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重国籍是指一个人同时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公民权或国民身份。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可以有选择地承认双重国籍,进一步放宽中国海外华人绿卡中请条件,在我国境内具有中国国籍和外国国籍的双重国籍人,其国籍身份以其是否出境为判定标准,不宜承认东南亚华人双重国籍,与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对等承认双重国籍,在法律上建立海外华人子女选籍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籍法》规定,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但是,一些中国公民认为国籍与自己没有关系,是哪国人无所谓。当他们看到一些国家出于本国的经济利益,以投资移民的方式向外国人出售护照,于是想尽各种方法高价购买外国护照,期盼  相似文献   

3.
一、华侨 <辞海>的注释是:"侨居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在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国家派往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已经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人是外国公民(亦称中国血统外籍人),不是华侨".根据这一概念本人这样理解:长期侨居国外,一直保留中国国籍,而且又一直未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人才可称为华侨.对于生活在香港、澳门地区的中国人,他们本来就不是侨居国外,而是居住在中国领土上的中国人,所以根本不能称华侨,而只能称"港澳同胞".况且他们早已回到祖国的怀抱.因此,"港澳同胞"这个称呼是否可以继续沿用,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几天前读报,一个醒目的大标题——《简化“海归派”居留手续》跃入眼帘。仔细再看,是报道教育部《关于办理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身份证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内容是为已加入外国国籍的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提供入境居留便利。今后,已经取得外国国籍又在国内发展的“海归派”,  相似文献   

5.
国际国籍法的新发展与中国国籍法的渐进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籍是自然人隶属于一个国家的法律资格与身份,是连结国内法与国际法的纽带。近年来,在全球化的驱动下,国际社会逐渐对双重国籍采取宽容的态度,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修改完善国籍法,核心是承认或接受双重国籍,开始松动拥有国籍即享有公民权原则,以追求和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我国施行了近30年的《国籍法》存在许多与国际形势、国家利益不协调的地方,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改革的可行方案是有步骤地渐进推进务实灵活的双重国籍政策,将一定的注意力投向拥有国籍与享有公民权相脱离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尊重和保护国籍权。  相似文献   

6.
韩国国家竞争力强化委员会8月29日表示:“目前正针对自己无法决定国籍的海外领养儿或通过跨国婚姻获得韩国国籍的外国人和居住在国内的侨民等,从人权角度出发,积极研究允许其拥有双重国籍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从奥地利到中国路途遥远,瓦格纳当年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有这长达58年的中国生死恋,更想不到自己会在失去国籍50多年后,用50多元钱办了“外国侨民居住证”,在中国一个偏僻的乡村过着清贫而又子孙满堂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史上,血统主义曾经是中国政府确认海外华侨国籍所依据的一项根本原则.二战后,为合理地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华侨双重国籍问题,我国政府宣布放弃血统主义而承认出生地主义.从坚持血统主义到接受出生地主义,中国国籍政策对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拟浅析其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华侨,是指仍保留我国国籍的具有中国血统的侨居国外的我国公民;华族是指具有中华民族血统和中国文化特征的人,包括保持中国国籍的“华侨”,取得美国国籍的“华人”,以及华侨、华人的后裔——“华裔”,从华族形成的原因入手,来论述华侨到华族的形成及前景。  相似文献   

10.
1“海归”子女的高中前就学问题很多“海归”回国以后才知道,只要他们具有外国的长期居留资格,就已经被划分到了“外国人”的行列。他们在海外出生的子女虽然持有中国的“旅行证”,但是一律按外国人的标准交纳各种费用。特别是一些专门为留学人员和外籍人士开办的国际学校,收费远远超过了当地人的标准。国内不能按照“国民标准”对他们的子女进行教育的原因如下:1)没有户口由于多数“海归”都已经持有外国的长期居留资格,甚至外国国籍,即使还没有外国绿卡,他们的子女却多出生在海外,因此,他们持有外国护照而不能上中国的户口,也就失去了和居…  相似文献   

11.
关于贝克特的国籍,人教版必修③说“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岳麓版却说“该派……开山之作是法国作家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为什么不同教材对贝克特国籍的说法不一?哪种说法正确呢?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着眼于全球经济发展所倡议的经济计划,“一带一路”对我国对外开放具有推动作用。如何对来华留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教育,是我国“一带一路”经济计划中重要的课题,对推进国际化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学院2013级至2019级“一带一路”国家预科外国留学生及其新HSK4考试成绩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发现预科外国留学生的国籍、性别、年龄、年级与新HSK4成绩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并据此提出了若干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对策。  相似文献   

