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盾 《留学生》2014,(3):20-21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时代,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不管是海归还是土鳖,只要你是人才,这个时代就需要你。海归固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很多不足。我当初到英国留学时经历了文化;中击波,现在回来国后又经历了反向的文化冲击波。  相似文献   

2.
前几年有个说法,叫做:“出国镀层金,回国拿高薪”。那时候“海归”是个令人羡慕的新名词。但最近两年.又出现了一个新词儿,叫“海待”,意思是从海外留学回来却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的人。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海归”已不再是精英了吗?记者通过调查,带我们走近新时期的“海归”一族。  相似文献   

3.
《新华词典》上,由“海”组成的词语有108条之多,但没有“海归”一词,而在人才市场上,“海归”却是人们熟知的对海外留学归来的人员的昵称。该昵称被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又有了如下更多、更具体的昵称。  相似文献   

4.
留学归国人员在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将获3年房租补贴。这是记者近日从洛阳市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创新基地揭牌仪式上获得的消息。据介绍,近年来洛阳海外留学人员逐年增加,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他们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熟悉国际市场规则,社会人脉资源丰富,并且越来越多海外留学人员回到洛阳创业发展。洛阳市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创新基地,旨在以科技园为创业创新载体,打造人才集聚、交流合作、创业创新的  相似文献   

5.
6.
《南昌教育》2004,(10):32-32
海归,你过得还好吗?走了这么久,你变了没有?昨天,一项名为“海归搜索行动”的海外留学与归国人员现状大调查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7.
这里是八百里秦川的关中腹地,这里是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在这个遍地是历史遗存,处处有文化古迹的古老城市中,正涌动着一股始料未及却蔚为壮观的浪潮,这就是”。镜头一: 2002年3月28日,留美学人葛云涛在西安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8楼的丰唐公司办公室,向多家新闻媒体讲述在美国十余年的留学生活。这位山东大汉曾供职于美国国家航天总署,也曾在美国海军学院任职教授。镜头二:2003年4月6日,陕西国际会展中心,第七届东西部经贸洽谈会。留学生展团前人头攒动,客商云集,他们领先的技术和对市场的认知令人叹服。 镜头三:2003年8月5日,国家人…  相似文献   

8.
李黎 《神州学人》2004,(11):36-37
我们没赶上上山下乡我们也没去参军守边防这辈子没有过浩浩荡荡校门进校门出经历平常    参加了工作又不满现状考托福奔出国散落四方打工读书辛辛苦苦一场回国才发现自己是外国回来的老    老乡老乡洋插队的滋味不寻常老乡老乡想回家得从头来 找自个儿的地方老乡老乡世界在哪儿都没大两样老乡老乡把别人的国家当杆称才掂出了家乡的分量    回家去 老乡回家去 老乡 ——杨红  相似文献   

9.
王琳 《语文知识》2005,(11):17-18
看到“海龟变海带”这句话,你千万别误会,这里的“海龟”可不是你所熟悉的那种呆头呆脑的动物,“海带”也不是你常吃的那种海洋植物。君不见有人从海外留学归来,春风满面,意气风发——没错,那就是“海龟”。前些年,一些优秀的人才到海外留学,回国后身价倍增,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相似文献   

10.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国家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忠诚国家、眼光高远、脚踏实地的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新中国成立伊始,钱三强、邓稼先、钱学森等一批顶尖科学家主动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回来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他们与国内科学家一起,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  相似文献   

11.
12.
近来,“海龟”和“海带”成了热门词。有报道说:在国内人才市场上,被人们称为“海龟(归)”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开始体会到就业的艰难,一些“海龟(归)”求职时四处碰壁,不得不暂时“待业”,“海龟(归)”正在变成“海带(待)”。“海龟”变“海带”一时为各界所关注。对“海龟”变“海带”这条新闻最关心的,是部分正在海外学习的留学生。他们不明白就业形势为什么会急转直下,认为是近年来留学人员大量回国引起的“过剩”和“贬值”,甚至对目前国家积极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产生了疑问。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留学人员过去是、将来仍是国家经济科教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张旭 《海外求学》2004,(14):23-23
北京海关近日举办了留学回国人员购买免税国产车咨询活动,免税车再度成为北京车市上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4.
方子 《神州学人》2004,(6):18-18
“这次中央决定要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关键在管理和队伍”,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这样说。从温总理的言谈中可以看出,金融队伍的建设问题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在国务院领导下的金融宏观调控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非常重视队伍建设工作。其中,吸引留学人员,实施人才战略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加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日前有媒体说,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博士张新将不再担任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他的新职务可能将是一名中国人民银行副局级官员。这对央行来说,是继1…  相似文献   

15.
回国前夕,我只是跟美国朋友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要回国发展了”,却意外地见他们都带着羡慕的目光感叹.“你一定在国内有好的机会了”。似乎在许多同人眼里,如今有本事的人,都想着回国,美国的吸引力已所剩无几——清新的空气、不太贵的教育和医疗养老,仅此而已。他们都认为,中国才是真正干事业和施展人生的大舞台,“海归”是一大批海外学子和华侨的“时尚”。  相似文献   

16.
我写“海归”十年(1993~2003年),记述我回国走过的路。告别泰晤士泰晤士河是从南边流进伦敦市中心的。经过议会大厦以后,拐了一个90度的急转弯向东径直流向英吉利海峡。就在这个拐角处,有两个地方是我不会忘记的。一处是英国皇家学院(King’s College)的楼群,另一处是英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总部大楼。告别学习和工作了8年的英国,对我来说,除了两所大学的同事、全英学联的朋友、中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的官员外,再就是这两幢楼房了。我在第一幢楼房的办公室里坐了3年,从窗口望出去,可以看见泰晤士的流水。在第二幢楼房里,我在一层报告厅里…  相似文献   

17.
潘清 《海外求学》2004,(2):22-22
“最好的机遇在祖国”。对于在上海工作生活的5万名“海归”来说,这是他们选择归来的共同理由。  相似文献   

18.
李开复 《留学生》2011,(11):1-1
海外留学归国创业,现在是最好的时候。创业者需要把握一个平衡,一方面要有激情,另一方面要很理性,思考选择正确的方向。 我本人可以算作中国的最老创业者之一,48岁出来创业。先做教授,再去微软、谷歌等世界知名企业任职,然后再出来自己创业。这是我个人的经历和路径,并不值得效仿。而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倒过来走,先去创业,再创出世界知名的企业,退休后再去当教授。  相似文献   

19.
焦江方 《神州学人》2005,(12):13-15
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多,“海归”群体的增大,职场似乎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才评定规范平台,将“海归”群体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以前的几乎拥有“高职位、高薪酬”的整齐划一的“海归”群体而今却出现了多态化的发展趋势,“海归”的群体结构也显得日趋多样起来,人们对“海归”二字的认识和理解也由此趋于复杂起来,于是便善意地冠以“海归”和欲“海归”者一系列诙谐有趣的昵称:“海带 (海待)”、“海鲜”、“海星”、“海狮”,“海藻(海找)”、“海草”、“海参”、“海派”、“海鸥”、“海泡”、“海根”……  相似文献   

20.
印度政府为了大批吸引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印裔高科技人才归国效力,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务实的政策措施,为人才特别是国内急需的高科技“海归”人才搭建能够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