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较长的时期,笔者所在企业也进行了改制并已运转4年余,深刻感受到在国企改制的过程中将工会的维权作用发挥出来,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能够顺利地进行,对于维护企业以及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走在积极开展内部控制的发展前沿,但是,最终取得成绩并不能达到满意的预期。通过分析我国国企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实施状况可以发现,有的企业缺少统一标准和政策指导,评价方法应用不合理,降低企业内控评价效果。结合新时期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围绕国企实际发展状况,注重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综合考虑相关管理流程,健全现有控制评价机制。因此,文章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建立展开分析,通过建立模板、确定标准、划分权重以及整体监督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完善,为进一步优化改善国企内控管理效果提供科学指导,为促进国企持续建设发展提供有效支持,提升国企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相似文献   

4.
梁婷 《职业圈》2012,(6):91-91
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相似文献   

5.
于德举  周鄂鹏 《职业圈》2014,(14):71-72
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全会,从全局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全会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中的决定作用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对国有企业来说,这是新的、巨大的外部红利。如何抓住机遇,顺势而上,主动作为,眼上改革步伐,这是国有企业重点研究课题,本文试从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原因和途径进行论述,对探讨国有企业改革创新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资产处置方式、各种处置方式的利弊、存在问题的处理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徐康  叶明 《职业圈》2011,(36):109-110
国有企业由于计划经济时代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管理上的弊端,已无法适应21世纪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改善自身管理问题,成为国有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任何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由于外部环境是企业不可控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仅指内部环境。有着特殊历史背景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更是在其实施内部控制时应当首要关注的问题。云铜腐败案在某种程度上揭露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内部控制环境缺陷,可以给我们认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8.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对有关财产物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的收付,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产的增减和费用的支付等经济业务,规定必须有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处理,以起到相互制约作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保护国有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保障经济活动协调有效的运转。随着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复杂和国家对资源性企业的监督力度加强,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上来,仅仅抓住经济建设是不够的,对于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也要加大监督力度,我国的国有企业虽然取得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对于资产管理还面临着许多技术的问题有待解决,国有企业资产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挂钩,只有从内部入手,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充分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苏荣贵 《职业圈》2013,(5):78-79
国有企业改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通过改革,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国有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世界500强企业中有很多都是国企改制企业,本文主要结合国有运输企业对改制的模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企业内部控制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是一个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内部控制制度,再将其放进经营活动中检验进行扬弃的更新、提炼过程.文章建议不断修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企业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宋婷婷 《职业圈》2012,(9):117-117
在21世纪的今天,企业会计工作的内部和谐制度构建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工作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构建和谐的会计制度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效益。文本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制度经济学角度下国有企业会计工作的内部和谐制度构建进行探究。分析企业会计工作的新思路。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是用来制约人们行为的一个框架,它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在复杂的局势中立足,就必须要完善自身经营的各项制度,从而确保企业稳健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勇 《职业圈》2008,(1):48-50
改革肇始,我国管理界便西风频吹,美国管理范式主导了话语权。运用该范式,我国企业“旧貌换新颜”,法人治理,战略规划和职能管理等一一形成,企业绩效也有了“暖色”。如果这般顺利发展下去,我国企业管理便修成“正果”了。然而,事情远非这么简单。近来,我国媒体爆炒一个现象,即“利润侵蚀工资。”据统计,1990年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低到41.4%;而同期营业余额占GDP的比例却从21.9%增加到29.6%.此外,国有企业和谐程度显著下降。专家认为,我国企业竞争力出现了怪圈,主要依靠资源、环保和劳动力的低成本。当前, 国家已经着手提高资源和环保税负,而提高劳动力工资却尚无良策。如此一来,劳动力更要成为“鱼肉”了。对比印度,同是GDP高速增长,为什么印度没有出现这个现象呢?“利润侵蚀工资”仅仅是一个表象,根源在于企业管理模式。本文试图通过对国有企业管理的剖析,阐明美国管理范式在我国环境之不足,从根本上揭示东西方管理的融合之道,为创建和谐企业指明方向。燕山石化便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案例。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生命线.当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思想活动日益呈现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把握合理安置原则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支点作用,为促进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管理大师杜拉克说:“信息革命不仅改变着人类社会,也必定改变着企业的组织和机制。”这是规律,也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毫无疑问。中国的国企改革,也是这种规律选择的结果。企业改制的目的,其最终的目标就是通过重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并优化企业的各项资源以达到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是,当我们认真审视我们的改制企业,尤其是那些地方色彩浓郁的中小国有企业的管理现状时,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构建国有企业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铲除滋生腐败的条件和土壤,遏制腐败现象蔓延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基本保证,也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文章对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庄翔 《职业圈》2012,(9):97-97
我国经济改革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必须不断调整自身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市场取向的。企业作为真正市场主体。其基本资格就是企业产权的独立。因此我认为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产权问题或所有制问题。安徽大学荣兆梓教授就公司制企业的国有股权管理方式和股权管理的有效性问题进行论述。在《国资改革——我们如何构建新框架》一文中,荣教授认为构造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控股公司和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监控体系。国有控股公司的规模必须足够大,否则难以发挥其功能,会对改革的深化造成障碍。  相似文献   

18.
文章借鉴COSO框架的内部控制理论,并充分考虑我国企业自身特点,对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标准、评价标准、要素标准、程序标准提出几点建议,以求达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尽快提升并强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龚慧兰 《职业圈》2012,(15):85-85
我国国有大集体企业改革了很多年,作为国民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较多厂办大集体企业,这些厂办大集体依附于主办国有企业进行生产经营,规模小、产权不清、管理不善、冗员多,严重制约了国有大集体企业改革和发展。因此。对国有大集体企业进行改革。应该认识到当前国有大集体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内部审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就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