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星韵学校,我致力于建设一间有氧的、面向未来的"梦想教室"。以"活动"建设特色班级。2008年,刚大学毕业的我来到了星韵学校工作,"有规则的自由"这一管理哲学深深地影响了我,成了我和学生交往的准则。班级是学生的"家庭",班级的日常管理则是学生的"家务",怎样让"小鬼当家",参与班级管理呢?我引导学生们建立班级"小岗位""小职位""新关系",使他们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充分表达个人意见和诉求,正是  相似文献   

2.
陈惠芳 《班主任》2006,(2):16-17
我曾读过魏书生的班级管理经验.他认为虽然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但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那么,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我们是否也可以提倡班级管理"运算律"--师生角色"交换律"、师生关系"结合律"和师爱"分配律"呢?  相似文献   

3.
<正>对班主任来说,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班级建设中,有众多影响其形成和运转的因素,如班主任的性格、管理的方法、学生家庭状况,等等。在管理班级实践工作中,我学会了知识上的涉猎,处理事件的探究问底,时时刻刻的自我反省,班级管理时的细心、耐心、诚心和爱心。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好方法。下面谈谈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几点做法。一、深入内心,了解学生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希望育人,那么就  相似文献   

4.
正班级管理是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班主任是学生人生旅途上的一盏明灯。我从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深深感受到管理班级,引导学生得用"心",会用"心"。即对学生有"爱心",对班级能"操心",对工作有"耐心",自己有"进取心"。一、爱心。班主任对待学生要有爱心。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天到晚和孩子们在一起,深知他们需要我的关爱。我在平时喜欢与学生拉家常,如"天气冷了,你多穿衣服了吗?""最近进步很大,继续努力!"与学生交谈沟  相似文献   

5.
依据阿伦特的行动理论,参与班级民主管理是必要的善,学生在参与班级民主管理中不仅能够彰显自我的存在,也能够获得在私人生活中体会不到的公共幸福。行动和言说不仅仅是学生参与班级民主管理的方式,更是他们向世界彰显"我是谁"和"我的存在"的方式。班级民主管理需要以人的"复数性"为基础,人的复数性为认识班级公共事务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班级民主管理中来,还需要以公共判断为依据,公共判断让学生能够站在公共和他人的角度审视班级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6.
李朝东 《广西教育》2013,(18):42-42,51
罗曼·罗兰曾言:"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句话用在教师身上最恰当不过了。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使命,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更是教师的责任。如何管理好班级、管理好学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我认为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管理好学生就要会用"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真诚之心",对家长要有"热情之心"。爱心,即关爱学生之心,这是管好班  相似文献   

7.
<正>自从当了班主任之后,我便开始思考如何将班级管理得更好。我用了很多办法来管理学生,如严厉惩罚上课乱说话的学生。可是,学生似乎并不害怕,偶尔还是有乱说话的。有一次校领导还因我们班级自习课纪律差而找我谈话。我感到很苦恼,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让他们"听话"。是不是还要继续加大惩罚的力度?是不是自己的管理方法出现了问题?我查找了很多资料,又向同事进行请教,可是依然未能找到管理学生的"武器"。有一天,班级最淘气的"问题学生"李兵下楼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瘫坐在  相似文献   

8.
班级管理是一种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但在这日常管理中有几个时间点如果能把握好,可以有效地管理好班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认为应该注意这几个时间的切入点:一、在每天的日常管理中注意"早晨"、"中午"和"下午放学前"的三个点。早晨学生经过一夜的休息,正是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时候,早上到校的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安定下  相似文献   

9.
刘英 《中学教学参考》2014,(27):100-100
<正>班级管理中的小组管理是班级精细管理的重要环节,做好班级精细管理的前提是优化小组管理。小组的优化管理可以精细到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可以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通过不断优化"落后小组"的管理过程,帮助学生在小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一、班主任要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班级的精细化管理,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地  相似文献   

