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学生起步作文,片断训练是十分重要的。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在三年级进行扎扎实实的片断训练呢?1.利用课文插图进行片断训练三年级课文的插图多,这也就是编者有意培养学生多观察的素材。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插图的前提下,“剪下”插图的某一组画面,让学生进行片断的训练。例如,《放风筝》这幅图画的是“我和哥哥”及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使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一个学期单凭课本上每单元规定的那八篇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平常必须经常进行一些小练笔。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一套以课文为依托,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以发展思维能力为重点的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下面是我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练笔的几种形式: 一、观察插图,描一描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有些插图课文中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就无需再写。有些插图课文中未有具体描写,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的插图上面的是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课文中只有“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这句话作了描写。学习课文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然后把画面上的内容,如火苗燃烧的样子,邱少云棱烈火烧身时的神态,手抓泥土的动作等仔细描写出来。最后还要写一写邱少云此刻可能在想些什么。通过描写文章中的插图。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惊人毅力,而且在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精彩篇章,仿一仿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  相似文献   

3.
漫谈中语教材中的插图课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文中的插图是课文的组成部分。我们对现使用的中语教材中的插图作了粗略统计,初语课文的正文中的插图近二十幅,除此之外,看图作文中的插图,听说训练中的插图,作文训练中的插图共有近十幅。高语课文也有十几幅插图。教材中又以小说插图居多,散文、说明文、民间故事、寓言也有插图。现代文中有,古文中也有。这些插图又可分漫画类,图画类,照片类。大部分插图都是经过精心绘画的,还有的出自名家之手。  相似文献   

4.
<正>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训练,真是遗弃了一把最宝贵的钥匙。"可见,儿童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如果抓住了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训练,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听说习惯,不仅能为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对他们今后从事学习、工作都是极有益的。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总结了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堂进行口语表达训练1.利用课文插图,训练学生说话有些课文配有插图,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进  相似文献   

5.
利用课文插图进行作文训练银川市郊区掌政小学蒋保指导学生写作文,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一篇文章并不是随便指导一下,学生就可以写得好的。要想指导得好,得不断地琢磨、发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小语教材中的大量插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以训练语言为目...  相似文献   

6.
一、引导看图 ,进行观察训练。观察是作文的前提 ,写作文时素材的获取、题材的组织、语言的表述都有赖于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为学生的观察训练提供了大量的对象和内容。如 :课文《鹅》 ,可训练学生如何从上到下地进行观察 ;课文《春风吹》 ,可训练学生按不同地点进行观察 ;课文《秋天》 ,可训练学生从远到近地进行观察。当然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对图画观察的引导是复杂而多层面的。如课文《晨读》 ,指导学生观察时可安排如下环节 :①背景———斑驳的石墙 ,点缀着的几盆花草 ;②时间———孩子们的秋装 ,晨光投下的玫瑰色 ;③地点———平…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方式方法很多。我认为利用讲读课文指导学生作文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一、贴近生活,积累素材讲读课文大多是经过精选的篇目,它的科学性、适用性、代表性都比较强,更贴近现实生活,可引导学生深入地体察生活。第九册课本中《伟大的友谊》《小英雄雨来》等,第十册课本中的《穷人》《将相和》等都是学生喜爱的文章,利用这些例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收集典型材料,为作文教学所用。根据不同性质,又可把课文分为直观美和联想美两类,直观美的课文是指课文内容和插图可以引导学生直接观察而得。…  相似文献   

8.
看图作文,就是依据图画内容和出题要求来写作文,它是锻炼判断、想象、鉴赏和表达诸能力的一种写作训练方式。如何指导初中生写好看图作文?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看清画面,正确判断图意。课文中的插图结构有简有繁,布局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特别是课文插图新颖、直观,易教易学。而文中的插图不仅是学好文章的工具,又是低年级起步作文的好素材,也是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的基础。加强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  相似文献   

10.
听话、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则是教师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现谈谈我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训练“说” 低年级的课文很多都有形象有趣的插图,中高年级的课文也有相当数量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训练说话的好素材。我在教学中较注意使用插图,由图入手,充分进行“说” 的训练。如《小木船》一课,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并利用它较好地进行“说” 的训练的:把插图挂在黑…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教师要抓住机会引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语言训练。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此话说出了基础的重要。作文也一样,必须从说话开始,从低年级打好说话写话的基础,才能逐步提高作文能力。一、挖掘教材资源,进行说话写话训练(一)借助课文插图,启发学生说话写话。课文的插图,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教师不仅要在上课时发挥其作用,在课外更要充分挖掘其内在的含意,用来指导学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所有的课文都配有插图,其作用不外乎是突出课文重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课文的感染力和可读性。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是否也可以借鉴其方法,进行作文配画训练呢?对此,本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从而也得到了一定的启发和收获。  相似文献   

13.
五年制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几乎课课有插图。那些生动、形象、有趣的插图,每每引起学生的好奇与兴趣。老师还未讲课,他们已看懂了八、九分。我们应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通过看图、说图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观察、思维、语言的综合训练,进行想象、记忆、听与说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课文中的插图,根据它所在的课文的类型归类,更能发挥效能。如看图学字学句中和基础训练中,主要的是进行识字、看图说话的训练。看图学文和讲读课文中,有的放在讲读课文之前指导观察说图,使学生对课文的丰要内容有清晰、新鲜的印象;有的放在讲读课文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应回归课本,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并巧妙利用资源,使其成为学生写作练笔的“泉眼”,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机会,加强对学生写作的训练。教师应巧用课文插图、留白、故事情节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挖掘文字背后的蕴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作文训练,从而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图文并茂是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小学教材的基本特征。插图是一种形象化了的课程资源,教学中要利用插图激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利用插图进行练习,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利用插图设问,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补画辅助插图的形式,促进课文的理解;利用插图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插图为阅读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起步迟,坡度大,质量低的实际,上犹县教研室于1985年开始进行“小学作文早起步”教改实验。实验的课题是“培养观察能力,加强说话训练,作文从早起步。”该项实验的特点是:改中年级起步作文为作文从低年级起步,改从形式入手为从内容入手,改重写轻说为说写训练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主要做法是:一、指导学生观察,获取作文内容。如利用课文插图,训练观察方法;观察简单景物,掌握观察程序;观察动物植物,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规察一件简单事情的经过,逐步养成观察习惯,随时留心身边的事物,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二、循序渐进练说话,发展思缑与语言。先从对话练起,逐步向“独白”过渡。如观察一幅画或一段表演,“自言自语”一番,再讲给同桌或全班同学听;或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参与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搭建起一个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平台,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借课文,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在作文课创设的情境中,只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就会很快地走上作文这条“道”,而且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8.
"语文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忽于听说,不注重训练,则读写成效并将减损。"语文课的灵魂是语言文字。失去语言文字训练,语文课将失去其本性。那么,如何搭梯架桥,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让阅读轻松走向习作呢?一、虚实相生:从精美插图走向习作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尤其是低年级几乎每课都有插图,教师巧妙利用这些精美的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插图是课文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挖掘其知识蕴涵,完成教学重点内容的教授,合理设计作文练习,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兴趣,拓展思维,达到优化创新教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样,读者与文本、编者(包括插图的创作者)之间也通过阅读行为这一桥梁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那么,插图——作为特殊的对话成员,就不应该在阅读教学中被遗忘。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课文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小学新课标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配有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插图,犹如架设在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间的桥梁,促进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紧密配合,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巧看课文插图开展课堂练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己的作文素养。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善于挖掘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会让插图"活起来""开口说话"。因此,精彩纷呈的课文插图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用好这一资源学生能笔下生"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