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契约是图书馆与馆员关系和谐的心理纽带,也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心理契约基础理论,阐述了心理契约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心理契约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构建中的六大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国外心理契约理论的发展历程、国内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心理契约的测量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心理契约理论进行了述评,目的在于进一步规范其研究方法,加深其在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民营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心理契约融合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以某大型民营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及结构方程模型对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平性与心理契约融合度进行分析,认为公平性对员工心理契约融合度有着极大关联;心理契约融合度对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有着显著性效果;人力资源管理公平性通过员工心理契约融合度对员工工作积极性产生间接影响,可为我国民营创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性意见及启发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单回顾了现有的关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类和组织心理契约类型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考察了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组织心理契约的影响,得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组织心理契约类型的匹配关系,并针对可能存在的不匹配情况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心理契约的创新团队隐性激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是现在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综合分析心理契约以及创新团队特征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创新团队的心理契约的内容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合问卷分析等实证结果,认为隐性激励因素中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在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激励中尤其有效,并且结合创新团队心理契约的特征对其职业生涯发展计划进行了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构建心理契约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契约的构建深受企业文化的影响,构建的心理契约对企业员工的态度行为也产生着作用力。介绍了心理契约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分析了心理契约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心理契约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7.
贾晓  朱贝贝 《百科知识》2022,(36):14-15
<正>心理契约是存在于企业和员工之间隐性的期望,往往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被忽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做好心理契约,就要从人才招聘与配置、人才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各个环节做好员工心理契约建设和维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长远持续的发展。一、心理契约的概念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Arigyris提出并应用于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8.
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心理契约和激励性薪酬视角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心理契约和薪酬性激励两种手段提升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魏光兴  刘文瑶 《软科学》2009,23(12):100-103
通过耦合劳动合同和心理契约,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双重契约关系管理,包括双重契约关系设计、建立、履行、修复和解除等,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行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科技企业人性化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入手,在分析了心理契约的内涵,形成过程、以及高科技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特征基础上,认为心理契约的构建在高科技企业人性化管理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从而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高科技企业人性化管理对策,为高科技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独特思考的角度。  相似文献   

11.
心理契约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会产生重大影响.心理契约得到有效兑现,员工会表现出更高的工作满意度、留职意愿和组织信任感;而心理契约的违背则会导致员工低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在分析员工心理契约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心理契约违背的形成及给组织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有效预防和控制心理契约违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基于心理契约的角度,对导致银行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原因进行剖析,从物质激励、环境支持、发展机会3个维度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银行业知识型员工流失控制模型。结合银行业知识型员工从入行到离职的人力资源生命周期,基于构建心理契约、调适心理契约、修补心理契约和违背心理契约4个阶段对控制模型进行逐层分解,以期为银行业管理者提供基于心理契约层面的相关管理模式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环境背景下,员工会在组织社会化的初期阶段形成各自的心理契约,进入组织后,由于个体差异、组织实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心理契约破裂,进而产生心理契约违背,员工从态度和行为上发生变化,从而带来离职现象.从员工心理契约形成及心理契约违背的作用机制角度出发,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主动防止员工离职.  相似文献   

14.
论心理契约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心理契约的概念,论述了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阶段的运用,以促进雇佣关系的和谐发展,分析了心理契约破坏的原因,以及企业组织的管理者采取的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好雇佣关系,提高企业组织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5.
论心理契约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心理契约的概念,论述了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阶段的运用,以促进雇佣关系的和谐发展,分析了心理契约破坏的原因,以及企业组织的管理者采取的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好雇佣关系,提高企业组织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由“财务资本”导向,逐步回归“人力资本”初心,变革与创新成为单位组织效益的新动能。文章从心理契约底层切入,阐述了心理契约的理论内涵及主要特征,对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进行重构,形成单位组织与员工价值共同体缔结的多元路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作为发展创新的后备力量,是企业人力资源引进的主要对象。但在中小企业大学生离职率却居高不下。在分析心理契约与人才流失的内在关联性基础上,从大学生离职原因分析入手,寻求构建心理契约以保留人才的实践策略,减少在中小企业的大学生因心理契约背离而形成的人才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18.
沈洁  邵晖  臧晟鹏 《科技风》2013,(5):198+200
就高校教师管理的传统办法而言,往往更加注重规章制度、经济契约等有形规范方面的影响,因此也就容易忽视心理契约这一无形因素对高校人事管理的作用。实际上,对于高校教师管理方法,可以从教师和学校两个角度出发,更好得使用心理契约这一模式,从而更有效得进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而本文将会分析心理契约的重要性,并以此提出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9.
张立迎 《金秋科苑》2009,(2):213-213
心理契约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包括对相互责任的期望及彼此对自己义务的认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强调在组织与员工关系中,除了正式的书面契约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存在着隐性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同样是影响员工对于组织的态度和行为的决定因素,因而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们关注的话题。通过对心理契约相关理论的综述研究,提出对今后心理契约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包括对相互责任的期望及彼此对自己义务的认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强调在组织与员工关系中,除了正式的书面契约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存在着隐性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同样是影响员工对于组织的态度和行为的决定因素,因而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们关注的话题。通过对心理契约相关理论的综述研究,提出对今后心理契约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