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全国博士学位论文同行专家评阅大样本数据探究项目依托与学位论文质量的关系发现:无论是总体合格率、一次性通过率、专家评价还是各分项质量,有项目依托学位论文均显著更好;但科研项目促进学位论文质量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和“学科边界”,实际效果有赖于学科知识生产属性和博士生培养内在规律,有项目依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位论文的质量显著更好,并且在应用研究中显著。博士生培养要注重学科内在品质和学术文化的培育,保护研究取向的多样性,鼓励兴趣之上的自发秩序和自主生长。  相似文献   

2.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是保障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继而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制度。在回顾我国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发展变迁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和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的实施效果及利弊可知,我国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在规避非学术因素干扰、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及营造敬畏学术和学术创新的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评审专家选择不合理、不利于博士学位论文创新、论文作者权益保护不到位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应在坚持创新价值和知识贡献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基础上,遴选具有学术造诣的“小学科同行”,完善针对评审专家的监督约束制度,建立和完善申诉及公开申辩制度与评审专家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3.
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士学位成为高等教育可授予的最高学位以来,学位论文就成为衡量申请者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博士学位论文的评价客观上是有条件的,包括申请者提交的论文是否包含原创性贡献,论述是否清楚,结果是否重要等。但论文评价又有很强的主观性,即同行专家是评价主体,同行专家的选择、专家本人的研究偏好、评价标准等不可避免地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学位论文评价中,过于偏重客观性或主观性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对博士学位申请者产生影响。如何看待学位论文评价中的主观性或客观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位论文是评价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获得相应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以传统学科分类为基础的单一学科组织模式下,学科交叉学位论文在评审中面临学科知识体系认知差异和评审准则解释差异的挑战。借鉴刻板印象心理学理论,在现有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基础上,通过交叉送审,采用自评表和评审表信息交互策略,搭建评阅专家与论文作者之间的隐性沟通桥梁,协调二者在论文评审中的潜在冲突,以体现评审过程的多元化和适应性,实现学科交叉博士学位论文的科学评审。  相似文献   

5.
利用logit模型,对国内某高校1874份博士学位论文盲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影响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合格率和总体评价的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论文所能体现的作者的科研能力是影响论文盲审合格率的最显著因素,而论文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则和论文的总体评价息息相关;不同学科的学位论文水平有明显差异;不同专家对论文合格线的把控差距较大,盲审环节存在无法完全筛选出合格学位论文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意义上的博士学位诞生于18世纪初的德国柏林大学,自那时起博士论文就成为获得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原创性知识贡献是评判论文质量的首要标准,这种以博士论文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博士生教育却面临众多质疑.首先,博士生教育的目的已经由培养学术精英转而培养知识工人,博士论文由原创性知识贡献的载体转向一种研究能力或职业技能训练的工具.其次,由于原创性概念自身的模糊性,具体指标呈现泛化的趋势,对于博士论文的评价已由过往对于知识发现的推崇转为更看重知识的应用和拓展;而理想的定义与现实的评价存在较大偏差,导师和同行评审专家也不再将原创性作为评判论文质量的主要标准;同时,不同学科对原创性的理解也存在不可通约性.再次,博士论文形式的多样性迎合了大学文化、学科传统和学位类型多元化的趋势,但可能也损害了博士学位代表最高学术水平的文凭信号功能.这些实践或技术层面变革的背后是博士生教育理念及其知识价值的嬗变,更进一步说是高校、国家和市场等力量的相互博弈.  相似文献   

