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笔者以为,依据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层次的要求,有效组织史料.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史料教学的重要目的。1999年美国《全美历史课程国家标准》将历史思维确定为五个方面:时序思维、历史理解、历史分析与解释、历史研究、分析历史问题并做出决策,Ⅲ这五个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2.
龙岩一中《导学式素质教学模式》教改试验课题组成立于1998年9月,这项课题于1999年3月被省教委批准为省级教科研课题。教改试验历时三年,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1998年9月至1999年8月是试验的第一阶段,主要开展构建“导学式素质教学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自宁夏创新素养教育实施以来,我们开展了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实施路径探索研究,着力于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路径的探索,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合作求证等方面做了一些努力,探索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2009,(4):2-2
浙江省绍兴县华舍实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1999年,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年段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研究》阶段成果获全国一等奖,有多个市县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立项、获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多次在《素质教育》、《教育信息报》、《绍兴教育》、《绍兴县报》报刊杂志上介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不难看出,数学课堂教学不能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结果的习得,更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放慢前行的脚步,在品味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从而构建充满思考意味的有效课堂。一、浓墨重彩,在思维的开启时放慢脚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正>《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已于2003年正式颁布,《标准》的研制完成,标志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实施阶段,厦门市于2006年8月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以下是笔者就《标准》的实施引发的几点思考:思考之一:《标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问题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制定,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学生如果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就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解决问题时更有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小学阶段,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就是增强学生思维素质,提升思维品质的关键.《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积极参...  相似文献   

8.
微课资源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把"先教后学"的传统顺序翻转为"先学后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微课资源用于历史学科教学也有其局限性:不利于学生问题生成与创新,课堂教学缺少师生交流与碰撞,忽视学生高阶层次思维的培养等。因此,理性思考与充分发挥历史课程微课资源的教学价值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向东 《教师》2014,(36):85-85
"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这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特别强调的一句话。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教会学生以史为鉴、认识现实、开创未来,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准确地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学以致用。本文就是从笔者的实际教学研究出发,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2007年笔者开始进行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数学思考的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我们区确立的子课题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笔者逐步认识到在小学阶段,首要的任务是观念的培养、数学价值观的形成,而并非仅仅追求学生能解决多少真正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任务。笔者要持之以恒地对数学应用意识加以关注,并体现于教学设计,落实在课堂教学上。  相似文献   

11.
分数概念反映的是一种"关系认识"的思维方式,在小学阶段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单个整体与部分的具象关系,第二层次是多个物体与部分的抽象关系。而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分数》,是把单个的物体看作一个具象整体,把这个具象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具象整体的几分之一,即反映的是第一层次的关系,这是分数认识的基础。相比较整数概念,分数的概念更为抽象,如果仅仅记  相似文献   

12.
最近,李欣复所著《形象思维史稿》(以下简称《史稿》)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史稿》是研究和描述自直立猿人到今天电子化信息时代整个人类形象思维生成演变发展历史的第一部学术专著,系专门史领域的又一新成果。一众所周知,思维学研究者常以文明人思维与原始人思维作对照,从而简单地将思维发展史分为原始人思维与文明人思维这样前后两大阶段。这种研究状况,长期以来给人一种印象:自文明时代开始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以后,形象思维便告退,形象思维发展的历史结束于原始社会。《史稿》作者则坚持认为,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因而…  相似文献   

13.
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学生如果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就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解决问题时更有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小学阶段,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就是增强学生思维素质,提升思维品质的关键。《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风华中学是一所企办校。1993年开始出现了企业不景气,学校经费紧张的状况。学校的教师大多缺少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面对与日俱增的内外压力和对新课改的思考,经过班子的反复研究,我校决定开展以提高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校本培训。一、校本培训的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98-2002年我校开展了以《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为载体的校本培训。在这个阶段我们用了近半年的时间进行理论培训。先后请了多位教育专家进行讲座,还请优秀教师提供研究的样本,并制定了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先后共举行了五届《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大奖赛,共有67…  相似文献   

15.
2002年秋,我校进入课改实验。我们高年级数学教研组依据《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数学思考要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思维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理念,分析高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对题意理解不当、语言表述紊乱及语言间的转换上,提出了“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的课题研究。笔者作为此课题的实践者,在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及阅读能力的差异,分“三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步:模仿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学生…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历史教学中,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发展学生的思维。一、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广阔性主要表现在不拘泥于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思考问题,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把个别历史事件放在与其他诸多历史现象的纵向联系或横向联系中去,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各种不同联系上分析思考。既要看到个体,又要看到整体;既要认识特殊性,又要把握普遍性;既要注意横向联系,又要注意纵向发展,使其高屋建瓴地揭示历…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就是在学生中曾遍存在的单向思维现象,这种现象在学生作文中尤为突出。这种单向思维定式严重地局限着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在考虑问题时很容易模式化、简单化。在学生中曾遍存在的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是由我们教学中的集体思维方式导致的。从50年代到现在,我们一直延用过去的教学模式,虽然其中从内容到形式也有过不少变革,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其最根本的东西──思维方式却一以贯之地承传下来。比如说70年代,老师就《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一天》、《一件好事》、《做个雷锋式的好孩子》等一些题目…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当探索者、思考者、参与者.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为课堂教学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数学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数学活动,实现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就显得尤为重要.《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这一理念体现了学生是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活"起来.新课程条件下的生态课堂提出要"建构式生态课堂",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重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寻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到数学思维带来的挑战和愉悦,感受到理性思辨的力量。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不停留于"浅尝辄止",仅关注知识的表象,而着力于"寻根究底",追问知识背后的"为什么",注意思维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让学生的学习深入知识的堂奥。由此得到几点思考:数学课堂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让研究"寻根究底";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习"触类旁通";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思考"逻辑自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