为规范,加速大学生的适应过程,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帮助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使他们学到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中的规则,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发展自主性和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力,并在内化竞争的意义、规范、道德等过程中,认识到社会上各种竞争的社会意义。培养意志品质,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从而有效缓释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扰。促进个性形成和完善个性发展,形成现代人的意识,以求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体育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心理环境与少年运动员成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动员成长既受制于物质环境也受制于社会心理环境,少年运动员由于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社会心理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尤其显得重要,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是促进少年运动员成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论时尚体育的特点及其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时尚体育是具有流行性、新颖性和开放性的新兴社会体育运动,作为高雅的休闲手段,可以增进个体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高校时尚体育的开展,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引导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方向,增进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形成终身体育习惯,与高校体育改革方向一致,有利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健美操作为一项不受场地、年龄限制,且有动感音乐伴奏的运动项目,很适合在大、中、小学学校开展。本人通过多年的高校健美操教学得出结论,健美操是一项符合大学生生理、心理及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项体育运动,特别是对高校女学生具有很高健身和锻炼价值的体育运动。本文主要是从健美操体育教学中分别从生理、心理以及对社会的作用方面做出分析,并展开浅谈与阐述。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女生艺术体操专选课的教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大都在十七八岁,尚处于青春发育阶段。通过体育锻炼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美,是他们尤其是女大学生的普遍希冀。我校自86级本科班开始,第二学年的体育课开设了适合于女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艺术体操专选课教学,深受女生欢迎,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仪器规格和要求,对该校一至五年级1865名男女学生进行五项素质测验,对诸指标变量值进行统计处理和动态分析。首先不分年龄、不分年级,按性别分组与国内同龄组大学生相比,该校学生素质处于较高水平上;在不同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比较中,一至二年级提高,自三年级开始逐渐下降,五年级为最低(P<0.001)。女生除速度素质在二年级略有提高外,其余素质逐年下降。这主要由于学习负担重,体育活动少;而女生则更有其进入青春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殊性。这些为今后更加有效地改进高校体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六、心理和智力发育儿童进入青春期,出现了一系列巨大的体格和生理变化,这些给他们带来了复杂的心理变化,由童年期进入青春期,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时,他们既要适应生理变化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又要适应新环境所带来的心理问题,承受着较大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处于转型期的部分当代大学生个体存在冷漠、逆反、自卑、狭隘、妄自尊大、懒散拖拉等一些消极甚至阴暗的负面心理,给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通过针对性地开展拓展训练可以矫正他们存在的这些负面心理,有效促进大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黄丹 《体育世界》2013,(10):43-44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加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拓展训练作为一项集心理、生理和身体的多重体验,在发展大学生的团结协作、敢于拼搏等良好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契合作为研究的对象,就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和实施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本研究以期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扩招后的生源呈多元化趋势,伴随而来的学生各种社会、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也暴露出来,这已引起高校学生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因此提出构建高校弱势群体健康服务体系的设想,积极发挥体育在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探寻解决高校弱势群体学生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指的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个体,在个体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具备正常的智力、稳定的性格、适宜的社会行为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文章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健康的内涵为切入点进行分析,通过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成因的研究,提出了如何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独生子女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进行调查,揭示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社会学、心理学、体育教学等多角度出发,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应具备的综合素质。针对目前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体育教学及校园文化等手段对他们施加干预对策,使其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也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周际明 《体育世界》2010,(12):99-100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学习与就业压力增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营养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并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认为经常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对预防和改善现代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冰雪运动作为北方高校主要体育运动,可以增进大学生个体身心健康。能够满足大学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引导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方向,增进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形成终身体育习惯,与高校体育改革方向一致,有利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冰雪运动全面进入吉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普及推广价值.从促进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冰雪运动项目发展和场馆建设等方面,全面论述了冰雪运动在吉林省高校校园普及对转变高校体育教育理念,丰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和校园冰雪文化,促进大学生身体、心理、精神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促进冰雪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和全民冰雪健身所具有的价值,对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伟大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一类模式的彝族大学生也在逐年的增加。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一类模式的彝族大学生,他们受本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环境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心理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根据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调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孙克军  范凤兰 《精武》2012,(2):64-65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其心理和生理基本发育成熟,高职体育作为对大学生相当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作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体育锻炼对规范大学生的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作用上。  相似文献   

20.
王景贤  于春艳 《体育学刊》2007,14(6):123-128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从2006年3月到6月通过对浙江省6所高校954名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投入和生命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处于一般水平,并且在性别上差异非常显著,男生要好于女生;大学生总体的生命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其中社会关系领域最佳,环境领域最差;大学生的体育人口比例较低;体育经济投入水平一般,体育情感投入、体育精力投入水平偏低;大学生体育人口在体育锻炼态度和生命质量的得分上普遍高于非体育人口;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态度与生命质量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显著相关,大学生的体育时间投入、经济投入、精力投入(行为习惯与行为控制感)与大学生生命质量显著相关,但其中时间投入、精力投入与心理领域相关不显著;情感投入(行为意向)与大学生的生命质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