10.
柳小勤 《江西教育》2012,(Z4):66-67
在中国数千年的思想史中,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奉为治国经世的最高境界。治国如此,治班亦然,一个班级,班主任不要过多干预学生的管理,反而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级管理中如何做到"无为而治",有很多方面可以下工夫,我在实际工作中体会最深的是要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做  相似文献   

11.
正班级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一个班级的好坏,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多年的班级工作经验,总结了班级管理"五字经",即"全"、"实"、"适"、"强"、"放"。一、了解学生,体现一个"全"字班主任每新接手一个班级,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接近学生,在与学生不断的接触、了解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被学生接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样学生就会信任自己,愿意吐露心声,展现真实自我。做到了这些,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达到较好的效果。否则,就会盲目主观,累而无效。  相似文献   

12.
初中班级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具备良好的管理艺术,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灵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分门别类,各个击破。在日常班级教学管理中,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的兵家战术"三十六计"也在学生管理中尤显用武之地。通过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我获得了每一套战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正>刚参加工作时,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告诉我:"你一定要能压住学生,让他们怕你,才能管理好班级。"于是,爱笑的我怕压不住学生,就收起了笑容,冷冰冰地拒学生于千里之外。结果班里纪律确实不错,但学生害怕我——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地躲,我根本体会不到做教师的幸福,心里很纠结。当有了些班级管理经验后,我很渴望与学生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17):189-190
实施自主、合作的班级管理方式是人本教育的必然选择,是新型班级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118"班级管理模式是班主任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学生通过小组形式参加学习、活动的班级管理模式。本文介绍我在实践中获得的相关心得。  相似文献   

15.
"中间学生"是指"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学生,是教育中的"长尾",在班级学生中占较大比例,对班级学生的管理等各项活动的开展有重要影响。基于此,运用"长尾理论"深入分析"中间学生"群体的特点,强调管理好"中间学生"对于高校的意义,指出高校"中间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明确"中间学生"管理对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骨干力量,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在班级工作管理中,我曾尝试了"扶——送——放"的三段式班级管理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方向,值得广大教师  相似文献   

17.
<正>我2001年大学毕业,当老师十三年,做班主任也十三年,在这十三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付出也有收获。总结这些年的成功经验,我得出的结论是:要"用心"做班主任。1.用细心感悟学生班主任工作繁杂、琐碎,班主任一定要细心,任何工作要争取想到前面,想得周全。在课堂纪律、卫生、作业等日常工作中要有明确而细致的班级纪律约束和管理学生,明确了班级纪律,学生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时  相似文献   

18.
朱红霞 《中国德育》2013,(16):73-74
"蝴蝶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班级管理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有专家戏称其为教育管理不当之"龙卷风"。案例背景高二接手了新的班级,迎来了新的学生。一个学生敏感、家长在意,更是费煞我脑细胞的问题又摆在了我面前—怎么排座位?走进教室,我看着早到的学生坐在心仪的位置上有说有笑,后到的学生环顾教室略带懊悔地插空式就座,仅有的8位男生无悬念地聚在后头,还有两个"面子座"要安排。我心里莫名感叹个高有错,你注定被冷漠地抛在教室后方!个矮也有错,你注定永远只能压抑地仰头亲密接触粉笔灰!  相似文献   

19.
在班级工作中,我要求自己从关注学生个体出发,利用学科优势渗透情感教育;重点建设班级文化,为学生成长搭建舞台;借助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实现班主任教育的合理延伸,实现班主任的"立体教育"。一、以情动情,唤起学生的生命需求1.通过周记了解学生我发现学生每星期交上来的周记反映了学生生活、学习、心理乃至班级管理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可  相似文献   

20.
班级好比一个交响乐团,班主任就好比是交响乐团的指挥。班主任采用"握手与放手"的班级管理办法,更能奏响班级和谐交响乐。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素质,学会"握手与放手",做好为人师表的榜样。"放手"是指班主任把班级交给班干部管理,让学生管理学生,培养学生的管理才能和自觉能力。"握手"是指班主任要教育和培养好班干部,关爱所有学生。"握手与放手"的班级管理办法,其目的是走进学生心灵世界,营造班级管理和谐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