13.
晚清国籍法之由来及影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华侨国籍问题的产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中外交涉最终导致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籍法的出台。晚清国籍法的颁布 ,是清政府侨务政策的一个重大举措 ,对我国法制史及外交史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其法律效果极其有限 ,并导致了华侨双重国籍这一历史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接触在外留学人员时每每遇到这样的发问:国内对我们怎么看?如是发问者有学业结束未归的,也有获得留学所在国永久居留权或已加入外国国籍的。从发问中不难揣度发问者的心态,恐国人歧视者有之,内有苦衷欲说白者亦有之。他们既不愿听到些什么,又特别想听到些什么,难言的情思和心绪郁结于心。一句话,不希望国内把他们另眼相看。 要说国人对发问者没有看法和议论却也不实。试想,当初作为国家或单位列入人才使用计划被送出去留学深造的诸君,未能按期结业而归,已属不快。至如一些人获得留学所在国永久居留权,甚而至于加入外国国籍,从而与国家发生一重为国人始料未及的法律关系,更不能不说  相似文献   

15.
探亲签证     
允许探亲的条件 1.配偶的一方或父母(包括养父母)、子女(包括养子女)及兄弟姐妹在加拿大定居,且取得永久居留权的。 2.祖父母或孙子女在加拿大定居,并取得永久居留权或加入加拿大国籍的。 3.旁系亲属如叔伯、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以及姑亲、姨亲、舅亲者在加拿大定居,并加入加拿大国籍的外国亲友。  相似文献   

16.
转眼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3年了。但当“入世”一词还没有淡出人们记忆的时候,又一个“入市”摆在了中国人面前。今年5月份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在外交场合强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希望尽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为什么我国都已入世了,市场经济地位还要外国来承认呢?原来,当初我国在入世谈判过程中,确实接受了这样的条款:世贸组织的其他成员国在中国“入世”后15年内,可以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个条款是我国政府从“入世”大局出发,做出的一种妥协和让步。但这几年…  相似文献   

17.
第1条 外国人系指每一个不具有波兰国籍者。 第2条 拥有双重国籍或更多国籍的外国人只看作是这些国家中的一国的公民。 第3条 外国人在获得所谓的签证允许后,持有有效的护照或其他相应的证件,则可以穿越波兰共和国边界,特殊条例除外。 给谁颁发签证 第4条 第1款 在国外,由波兰的外交代表机构  相似文献   

18.
水工 《神州学人》2004,(3):18-19
“中国‘绿卡’,我何时才能拥有?”这是一位留学回国创业人员留给记者的疑问。这位留学人员已经加入了外籍,渴望拥有在华永居权成了萦绕在他心头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对外国高层次人才和资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涌入中国就业的包括已加入外籍的留学人员在内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当前全国每年引进的海外专家已超过44万人次,仅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专家人数截止2003年就已超过7万人。然而与此同时,这些外籍人士要求在华永居并享受中国“国民待遇”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对此,国内的一些权威媒体如新…  相似文献   

19.
朱叶 《当代电大》2002,(1):65-66
5 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1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特征(1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必须以盈利为目的 ;(2 )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必须在中国境内营业 ;(3)设立分支机构的外国公司是依外国法律登记成立的公司 ;(4)外国公司分支机构必须经我国政府批准 ,并依法办理核准登记手续 ,领取营业执照 ,同时受我国法律的管辖。2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条件(1 )外国公司对其分支机构必须设置代表人或者代理人 ,并拨付营运资金 ;(2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应当在其名称中标明该外国公司的国籍和责任形式。3)外国分支机构的设立程序(1 )向中国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有…  相似文献   

20.
饶毅 《留学生》2010,(1):36-37
美国有个典型的说法.叫“美国梦”,一个赤手空拳的移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美国的环境中.获得某个方面的成功。这个美国梦.不仅用来激励移民和普通人.也用来说明美国体制对于个人发展的优越性。我希望.本世纪的华人能创造一个“中国梦”:全体华人.不分地域.国籍.集体努力建设一个群体幸福的中国.以中国的实践为世界提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