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九龄诗歌系年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九龄诗歌在前人或时贤的考定下,已有半数获得系年。然览相关文章,或未深考,或多重出,更有半数遗篇难考未系。鉴于此,本文对其未能系年者诗歌进行了新的考辨,得其可考者11首,可得大致年限者6首  相似文献   

2.
“先下水再说”江苏/宋恒一、学生“下水”的契机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是:我更喜欢漫画《》(漫画欣赏)。由此,一开学我就对高二学生布置了一道作文题:我最喜欢的一幅漫画(或一首歌词),学生写的较多的是喜欢一首歌词。平时检查学生日记时,发现学生很喜欢抄录歌词,...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晚唐之巨擘”的诗人郑谷,以一首《鹧鸪》诗被人雅称为“郑鹧鸪”。郑谷四十多首咏物诗,或托物寓意,弥漫着感伤基调;或显示闲逸旨趣,表现出淡泊悠然情调,在创作上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古诗组读,是把两首或两首以上的古诗组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两首古诗《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为例,通过勾连比较的方式,以诵读、意象、意境为比较点,引导学生在古诗组读中感受写景类古诗视域下的别样情感。  相似文献   

5.
怀着一种感动的心情,着迷于那诗意唯美的故事情节,我仅用了三个夜晚就读完了著名学者张文质先生主编的《生活在痴迷之中》一书。该书记录着20位教师的生命探索历程。每一位教师或娓娓述说,或深层剖析。一个个故事似一篇篇流畅的散文,或似一首首清新含蓄的哲理诗。文章闪现着个性的光彩,蕴涵着育人的甘苦,展示着人性的善良和纯洁,诠释着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丁积于明成化年间任新会知县。来到新会后,师于白沙先生。在白沙的指点下,丁积治县有方,成为一位很有作为的知县。他为人正直不阿,仕不为己,切于济民。丁积在新会当了六年知县,政绩卓著。白沙给丁积写了二十多首诗,或称赞,或勉励,或奉和,对他倍加激赏。  相似文献   

7.
一卜。兰—几,J.,,.韩雪词吕绍恩曲/产一一、、6 6 1 32,一{蜓红{爷爷教我爷爷教我句句首,首,一句一句首首/户一、、2 2 76 /、./、、6 1 56学唐学唐下,下,光光月月5诗诗厂、厂、6 1 54 2 2 66鱼酬2一}’玉诗。诗。唐唐背背3里,里,爷爷教我爷爷教我风风晨晨z尸一、、  相似文献   

8.
学会引用     
初中六册语文课本正选和附选的古代诗歌有多少首?90首!在作文训练和创作时要学会引用课本古典诗歌。一、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指在不改变人称、标点等的前提下直接引用原诗部分句子、典故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议论,且用双引号标示的一种最简单、最初级的引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第七单元第23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理念 常见的古诗教学是一节课学一首,或主要学一首,再拓展多首。  相似文献   

10.
我要写诗,写一首很短的诗,只有一句或者两句,写在我的日记本上。它会像天空中的星星那样,调皮地眨着眼睛,一下,两下,三下。我要写诗,写一首愉快的诗。我要让别人看了后心情变得很愉快,然后我会睡在床上,做一个甜蜜的梦。我要写诗,写一首浪漫的诗。写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让他们在抢糖果的玩闹中长大。长大后,他们会变成一对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飞过来飞过去,就变成了公主和王子。我要写诗,写一首年轻的诗。它就像刚刚升起的太阳,就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它年幼无知,天真烂漫,青春活泼。我要写诗,写一首感人的诗…  相似文献   

11.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实验小学,座落在奔腾不息的红水河河畔,校园景色宜人,四季如春。绿树掩映、鲜花吐艳的校园内学生制作的黑板报上,一首首小诗清丽脱俗,一篇篇文章感人至深;长廊布画,一个个大字或苍劲或飘逸,一幅幅彩画美丽迷人。嘹亮的歌声不时回荡在校园的上空,这是孩子们在唱新编的校歌——《我们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它的思想感情必须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来传达。因此,营造意象是诗歌创作的核心,意象的新异或陈旧,关系到一首诗品位的高下;而脱离或排斥意象,就会导致作品的概念化,成为空洞的叫喊和苍白无力的陈述.台湾著名诗人金光中说过:“意象是构成诗的艺术条件之一,我们似乎很难想象一首没有意象的诗,正如我们很难想象一首没有节奏的诗。”“由此可见,把握好意象技巧对诗歌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假性具体意象是诗歌意象技巧*劳里自一伸。顾名思义.假性具体意象,就是貌似具体的意象,是赋予本来抽象的,或不具备具体形态的事…  相似文献   

13.
这首诗可以说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诗歌单元中最难理解的一首,包括参考书在内的许多资料都没有明确的鉴赏,大多模棱两可,“王顾左右而言他”,同学在阅读中也存在很大的困难。对于这首诗或类似的诗作应该怎样去阅读理解呢?我们不妨以此为例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陌上桑》《羽林郎》《焦仲卿妻》三首古典诗歌被认为爱情名作,但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三首诗之后认为,把它们定为爱情作品是误读,实际上,它们是封建社会的女性试图逃离被侮和苦难从而或自欺或自遣或假男权以自救的一种生存策略的怨诗,这是她们在当时无可奈何的痛苦选择。  相似文献   

15.
“十字令”是以数字“一”至“十”开头,十句为一组的一种小令。它形式整齐,寓庄于谐,或塑造一种人物形象,或反映一种社会现象。古往今来有许多“十字令”广为流传,现撷取几首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李余爱 《学语文》2008,(4):35-35
选入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李商隐《锦瑟》一诗是大家所熟悉的,众所周知,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有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等,莫衷一是。今天看来,自然不能说每一种说法都有道理。对诗意的理解有种种歧义皆因这首诗意象朦胧,意境凄迷。古今读者都似雾里看花,难得真切。因此,我觉得在教学时如果硬要给这首诗的主旨定为某一种说法或将某种不确定的见解强加进来,  相似文献   

17.
徐阿根 《上海教育》2006,(12B):45-47
学校细节:口琴吹奏长廓 在闵行区平南小学,学生们有一个课余最喜爱去的地方,那就是学校特意建造的口琴吹奏下班长廓。在这个幽静、充满艺术韵味的长廓里,学生们有的独自吹奏一首喜爱的歌曲放松心情,或几个人合奏一曲,让优美的旋律在长廓里回荡。  相似文献   

18.
面测题(抽选一组完成)第一组1.自己准备一篇短文或诗词,有感情地朗读短文中的一个片段或一首诗、一首词。2.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篇短文或这首诗词。  相似文献   

19.
昆虫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为了便于识别.就得记住昆虫目的主要特征。在多年的教学过程,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识记昆虫目特征时特别费劲,常常记混或记不完全或说不到点子上。我将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几个重要昆虫目特征总结为一首首顺口溜让学生记,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0.
“黯然消魂,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离别自古就是伤感凄凉的代名词,无数人墨客或哀怨或缠绵或悲凉的笔触,写就了一首首别情的悲歌:“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在一切别离的悲歌中,柳永的《雨霖铃》“余恨无穷,余味不尽”,总能给我们一份别样的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