7.
提出学位授予单位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能力归根结底在于学科产出能力的观点.通过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深入分析,提炼出与学科相关的重要特征.基于“学科竞争激烈度”和“学科产出能力”这两个全新概念,设计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以实现对各高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高校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调查,获得近3年1164份有效创新性评价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对博士学位论文的总体创新性和单项创新性进行分析,进而研究论文创新性与相关因素(学科门类、在读年限)间的关系,以期为改进博士生培养、提高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性及博士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博士论文的双向隐名复审结果和相同论文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的同行专家评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的评审方式对学位论文评价的影响,对如何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质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研究生》2012,(8):4-9
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审定会日前在京结束,共评选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0篇。为保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决定向社会公布2012年入选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公示信息,本次全国优博公示期自2012年8月6日起,时长60天。在此期间,有发现入选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或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者,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22年的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对我国博士生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基本面貌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整体上,跨学科选题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更高,但仅14.5%的博士生表示自己为跨学科选题,理、工、农、医博士生中学位论文选题跨学科的比例明显低于人文社科。第二,外在读博动机弱、硕博阶段就读学科不同的博士生更有可能做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相比单一导师指导,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下博士生做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概率更大,而单学科导师联合指导下的概率更小。在论文发表要求的压力下,博士生做跨学科学位论文的概率将下降。第三,理工农医博士生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的质量保障需依赖多学科的导师联合指导。为促进我国博士生的跨学科学位论文研究,院校应积极招收具有跨学科背景及兴趣的博士生,加强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制度的建设,创设更宽松的学术评价环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一轮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日前启动,将对2008/2009学年已经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按一定规则抽取,并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进行评议。抽检结果除以文件形式反馈给相关学位授予单位外,还将在互联网公布。多篇论文抽检不合格者,面临取消博士学位授予权危险。  相似文献   

13.
以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专家评阅意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被专家判定为“不合格论文”的缺陷和不足,认为不合格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具有作者科研能力不足、论文规范性欠缺、论文创新性和价值性不高、文献综述质量较低、作者学术态度和行为不端正、选题意义和严谨性不够等六大典型特征,并结合国外相关研究,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保障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0-2009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十年来论文的总体分布情况,总结十年来论文的成绩和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应当紧扣学科内涵、明确.学科边界,张扬学术思维、推进理论创新,规范研究方法、优化学术版图.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审定会日前在京结束,共有98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目前,此次评选活动进入公示异议期。异议期自公示之日(2011年8月1日)起为期60天。本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继1999年首届评选后的第十三次评选,评选对象为全国所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论文,2004年9月至2008年8月间的少量论文也参加了评选。经过学位授予单位推荐、省级学位委员会或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初选、同行  相似文献   

16.
学术论文量化考核:研究生教育的一把双刃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链接: 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学期间必须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不少于一篇学术论文,该论文应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山大学(学术论文在发表前应交导师审阅)。各学科学位评议组可根据学科的特点,对本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提出不低于本规定标准的具体要求。对于未能达到要求的研究生,其学位申请不能提交学位评议组审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梳理出佛罗里达大学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模式变革过程中形成的主导性学科文化,研究植根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采用定性的案例研究设计,对来自硬-纯、硬-应用、软-纯、软-应用四种学科类型的六个学术机构的十四位教师和一位行政机构主任进行了深度访谈,并结合该校卓越学科计划和战略规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跨学科取向、合作取向、基础研究取向与应用研究取向,是佛罗里达大学当前存在的四种主导性学科文化;尽管上述文化在各学科领域的深化程度存在差异,但并没有发现某一特定文化对某一学科领域是相互排斥的;主导性的学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学术工作方向和学术信念。  相似文献   

18.
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对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综述部分、实验设计与方法部分文字重复率较高,而结果与分析、结论部分文字重复率较低。主要原因是研究生的文献引用不规范、文献积累不够和TMLC系统不能识别图表、模型、公式、英文文献等的重复。建议强化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导师、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专家成员负责指导和评价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价值、创新性和逻辑性;TMLC作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辅助保障。  相似文献   

19.
基于X省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数据,从总体质量和分项质量两个维度对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学科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X省2014年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的整体合格率为98.94%,表明该省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整体上是有保障的。按学科门类划分,学位论文抽检全部合格的学科有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和农学五个学科,其余学科合格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工学、医学、理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教育学。分项质量方面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基础知识、论文工作量、写作规范性、结构严谨性、文献综述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将论文发表作为博士学位授予标准存在着权力属性界定不清、办学自主权与学生学位获得权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权力属性模糊致使针对博士生论文发表要求的司法审查依据不明;相关法律的缺位导致难以对高校设置的论文发表要求与博士学位授予挂钩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并且,这种单一的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方式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基于此,在国家层面应加快完善并出台新的学位法,明晰高校学位授予标准设置权的权力属性以及程序规范。高校应依法行使设置博士学位授予标准的权力,完善多元化的学术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