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和国家一直把如何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农村卫生工作是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广袤的中国农村一直就存在着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许多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目前,中国正在全国建立起一个农民负担得起的高质量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正在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推进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  相似文献   

2.
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属为农村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创造共同条件的社会性基础结构的一部分.本文以福建省农村卫生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现状为基础,通过对部分农村及相关部门、机构的调查取证,分析了福建省农村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并就健全和完善福建省农村卫生医疗保障体系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还存在保障面窄、保障能力差、保障资金匮乏等问题。要按照城乡并重、兼顾统筹的思路来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和有效的保障资金筹措机制,加强管理、监督和法制建设,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只有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新型农民,才能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鉴于河南农民文化素质总体不高、市场营销观念较为落后、法律意识不强、卫生健康状况较差的现状,培育新型农民,必须采取以下对策:结合农村实际,突出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着力繁荣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强力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美化村居环境,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对市场经济的参与和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5.
卫校专业设置应着眼农村实际翟美玲新时期,中等卫生技术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认为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培养农村医疗卫生实用人才,保障农民的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农村奔小康服务,适应农村卫生实际需要设专业,学校即会越办越活。农村...  相似文献   

6.
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主要问题.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自身土地权利上的贫困是农民土地收益受到侵害的根本原因,土地政策执行上的偏差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则是主要原因.在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需要构建以保障农民权利为前提的制度体系,应该进一步确立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基于河南省开封市H镇1982位农民的调查,运用线性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基础公共服务和村干部作风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在基础公共服务变量中,社会保障、住房条件、医疗和教育条件对农民的幸福感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对农民幸福感同样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提高农民幸福感的措施:完善社会保障;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工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干部作风建设,提高村干部的胜任力。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和重点。作者通过近10年来对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结合近两年中西部新农村建设情况实地考察的资料分析,针对如何解决目前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提出了如下九条对策与建议:构筑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石;构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障机制;建立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制定全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和稳定供给;改善农民生存和生活环境;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建立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四川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为指导,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劳务扶贫、产业扶贫、安居扶贫、易地开发扶贫、小额信贷扶贫、以工代赈等扶贫政策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降低;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逐渐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规模扩大;农民医疗条件及健康状况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人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优秀的农民就是农村人才,骨干农民、中坚核心农民是农村人才的主体,他们支撑着中国农业的未来.本文分析我国农民素质提高缓慢的主要原因,并给出加强我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要求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制度和机制,营造人人成才的环境;从人才教育源头、过程寻找突破口,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建立并完善培植农村人才的学校教育新体制;推进农村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培植中坚农民和骨干农民;建立和完善农民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1.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一项保障农民健康、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以合作医疗的发展为主线,经历了几起几落。分析了合作医疗制度解体及难以恢复与重建的原因,归纳、总结了正在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缺陷,并通过分析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推行商业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农村医疗保障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2.
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这与农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差距仍然较大,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不相适应。为此,必须深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从当前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出发,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政府职能,搞好规划布局,增加财政投入,优化外部条件,完善内部管理,切实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变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农村传统合作医疗组织的兴起、农村合作医疗组织的转轨及医疗资源的市场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形成。三个阶段,三个不同时代主题,三种不同形式,同一个目标:促进了农村医疗保健条件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李敏 《成人教育》2011,31(5):4-8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解决民生,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乡村医生作为农村卫生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为农民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是我国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网底。乡村医生的执业水平不仅关系农民的生命健康,而且影响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梳理乡村医生教育培训历史的基础上,针对H省乡村医生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重新定位乡村医生角色,明确和强化政府的责任及分类管理、逐步认定资格等加强乡村医生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政府针对农村中看病难和看病贵等问题,实施了一项新的民心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解决"三农"问题时政府全面有效提高农村医疗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面开展实施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相对性的提出一些对策,希望农民能够在医疗方面得到更多的实惠,也可以使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更好的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16.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关系到农民的生存,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对新疆农村医疗卫生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政府应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基础上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新疆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建立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保障日益关注,特别是在缺医少药的农村,农民的就医问题备受关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提上议事日程,但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存在认识上、资金上、管理上等方面的困难,本文试提出几点具体措施,对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安庆市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但也存在各地参合农民待遇不公平,保障水平偏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难以适应需要,参合缺乏激励机制,外出务工人员报销手续繁琐等突出问题。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合制度中的主导作用,建立规范统一的新农合制度体系,形成开放式的新农合运行机制,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缓慢发展的状况可归因于转轨时期政府缺陷和市场缺陷的双重作用,要使农民的健康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和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除了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外,还应从多方面进行政策创新,包括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法制化;扩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干预范围;加大对医疗卫生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和高效的培训机制,提高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素质;加大农村公共卫生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等。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为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增进农村居民福利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对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试行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基金的筹集、使用、支付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管理问题。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有助于这一医疗制度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