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瓜”     
从《令狐君壶》上面的铭文和《说文解字&;#183;瓜部》所著录的字形来看,“瓜”字像一葫芦状果实悬挂于茎蔓之上。以瓜为声符的瓠、弧、狐等字,读音和壶字相同。古书像《诗经&;#183;七月》里,就是以壶用作瓠字,“葫芦”是一个连绵词,其实也可以说就是“壶”字的缓读。所以,按照植物学的分类,瓜属于葫芦科  相似文献   

2.
《诗经》名篇《七月》有这么一段: 六月食郁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几句诗,叙述了周初“农夫”在“十月获稻"之前的几个月中,采集了好些“副食品”。当然,所谓“副食品”决不能从丰富和调剂生活的意义上来理解,而应当从青黄不接瓜菜代的意义上来理解。唐孔颖达《疏》  相似文献   

3.
《庄子·逍遥游》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惠子对庄子说:他种的葫芦,结出了一个有五石容积的果实.用这个大葫芦去盛水,其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又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所以他认为这个大葫芦没什么用处就砸烂了它.  相似文献   

4.
<正>眼下,又到了瓜果梨桃等各种新鲜水果陆续上市的时节。那么,古代有瓜果吗?古人喜欢吃什么水果?"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先秦时期桃最流行从史料来看,先秦时期已开始人工培育、栽植桃树了。在《诗经》、《山海经》等古籍中,桃、李、梨、枣、梅等中国传统的果树都已出现在当时的果园里。如《诗经》中,就有"丘中有李"、"八月剥枣"、"华如桃李"这一类说法。  相似文献   

5.
瓜瓜的爷爷种了好多瓜。瓜瓜问爷爷:“什么瓜最甜?”爷爷说:“当然是小虫咬过的瓜最甜喽!”瓜瓜便到瓜园里找被虫儿咬过的瓜。找啊找啊,找到一只大甜瓜,瓜皮上有一个洞,香味从洞里飘出来,真好闻。瓜瓜乐了,摘下大甜瓜,一拳砸开,却怔住了:瓜里没有瓜瓤,连籽也没有。“爷爷,这是怎么回事?”“一定是被虫儿吃了。”“什么虫儿吃的?”“兴许是蛐蛐,蛐蛐可馋啦。”正巧,这天晚上,有一只蛐蛐在月光下丁冬丁冬地弹琴,瓜瓜把它  相似文献   

6.
说到中国的古典诗歌,人们想起的第一个概念就是——唐诗。再仔细想一下,也许还会想起在上次“故典今读”中说到的《诗经》,对于其他时代的诗歌,似乎就不太有印象了。那是不是在从《诗经》时代到唐朝这么长的时间内,中国就没有诗歌或者说没有好的诗歌了呢?当然不是,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出现过不少大家熟悉的好诗,比如《孔雀东南飞》,比如《木兰辞》,比如我们今天接下去要讲的《古诗十九首》。虽然有这么多好诗,但这段时间对中国诗歌最具意义的还在于这些诗歌本身。大家如果读过一些诗歌,就会知道《诗经》里的诗歌都是四言诗,而我们看到的中国诗歌的主流——唐诗却是五言或七言的《诗经》  相似文献   

7.
不论是吃自助早餐,还是在商店里购买,柏林的苹果一律都是小而又小,绝对属于"歪瓜劣枣"一类的,根本不像国内水果摊上卖的那样,又大又漂亮。在国内外表越是漂亮的苹果,价钱越贵;当然,越大越难吃,夸张一点说,"味同嚼蜡"。柏林的小苹果,样儿丑,可是真好吃,味儿冲,咬一口,啊,久违了,这才叫苹果!恍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事物的发  相似文献   

8.
此物故非西产此句课本只注“西”字,说“这里指陕西”。我认为,仅注此字,容易误会。学生会把此句理解为“这虫儿本来不是陕西所产”。果这样理解,当然不合原意。蒲松龄不会认为到了明代或清代,陕西竟还没有蟋蟀(促织)。因为周代的《诗经》中的《七月》,写的就是今之陕西一带的事情,那里面就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诗句,蒲松龄肯定是背得很熟的。所以,这里的“产”字当作“名产”或“特  相似文献   

9.
飞蓬的性情     
一石 《小学科学》2014,(1):22-22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经典。《论语》中记载孔子在评价《诗经》时曾说过的一句话——"(《诗经》)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说通过读《诗经》,可以多多认识草木鸟兽的名称。因此,我们开设了"诗经里的植物"这个栏目,将为大家图文并茂地介绍在《诗经》中出现过的植物。  相似文献   

10.
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说人生没有完美,总会出现一些不足。那些活跃在文坛上的大文人,一不小心也会美中不足,有一些小小的遗憾事。汪曾祺咬牙吃苦瓜汪曾祺在某篇短文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要写一写我在昆明吃过的东西,可以写一大本。"所以汪曾祺写了不少关于"吃"的文章,比如《豆腐》《手把肉》《韭菜花》等。有一次,汪曾祺说:"世上没有我不吃的东西。"汪曾祺在西南联大时,外地人一提起"苦肠丸子"就  相似文献   

