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NIMAL     
活动一 What's This?目标:1.学说动物名称 dcg、cat、chick、duck、pig、bird、rabbit;2.能听懂且会用“What's this?”句型提问,会用“It's a…”句型回答:3.体验玩英语游戏的快乐。准备:幻灯机一台,绘有动物形象的幻灯片若干。过程:1.放幻灯,启发幼儿用“What's this?”句型提问。教师用“It's a…”句型回答,强调动物名称,  相似文献   

2.
汉语成语中富含以各种动物意象来进行寓意表达的成语,而蕴含"虎"与"龙"两种动物的成语更是难以枚举。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为理论指导,分析蕴涵动物"虎"与"龙"的成语在英译中所采取的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学开 《语文知识》2005,(11):26-26
动物入成语,给姹紫嫣红的成语百花园增添了瑰丽的色彩。熟记并掌握这些含有动物的成语,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马是这类成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角色,这大概是因为马和人类关系特别密切你看,“人困马乏”“人强马壮”“人喊马嘶”“人仰马翻”,马和人患难与共。人们对马格  相似文献   

4.
中文中有一些用动物名称作修饰语的短语和成语,如“鼠窜”、“牛饮”、“狼吞虎咽”、“龙腾虎啸”、“猴急”、“蚕食”、“鲸吞”等等。英语中也有一些从动物名称衍生而来的修饰语。我们仔细研读下列修饰语会发现,这些修饰语不仅与动物名称直接相关,而且还具有动物的特性。使用这些修饰语会使你的表达更简洁、更生动。  相似文献   

5.
各种语言都不乏用动物来设喻,英语和汉语也是如此。在汉语中以“狗”来设喻的成语很多。在英语中,据L. P. Smith在Words ahd Idioms一书中指出,含动物形象的成语以“dog”数量最大。但是由于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民族语言,因此“dog”一词的用法在这两种语言中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民族习惯。对于中国人来讲,狗是卑贱的动物,用狗来指人就是骂人的。如清朝时,纪晓岚的官职为“侍郎”。  相似文献   

6.
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都有不少的带动物名称的成语(animal idioms)。绝大多数的汉语动物成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英语表达式(equivalent),如:“骑虎难下”→“He who rides on atiger can never discount”;“守株待兔”→“waiting for suicidaI hares”;“披着羊皮的狼”→“awoIf in sheep’s clothing”;“树倒猢狲散”→“Tree dbwn,monkeys away”。这些都是动物成语直译法的例子。然而有趣的是,由于汉英文化背景的不同,语言习惯的不同,有些汉语成语中的“甲”动物,英语中与之对应的却是“乙”动物。这就给学生在阅读和翻译时带来许多困难。因此,了解一些英语动物成语背景及翻译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成语的修辞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成语不超过两个含义。如“深情厚谊”表示深厚的感情与友谊。“身不由己”是身体不由自己作主的意思。这些成语的含义完全用了语素字面的本义。然而更多的成语是具有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或引申意义两种含义的。成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往往是借助各种修辞手段的作用所表达的。不少成语本来就是利用一定的修辞手段形成的。例如“虎头蛇尾”是用动物的形态比喻办事有始无终。“高山流水”根据《列子·汤问》记载的俞伯牙弹琴、钟子期欣赏音乐的故事,用自然界的两种事物比  相似文献   

8.
《同学少年》2010,(5):52-52
成语“蛛丝马迹”通常用来比喻事情留下来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蛛丝”确实很细微不易被发现,但马是体型很大的动物,它经过后留下的痕迹应该是很明显的,那么“马迹”又怎么能和“蛛丝”并列起来呢?  相似文献   

9.
成语仿拟说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语仿拟是成语活用的一个主要分支,大致包含谐音替换、反义替换、同类替换三类。谐音替换即用成语中某字的谐音字来替换本字,以表达新义。例如: “文人相亲”显系仿拟“文人相轻”而成。“文人相轻”出自曹丕《典论·论文》,意谓旧时文人自傲,彼此看不起。现在时代不同了,文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于是有人以“亲”代“轻”。来反映文人之间新出现的亲密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一个成语就是一个中国故事,因此成语的翻译对中国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文章以人民网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的相关报道为语料,在目的论指导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总结出官方话语中成语翻译需要遵从的“五步”操作法,即“明确成语语源”“考察成语语义”“结合语境理解”“目的语验证”“通顺译语表达”,以及“套译”“直译”“释译”“音译+注释”等具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珺莹 《时代教育》2012,(15):96+102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动物成语一直以来都没有作为一个单独的课题来进行讲解,而英语中的动物成语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是英语语言中非常有趣的一部分。适当的讲解能够提高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如何进行英语动物成语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都能正确地使用动物成语,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要更好地进行英语动物成语的教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动物成语的来源进行分析,并使用分类以及对比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中的动物成语。  相似文献   

