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重庆市两所中学305名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具有较积极的自我概念,但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表现在情绪不平和学习压力两个方面,其次是焦虑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自我概念正向因子与心理健康问题呈负相关,负向因子与心理健康问题呈正相关;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批评、家庭自我、自我满意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2.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3.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际关系方面包括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或同学关系;对异性的看法等,这四个方面,只要某个环节出现关系紧张,就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健康障碍。学习方面包括学习压力问题及由此所造成的种种心理行为问题;厌学情绪;学习困难;学习障碍等。自我方面包括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在自信心、自尊心上出现问题;自我体验错误,出现自卑、焦虑或逆反心理;自制力差,表现出耐挫折力弱。在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上,往往是这三方面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要做到: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心理健康极其重要.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包括热爱学习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评价自我、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真切而实际地感受各种情绪等.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则表现为厌学心理、人际关系紧张、自卑、偏执等.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工作者应当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心理健康极其重要。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包括:热爱学习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评价自我、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真切而实际地感受各种情绪等。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则表现为厌学心理、人际关系紧张、自卑、偏执等。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工作者应当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00后”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恋爱心理、抗挫抗压、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给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科学分析“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原因,通过社会、高校、家庭、个人等形成合力,不断创新“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中学生学习、人际关系、青春期、挫折适应等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对策,如进行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对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在心理教师设计下开展特色活动等。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08级3 757名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UPI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部分学生在人际关系、情绪、学习、强迫症状等方面存在问题。高校应构建积极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以帮助新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缩短新生入学适应期,为后续学习与心理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自我状态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我状态量表,对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408名大学生集体施测。研究表明,交际交友困扰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中影响最大,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自我状态的心理能量处于中等水平,在大学生自我状态的五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哺育型父母自我状态,得分最低的是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和顺从型儿童自我状态与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具有显著正相关,成人自我状态和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对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具有显著负相关。积极引导大学生了解自我与他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状态,有助于缓解大学生人际困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高职新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矫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新生入学后,面对新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环境,以及对自我成长的反思,易出现自卑、失望、焦虑、放松和迷茫等心理,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为培育新生健康的心理,高职院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积极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并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11.
据有资料表明,当前,近四分之一的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学习、人际关系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心理辅导;设置心理咨询门诊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日趋受到重视,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要求,是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高中生成长成才的要求。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健康的情绪管理,完善人格的培养,学习心理与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情感心理的发展,心理疾病的预防与调试等。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需求未被满足是研究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基于对我国15所高校1 034名研究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研究生在自我管理、科研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需求最为迫切;研究生心理健康需求在性别、专业、受教育程度、月可支配生活费维度上差异显著;自我支持、人际支持、学校和社会环境支持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需求的影响显著,其中研究生个体的自我支持对其心理健康需求有直接影响,人际支持、学校和社会环境支持则是通过自我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人际关系及青春期心理困扰等方面。通过对中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和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可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大学生通过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同周围环境达到和谐、平衡的一种能力.实验研究表明,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是改善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大学生学业适应、人际关系、社会适应、集体适应、自我统合等五个方面心理适应能力中,人际关系是最容易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得到改善的.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表现在智力正常、乐于学习和工作,人际关系融洽,情绪愉快稳定,善于自我调控情绪,正确评价自我,自尊机制,正常行为方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至关重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增加学生全方位心理教育,也能优化小学的班级管理。对小学生进行个别或集体的教育,对小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习心理、自我认知心理、日常生活心理四个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心理异常的学生往心理健康方向发展,提升教师管理班级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优化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人际关系及青春期心理困扰等方面.通过对中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和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可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高师新生心理适应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人格发展不健全,难以融人新的文化环境;2.不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3.学习方面障碍重重;4.重要丧失导致消极心理出现。对此,我们必须确立恰当的心理适应教育目标、内容和途径,对新生进行有效的心理适应教育以及长期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构建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主要场所,宿舍之内的人际关系最紧密,针对大学生个性差异,学习、生活方式的不同,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诸多不足.通过调查、实践和总结研究,认为以宿舍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打造"第二个家"为理念,构建良好的宿舍心理文化氛围为依托,以期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