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20日的香港<经济日报>以大标题刊登了<美联社发假水灾照摄记被炒>的新闻,同时将这张美联社播发的照片与新华社的图片做了比较.这则新闻称:美联社在7月15日播发了一张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市区水灾的照片,但后来发现这张照片经过电脑合成,美联社立即通知各合作单位停用该照片,并不再采用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影师提供的照片.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张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漆黑的夜幕中,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注视着前方,一个个壮实的肩膀扛起铁轨,长长的铁路在民兵的手抬肩扛下离地而翻,这就是著名的战地摄影作品--<切断敌人的供给线>.摄影家称这张照片是"文献性"作品,军事学者把它看作是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实践的"化石".它至今仍被高悬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和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里,几十年来一再被媒体报道,还被载入各种全国大型影集或出国的影展中,传遍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陕西档案》2013,(1):17
一名拍下近800张中国战场照片的原二战时期日军陆军报道部队员近日去世。伴随他的去世,这些照片得以见世。拍摄这些照片的士兵叫柏原英一,拍摄时间为1940年至1942年之间,拍摄地点在武汉附近。柏原过去从未将相册的事告诉过家人,但在去世前的几个月,95岁高龄的他突然对家人说:"希望死后能将之公开。"其亲属发现了7本相  相似文献   

4.
二哥珍藏着一张老照片,照片拍摄于1957年11月15日,至今一个甲子有余.照片里的父母年轻而有朝气,照片里的四兄妹,衣着整洁,笑容满面,透着满足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照片背后父亲书写的字体"家属还乡生产,全家合影留念"仍然清晰可见.正是这张已经泛黄褶皱的老照片记录了我们家两次家属随军、一次家属还乡的经历.  相似文献   

5.
瑞安市档案馆保存有一张1967年2月在非洲拍摄的黑白照片.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生活照,而是一张瑞安人民响应国家号召支援非洲建设,受到非洲几内亚首任总统塞古杜尔接见的照片,是一张见证中非友谊、不分种族民族、和睦相处共建地球家园的照片.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摄影"数字化"之前,一张出色的纪实照片常令人拍案叫绝。但自数码相机在摄影记者中普及后,一些"精彩"的见报照片往往会引起人们的疑问——"这张照片有没有被‘做’过?"而且这种疑问,很多情况下,只有拍摄者自己心中明白答案。伊拉克战争中,美国记者布莱恩沃斯基因假照片被炒的事,在业内及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新闻摄影真实性的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反思。2002年10月20日,杭州举行一年一度的烟花大会,图A和图B两张见报的照片是在同一个点拍摄的。很明显,B照作了假,右上方的一朵礼花看得出是通过电脑"加"上去的。因为此处已超出了烟花施放的范围,礼花不会在那  相似文献   

7.
现存淳安县档案馆一张陈旧照片,是1912年(民国元年)10月10日拍摄的,已经有近90周年的历史,是本馆珍藏的各类照片的"老祖宗".  相似文献   

8.
在<上海监狱志>彩页中,有三张珍贵的历史照片,通栏一张是1950年12月上海市市长陈毅、副市长潘汉年坐在办公桌前听取上海市垦区劳动生产管理局局长黄序周汇报垦区计划建设工作.左下方为陈毅审阅垦区计划的特写近照.右下角为陈毅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垦区管理局建设计划草案上的批示手迹.这三张拍摄于1950年的历史照片,为<上海监狱志>增添亮丽的色彩,烙上时代的记印.那么这三张照片是哪个单位所拍摄?是谁提供的?又是如何保留至今?这倒说来话长,其中还蕴含着不少动人的情结.  相似文献   

9.
中国记者:据了解,您从以《笼中》为主题的500多张照片中精选出45张,最终筛出12张送"荷赛",您的组照编辑思路及镜头表现、色调处理思路是怎样的呢? 郑晓群:组照《笼中》的第一张照片,是在2011年4、5月份去温州动物园采访时偶然拍摄的.当时,我在温州动物园采访结束后,还有点时间,就在园里转转.园内只有一只长颈鹿,比较孤单,我当时就拍了.回来将照片导入电脑,处理成黑白照片时,我感觉这照片有点意思.为什么呢?孤寂!  相似文献   

10.
佟福贵 《中国档案》2007,(10):64-65
我有两张照片是20多年前在辽宁省档案馆工作时拍摄的,并珍藏至今。题图为档案馆技术室的同志1984年夏在沈阳北陵游园时的合影(左二为本人)。另外一张是我与时任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的任仲夷同志的合影。这两张照片,引起我对往事无尽的回味。睹物思情,这里面,刻着我青春脚步的"烙印"。  相似文献   