12.
“狐假虎威”是为人熟知的成语。他原是一个寓言故事的紧缩语。“假”,借用。成语的意思是,狐狸借用老虎的威势,吓退其他动物,喻指仗势欺人。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整个儿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实际含义通常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所谓特定含义。如果排斥特定含义,主观地另作解释,这样释出的意义,就是成语的非成语义。如“高山流水”源于伯牙鼓琴的故事,本谓乐曲高妙,比喻知音或知已。如果用以表达“高山上流下水来”的意思,此义就是非成语义。运用这种非成语义有它特殊的表达作用。下面谈谈它的表现方式和特点。从成语的形、音跟义的关系来考察:用其形而排斥其特定含义者大体上有三种,①附会字面,②多义换用,③双关曲解;用其音而排斥其特定含义者,主要有一种,谐音换字。  相似文献   

14.
刘叔新先生提出通过成语具有“表意双层性”的特点来区分成语和惯用语,本文指出成语和惯用语构成“连续的梯度联系状态”。它们中间存在“模糊成分”,要通过“主干筛选法”并结合“表意双层性”特征对“模糊成分”进行定性划分从而区分成语和惯用语。  相似文献   

15.
形式上和语义上都是被动的句子,其谓语动词一般是及动物词或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的成语动词;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可能是不及物动词。下面就英语及物动词(主要是“成语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主要是“非成语动词”)所构成的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做一探讨。1“成语动...  相似文献   

16.
答读者问     
问:什么是词组?什么是成语?怎样区别词组和成语? 答:词组是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能作句子的某种成分,但不能独立地表达思想的语言单位;成语是“现成话”的意思,它是—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词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区别它们: 第一,从意义上看:组成成语的各个成分在成语里都失去了它的独立性,整个成语的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成分的意义的直接总和,因此,我们不能光从字面上来理解成语的意思。如“负荆请罪”是“认错赔罪”,的意思,“势如破竹”是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的意思,它们的真正含义都是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的。一般词组则不同,它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根据表达意思的需要,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律组合起来的;这种词与词的组合是暂时的,组成词组的词的意义在词组里仍然是  相似文献   

17.
张丽峰 《学语文》2024,(2):74-76
初中语文教材没有“成语之用”的专题策划,有关成语教学只散见于课后练习系统、单元写作实践、综合性学习等。为落实“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基础性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要择取“溯源传统诗文,积累梳理成语”“指向言语形式,随文鉴赏成语”“整合重构单元,探赜成语运用”“依托写作实践,注重成语输出”等几个方面来探求成语教学的“可为之举”,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成语,自主运用成语。  相似文献   

18.
《云南教育》2010,(1):5-5
新华网消息 虎是人类熟悉的动物,所以也被广泛应用在日常语言中。据记者查阅,《中华成语词海》收录的嵌有“虎”字的成语、俗语多达260多条,在12生肖动物中名列前茅。虎字成语通俗易懂、褒贬鲜明,使语言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9.
成语见“龙”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身体长而有甲,头生角,能走善飞,更能游泳,还会兴云降雨。几千年来,这种虚构的动物成了中华民族的图腾,所以炎黄子孙常常自称龙的传人。成语作为汉语使用广泛、含义丰富的固定短语,充分见证了这一奇异的文化现象。龙虽神异,但以常理度之,它也会生育罢:“龙生龙,凤生凤”是遗传(也喻指环境对人的  相似文献   

20.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熟语。平时在使用时,除了按照它原有的固定意义使用外,有时为了表达和修辞的需要,还可以活用成语,这包括成语的借用、成语语素的易位和改换、成语的扩展等。这样使用起来,不仅可以让语言幽默、谐趣,增强气氛,还可以使文句表达得更具体、更明确,也更能让人充分理解。为此,本文从下面几方面来谈成语的活用。一、成语的借用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不按成语原有的意义使用,而暂时借用它的另一意义。诸如,借用其字面“义”,或是望文生义。请看下面文句:日本新剧先驱者小山内薰(1881-1928)先生,亲友帮他整理藏书时,发现好多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