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悟性的加强与升华,必须把握好两个关系:“三基”学习中扎实基础、创造“悟性”的源泉,然后在“三基”悟性肥沃的土壤上,重视解题教学,促进“悟性”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足人类社会中无处不有的最普遍的社会制度之一:人自出生就生活存各自的家庭之中,和父母同居共处,然后才逐步走向社会,和其他个体与组织发生关系。可以说,对于个人而言,家庭是最早的社会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亲子交往和亲予关系发生与进行。  相似文献   

3.
王庆 《江西教育》2005,(4):19-20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社会生活的肥沃土壤中.是鲜活而生动的,也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普通话的规范与更新。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阐述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后就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论述,主要有: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教育,以及树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关系教育。  相似文献   

5.
《土壤的种类》一课,研究土壤的性质中土壤的渗水实验,直接关系着全课内容。因此需要全面考虑,处理好这个实验的每一个环节。 一、充分准备 实验中需要用到三类土壤:砂质土、壤土、粘质土。各地的土质差别较大,通常难以找到现成的、合适的三类土样,教师必须事先将砂和粘土用细筛分开,然后按比例配好三类土壤的标准土样。配好的土样往往比较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国家与社会并立互动的二元结构,这就为民间法的继续存在与发挥作用提供了社会条件。由于国家、社会二分而形成的大、小传统的阻隔为民间法的存在提供了化土壤。在处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上,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挤压与消灭,而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国家与社会并立互动的二元结构,这就为民间法的继续存在与发挥作用提供了社会条件。由于国家、社会二分而形成的大、小传统的阻隔为民间法的存在提供了文化土壤,在处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上.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挤压与消灭,而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兴起,面对混乱的社会秩序,诸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那么纵横家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呢?本文认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低级层次,名利思想;二是高级层次,社会理想,而且两个层次是呈递进关系,即先实现名利愿望。然后再追求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9.
春末夏初,农人们开始育秧了。他们精心地犁耙出一块块平整的方田,然后在松软肥沃的土壤里,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适度放牧     
马宇龙 《中文自修》2007,(7):116-117
按照生态学原理,土壤生长植物,植物被动物吃掉,变成粪便排出体外,然后由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变成肥料养分再被植物吸收利用,这是一条完整的生物链。拿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这条生物链就会出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对处在法治进程中的中国来说,民间法是否还有存在的基础?国家——社会二元结构的形成为民间法提供了存在的社会条件,大传统与小传统的阻隔又为民间法的存在与继续发挥作用提供了文化土壤。在处理二者关系上,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挤压与消灭,而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讨论了冬种绿肥对黄泥田中脲酶活性的影响,冬种绿肥对土壤农化性状的影响,及脲酶活性与土壤农化性状的关系,得出结果表明,冬种绿肥能提高脲酶活性及其它土壤农化性状和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3.
《土壤的成分》的教学思路是:首先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土壤,土壤是怎么样的;然后通过实验分析土壤的成分;最后总结说明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而是由砂、粘土、水、空气、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在以前教学这课时,先是出示土壤的概念,接着给学生解释土壤的概念;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土壤的颜色、松软程度、是否潮湿、有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制度,它与整体社会结构的关系极为密切。本文首先对社会结构及其制度、要素、体系作一般的解释,以为后文论述的基础;然后探讨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包括教育与社会的结构—功能分析以及教育与社会结构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研究了砂姜黑土、潮土、黄褐土和水稻土的磷酸酶活性,分析了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机磷的关系,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有机肥料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机磷含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土壤磷酸酶活性可作为指示土壤肥力的指标。(2)施用有机肥料可明显提高土壤磷酸酶活性。(3)一般在施用麦秸、猪粪10天左右,土壤磷酸酶活性便可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文章把20世纪以来关于袁宏道以及公安派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然后从袁宏道及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人生思想以及他们与社会思潮的关系两个方面,对前人及时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介绍,并简要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从数学内容、发展、抽象和证明四个方面议论了数学与实践的关系,然后概括地议论了对数学作为工具、作为科学应持有的看法以及数学与各门科学乃至社会发展的关系。旨在说明:数学工作者若跳出数学问题整天萦绕大脑的圈子,从另一个角度看看数学的“真面目”,也许对工作会有一定的益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语言和谐所面临的几个关系入手,探讨语言和谐的外部条件。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强调以人为本,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要做到人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做在和谐社会里使用和谐语言的人;在人与语言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语言的共生互动;在语言与社会、民族的关系上,注重语言和谐在社会、民族进步中的作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认为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是和谐语言生长的土壤;在语言与语言的关系上,反对语言不平等,要求处理好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主张语言与语言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9.
在明代的五伦关系中,正在逐渐演变为以夫妻一伦为重;而在夫妻一伦中,夫妻关系正在被夫妾关系所取代。这是一种新型的夫妻情感伦理关系,是儒家伦理文化氛围中的明清家庭伦理关系的新变化。文章通过对传统儒家伦理中的“义”、“义夫”进行适当的辨析以及对明代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男女哀情故事的举例,借此说明在传统的礼制下,夫妻之间是一种“终身相倚”的关系。这种终身相倚,仅仅是妻子对丈夫的依赖,并非丈夫对妻子必须忠诚。明代大量出现的义夫以及传统士人对义夫现象的宣扬与鼓吹,不仅仅是对原始儒家伦理观念的一种复兴,而且是情感逐渐取代伦理的新反映,是基于新的社会土壤之上伦理关系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既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又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按劳分配”方面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连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其它方面存在的资产阶级法权,都是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因此,弄清“按劳分配”的性质,正确实行这一原则,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对于削弱资本主义因素的滋长,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