11.
黄顺铭 《新闻记者》2004,(12):71-72
2004年11月12日,《南方都市报》第A05版(第一重点)报道了一则新闻:《阿翁走了》。上半版是一幅压题通栏黑白照片,照片右下角有三行文字说明:"在这张2000年摄于巴勒斯坦伯利恒阿拉法特官邸的资料照片中,阿拉法特(中)正远离镜头而去。"文字说明中的"资料照片"是过去某个时候拍摄的,从时间的角度讲,它也就是"历史照片"。这是一幅精彩之作,堪称历史照片化为新闻照片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1839年8月19日,法国政府在巴黎公布了舞美设计师路易·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术,它标志着摄影术的正式诞生.1842年5月5日,德国的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比欧乌和史特尔茨纳赶赴现场拍摄照片,后仅存一幅,这次拍摄和这张照片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摄影照片.至此,世界新闻摄影拉开了序幕,而我国新闻摄影的产生则晚了半个多世纪.总体来看,我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荷赛获奖照片拍摄于北京奥运会期间一场女子柔道比赛.当时一名海地选手在与古巴选手的较量中头部受伤,鲜血直流.为更好表现鲜血滴落的瞬间,我移动到较高的拍摄位置,好使背景更干净,也可以形成照片中的画面关系.进行奥运报道时,每天都总结一下,今天有没有错过一些重要瞬间,有没有什么满意的片子.当时没时间想那么多,只是觉得,那是当天最满意的一张照片.  相似文献   

14.
罗伯特·卡伯的一张照片,是新闻摄影中最著名的一张真正决定性瞬间的照片。这是西班牙内战时期,一位共和国战士被子弹击中,临死前的一刹那。最近,西方摄影界对这张照片的真实性展开了争论。有人说,这是一张组织的照片。它是民兵正在进行战争训练时,为拍摄的需要而安排的镜头。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刊登在菲利浦·奈特利的《第一个伤亡者》一书中。考奈勒·卡伯确信这张照片是真实的。他认为,他哥哥是在和约翰·哈桑开玩笑。这张  相似文献   

15.
寻校记     
在我的家庭照片档案中,珍藏着一张略微泛黄、图像模糊的黑白照片,那是我的中专母校——湖南图书情报学校的大门照片.这张照片是1991年我在母校学摄影课时,自己拍摄并洗印出来的.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的心底总会涌起一股对母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16.
摄影记者的脱困机遇与“JETS”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刚 《新闻实践》2009,(10):64-66
以2005年7月7日英国伦敦地铁爆炸后各大报纸的头版均被手机照片占领为标志,宣告新闻照片最原始、最震撼人心的本质--现场感--的真正回归.在突发事件面前,具有强烈现场感的照片才是最好的,在这里,拍摄者身份、影像质量、拍摄技术等等统统被弱化,即使是拍摄不到位的有瑕疵的照片仍然"聊胜于无".  相似文献   

17.
从“情义男”到“薄情汉”——兼论典型报道的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汶川大地震"背妻男"事件回顾 2008年5月15日,在汶川地震过去的第三天,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报刊之一<每日邮报>在头版刊登了一张题为<给妻子最后的尊严>的照片,这张照片是美籍华裔摄影师沈淇徕于2008年5月14日在四川省绵竹汉旺镇的地震灾区拍摄的,照片上一个叫做吴加芳的中年男子将妻子石琼华和自己绑在一起骑在一辆摩托车上.  相似文献   

18.
日常采访与同行见面,常常谈论体育照片的拍摄问题,其中,谈论最多的还是如何才能拍到一张好的体育照片。讨论的焦点不外乎以下几方面:拍摄一张好的体摄照片是靠运气,还是靠动动员在运动场上的精彩动作?是靠采访机会,还是靠良好的器材装备?等等。不可否认,一张优秀的体育照片的取得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仅仅靠偶然,你恐怕只能得到某一张好作品,不一定得到许多好作品,也不可能将你遇到的所有精彩瞬间都不失时机地拍下来,这里还有一个必然性的问题。在体育照片拍摄中,怎样使偶然变为必然,并在所有的场合下,当机立断,迅速利用一切技术手段,将遇得的精彩瞬间摄入镜头,这是我们体育摄影者应  相似文献   

19.
4月29日,<威海晚报>封面版推出了<51年最晚春雪>的大幅新闻照片,以独特视角记录了4月28日仙姑顶玉仙宫开园之日惊现大雪的奇观,很多读者看后惊呼"同处一座城市,竟然不知道当天下了这么大的雪!"细心读者不难发现,这4张拍摄于仙姑顶的主打照片均为一人所摄,他就是<威海晚报>"市民即时拍"专栏的铁杆作者、拍客网上点击率颇高的拍客陈世杰.  相似文献   

20.
在工农业摄影报道中,除了反映生产成就和建设成就以外,大家都知道,必须要反映人的活动和人的精神面貌,因为人是改造世界的决定性因素.现在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把人物照片拍摄得好.最近看到了《中国摄影》第五期上孙丕永同志拍摄的《他被评上了五好社员》这张照片,觉得很有启发.这张照片是通过公社评比五好社员的活动来表扬好社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