11.
想想算算     
《良师》2003,(21)
欢迎订阅《良师》小朋友,你喜欢这本《良师》吗?欢迎你订阅《良师》!请你用不同的数字代替不同的汉字,使竖式成立。我要订阅良师×师妙妙妙妙妙妙(许献雄)沙僧挑担师徒四人去取经,沙僧挑担后边行,铁铲扁担八十三,肩上行李也不轻,前边四个九,后头八个七,沙僧肩挑多少斤?悟空放马天空飞彩霞,悟空放天马。白马三加七,红马九乘八。共有天马多少匹,算好之后来回答。(王冠)八戒吃瓜八戒胃口真是大,一气吃瓜八个八。悟空问他饱没饱,他说还能再吃仨。请你帮助算一算,八戒能吃多少瓜?(答案本期找)数学儿歌 沙僧挑担:…  相似文献   

12.
诗的经典     
诗的经典,当然便是那部流传千古的《诗经》。对《诗经》最好的评价,前人已经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是的,无邪,朴素,欢悦,悲悯,百味杂糅却又清新曲雅,玲珑剔透,不愧“经典”二字。  相似文献   

13.
苦瓜是瓜吗?     
昨天晚上,家里吃白兰瓜。我的一个小孙女,还不到三岁,一边吃,一边说:“白兰瓜、哈密瓜、黄金瓜、华菜士瓜、西瓜,这些都是瓜。”我很惊奇了:她已经能自己经过归纳,形成“瓜”的概念了(没有人教过她)。这表示她的智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凭借概念,进行思维,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她奶奶问她:“黄瓜呢?”她点点头。“苦瓜呢?”她摇了摇头,并且说明她的理由:“苦瓜不像瓜。”我于是进一步想:我对她的概念的分析是不完全的。原来在她的“瓜”概念里除了好吃不好吃,还有一个像不像的问题(苦瓜的表皮疙里疙瘩的,也确实不太像瓜)。我翻了翻《辞海》,看到苦瓜属葫芦科。那么,我的孙女认为苦瓜不是瓜,是有道理的。我又翻了翻《辞海》的“黄瓜”条:黄瓜也是属葫芦科。苦瓜、黄瓜习惯上都叫做瓜;而另一种很“像”瓜的东西,在北方却称之为:“西葫芦”。瓜乎?葫芦乎?苦瓜是不是瓜呢?我倒糊涂起来了。前天有两个同乡因事到北京,来看我。吃饭的时候,有一盘炒苦瓜。同乡之一问:“这是什么?”我告诉他是苦瓜。他说:“我倒要尝尝。”夹了一小片入口:“乖乖!真苦啊!——这个东西能吃?为什么要吃这种东西?”我说:“酸甜苦辣咸,苦也是五味之一。”他说:“不错!”我告诉他...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先生在其《肃霜涤场说》中,对《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九月肃霜,十月涤场"二句中"肃霜"、"涤场"解释成"肃爽"、"涤荡"。学界多从此说,我们不敢苟同。认为同《诗经》多数类似结构一样,"肃霜"、"涤场"是谓宾结构,义为"霜降而收缩万物"、"涤扫其场"。  相似文献   

15.
"雾数"一词,写尽一个对爱情有洁癖的女人,在男人口口声声说爱自己之余还处处留情时,心中那点儿不明不白、肮脏秽亵之感。《诗经》里讲,"心之忧矣,如匪浣衣",像穿着脏衣服没有替换一样。  相似文献   

16.
去年夏天,我家来了个小亲戚,还不满十岁。一天楼下来了个卖瓜的,她一心想吃,却又不好直说,又看我们没有去买的意思,便对我说:“你看,这个卖瓜的真坏,光在楼下吆喝来馋人!”尽管她表面上在谴责卖瓜的,但实际上想吃瓜。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我很欣赏《诗经》中的一句话:"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其中有细微处的生活和洋溢的灵动,还有那声声虫鸣。然而许多年过去了,有些声音渐渐淡出了我们的听觉,比如越来越少的虫鸣,比如山中寺庙传来的晨钟暮鼓。今天又有多少人记得牧童越过田野的笛声是怎样的悦耳?我们现在可以千里传音,但  相似文献   

18.
九月映像     
《诗经》里说,九月授衣。可是在这个南方小镇里,夏天却依旧张扬跋扈,大街上依旧穿着花式短裤的老大爷拨弄着他的草帽,街口的刨冰店老板娘笑得甚是谄媚;  相似文献   

19.
老眼光看人     
前几天,我和妈妈一起吃西瓜。妈妈拿刀,我拿勺。我想:原来每次吃西瓜,妈妈总是把中间最甜的部分舀(yǎo)给我吃,自己吃边上不甜的。这次,我要让妈妈吃最中间的。妈妈刚把西瓜放下,我就拿着勺子去舀中间的一块。还没等我舀完,妈妈就说:“自私(sī)!”我连忙说:“不,这是给你的。”妈妈一脸惊讶,说:“啊?那我错怪你了,对不起!”接着,妈妈又笑着说:“我这就叫老眼光看人  相似文献   

20.
我的八月     
陈羲 《新读写》2012,(9):64-64
《诗经》里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从古至今,季节就是这样转换交替。这个秋天有点早,下过几场雨之后,天气微凉,入夜,秋虫开始唧唧啾啾。八月在家的日子居多,晚睡晚起,时间被挥霍浪费,想来沮丧万分。我应该再多睡一会的,再多吃些好东西的,再多玩一会游戏的,再多买两件裙子镯子的,再多出去玩几天的,可惜,我好像除了长胖,越来越像矮冬瓜,并无其他建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