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简称。"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那么如何在学校开展"三生"教育呢?一、强化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老师和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地方是课堂,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主  相似文献   

2.
<正>"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有效地对农村小学生实施"三生教育"呢?"三生教育"是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  相似文献   

3.
所谓"三生"即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1]。2008年云南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学校实施"三生教育",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基础工程来抓。随后以部分学校为试点开展"三生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4.
德育工作是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本文针对生活德育,在德育内容、方式以及价值三方面展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品德教学中"生活德育"的实践与探索,将陶先生的这一理念丰富化,为当前的德育工作提供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林崇德老师指出,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德育工作无处不在,许多人都在提倡全方位、多渠道地探索德育途径,这是符合德育工作的特点的.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从2008年起在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三生教育",受到了国内国际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2009年5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中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论坛",这标志着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和教育模式的诞生。"三生教育"是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李湖江 《辽宁教育》2014,(12):64-65
正对于德育工作,学校承担着重要的使命。那么,怎么具体开展德育工作呢?笔者认为,开展微德育工作可以让德育走下神坛,贴地而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一、德育队伍微培育,让学校教职员工成为德育导师首先,校长要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培育出一支好的德育队伍来。当然,在培育这支德育队伍的时候,校长可以从"微"处入手。在学校,校长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如果事事亲力亲为的话肯定是忙不过来的,这时,校长可以放权,让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和德育主任来做培育德育队伍这件事情,而校长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指导。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和德育主任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校德  相似文献   

8.
<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赋予学校的历史重任。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崂山十一中经过精心提炼学校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生存、生活、生命"的"三生"教育办学特色,即学会生存-为幸福人生而奠基,体验生活-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理解生命—让每个生命都精彩。学校倾心培育"实意育人、三生相伴"的教育品牌,成效显著。一、"三生"教育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放眼国内外,"三生"教育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  相似文献   

9.
正一所学校,德育思想的贯彻、教育行为的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关键在于校长的思想理念和正确引领。校长要调动一切与学生有关的因素投入到德育中来,让德育渗透在学习生活的每个单元,起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效果。我校校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每学年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规划,对全校教育力量进行深挖细掘,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广西教育》2013,(12):28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在1月17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认为,德育是学校工作的根本,教师要做好德育工作需走出"社会、家庭、学校‘三分天下’""今不如昔""智育与德育互为因果""专职教师打天下""德育是虚,智育是实"五个认识误区,重新定位,创新思路和方法,认清学校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全体教育工作者都是重要的责任人。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教师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与学生同心,找到共鸣点,同时  相似文献   

11.
蔡明 《考试周刊》2012,(65):167-167
德育是一项长期的育人工程,是一个学校的生命,是抓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德育工作的本质是人格教育。中等专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关系国计民生,关乎民族荣辱,做好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那么作为学校的校长,在抓好德育工作中又能起到哪些具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从"以养为主"的生长形态,向"学养结合"的教育形态转型,为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奠定扎实基础。学校必须加强德育的研究与实践,把德育融入和贯穿于育人的各个环节。一、构建育德机制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无时不有,无处不存,它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蕴含在一切教育活动之中。学校应牢固树立全员、全面、全程的育人理念,整合学校管理体系,组建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我校建立校长、支部书记为第一责  相似文献   

1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生轴心。但是由于人们对德育工作的冷淡,德育方式的落后,德育内容的僵化教条,德育工作脱离学生实际以及德育管理的单一等导致了德育工作中产生了缺乏实效的瓶颈。因此探寻解决这一瓶颈的对策就是当前德育工作最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德育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因此提高德育水平,增强德育实效是学校德育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德育如何渗透进现有学校文化理念当中?如何在学校文化中体现德育的育人效果?需要我们德育工作者在深入解读、理解学校文化的前提下,将常规德育工作做实,在传统活动与项目上创新,增强德育工作、德育活动的规范性、系统性、新颖性、趣味性,才能使其独有的教育性、引导性、渗透性得以显现和发挥作用. 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实际、富有实效,围绕学校"生活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要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家庭、社会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5.
陈天容 《教师》2015,(9):12
三生教育,是学校进行德育的概念,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如何将“三生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分析“三生教育”的特点,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提出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邓水仙 《政治课教学》2015,(Z1):107-109
近年来,德育导师制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模式,在各级各类学校都有推广,中职学校也不例外。《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生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指出,德育导师制是"新形势新任务下的一种德育制度创新,强调以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但从当前学校内部行政管理的模 式来看,德育管理和教学管理普遍处 于分立状态。学校往往有一支由校 长、分管德育校长、政工教导、班主 任组成的德育工作"专职"队伍,以 致形成了德育仅仅是学校这部分教师 的事,其他教师则"事不关己,高高 挂起"。我校早在2002学年的工作计 划中,就提出了"要努力在校内形成 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局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生命贯穿人生,以生存为根本,以生活为载体。所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是蔓延于生活的全方位的教育,“三生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种教育力量共同参与。学校推行“三生教育”必须从课程、教学方式、教师素养、学生文化等方式进行着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幸福人生需要从小奠定怎样的基础?我们认为最根本的是要从孩提起就得渐渐拥有热爱生命的情怀,掌握健康生存的本领,学会快乐生活的方式。基于这一生本的思考,我们确立了"三生"教育理念,即"热爱生命,健康生存,快乐生活——让教育使人‘三生’有幸"。"在这一教育理念引领下,我们推出了"三生社团"这一实践活动项目,意在带领孩子在社团这一平台中触摸生活,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  相似文献   

20.
"三生教育"是教育本真性的体现,其与高职德育的融合,能有效地促进德育教学与实践,激发学生站在人文精神和教育精神有机结合的高度上,关注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根本意义,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提高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生本体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