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我国中古时期有一系列的桑林叙事诗,这些诗情节都发生在桑林中,主人公都是采桑女,都遇到官员调试。它们都从上古桑林原型和西汉秋胡洁妇故事发展而来,在发展过程中诗歌主题有所演变,这个演变的过程也正是诗歌强化抒情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隋唐、两宋、金元、明清和现代五个阶段,从齿音的角度展现了汉语语音系统从中古到现代所发生的开合口变化情况并探讨了变化成因,同时分析了成系列地发生过开、合口相互转化的5组齿音字,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汉语语音演变的详貌。  相似文献   

3.
开口呼与合口呼是描写汉语韵部发音状况的一组对称系统,是语音性质的重要区别特征。语音系统的发展演变会在开合口变化中得到相应体现,因而分析开合的变化过程有助于揭示语音发展规律。从齿音的角度探讨中古到现代语音系统所发生的开合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来揭示语音演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古齿音声母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随着汉语语音的变化、声部的分合,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不断向前演变.分析其音值构拟和发展变化、探讨其演变规律、描绘其发展轨迹,能让我们集中从齿音这个角度出发,窥得汉语语音发展面貌之一斑.  相似文献   

5.
中古时期对于关羽形象的书写和构建经历了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个阶段、三种主要的关羽历史形象:首先是南北对立政权各自书写和塑造的关羽形象,蜀汉是匡国辅臣形象,孙吴政权极力贬低关羽,曹魏政权处于“超然”姿态;其后,关羽形象较为多元化,呈现出勇武、忠义等多种面相,在北朝诸政权中,关羽作为历史英雄,其勇武精神被将领及士人推崇;隋唐五代之时,忠义崇拜的典范逐渐从关龙逄向关羽转变,关羽最终取代了关龙逄,成为中国古代忠义叙事的典型。  相似文献   

6.
开口呼与合口呼是描写汉语韵部发音状况的一组对称系统,是语音性质的重要区别特征。语音系统的发展演变会在开合口变化中得到相应体现,因而分析开合的变化过程有助于揭示语音发展规律。从齿音的角度探讨中古到明清语音系统所发生的开合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来揭示这一发展时期语音演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东方中古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形成了东亚的汉儒文化圈,南亚、东南亚的印度教、佛教文化国,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文化圈。三大文化圈具有不同的文化渊源、内在结构和文化特质。不同的文化意义和表征,导致了三大文化圈的文学发展有不同的路线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开口呼与合口呼是描写汉语语音韵部发音状况的一组对称系统,是语音性质的重要区别性特征。语音系统的历史演变会在开合口变化中得到相应体现,因而分析开合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揭示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从唇音的角度探讨中古到金元时期语音系统所发生的开合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展示这一发展时期语音演变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中古以来的南北方言试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有方言乃自古而然。但重视南北之别,从现有的献来看,却是从中古开始的。魏晋以来颜之推等诸家多有论及南北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语方言的南北演变大势。中古以来的南北演变在现代方言中留下痕迹,如“大”字读音的差异,止摄开口齿音字的不同分布以及同义词“下”与“落”应用搭配的从北而南此消彼长,都反映出中古以来汉语南北演变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张荣华 《课外阅读》2011,(10):297-297
《陌上桑》是乐府叙事诗的代表作,通过分析它的主题、人物形象刻画、故事结构、语言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汉乐府叙事诗这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郑良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1):91-93,107
“林泉之心”从美学的角度理解,具有二个层次的内涵。一是抱着平等亲爱的心态,与林泉为朋。二是人情人性与山水的共鸣,移情作用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只要拥有发现山水之美的“林泉之心”,大可以不必隐逸到山水之中,在现实社会中同样可以获得山水之乐。郭熙的“林泉之心”就是美学中的审美心态,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2.
由桑崇拜衍生的各种有关桑的神话,都以不同的方式揭示了桑的神圣性以及它与生命力和女性的关联,并对《诗经》及后代文学中一些相关的篇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弄清桑崇拜发生的根源和基本内涵,才能正确理解这些相关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3.
汉语空位主语的所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语空位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句法层面的PRO和篇章层面的省略型空语类。PRO理解和使用依赖于中心动词的语义结构,而省略型空语类的使用则受制于各种语用和篇章因素。通过对实际语料中两者在所指确认方面的考察,可以更清楚地揭示出在不同结构层次上分别解决这两类空语类,有助于我们更充分而科学地研究并解决汉语的空位主语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诗赋取士和经义取士因具有不同性质特点和功能而受到各个历史朝代不同程度的重视。唐朝重视诗赋取士,宋代诗赋取士与经义取士并用,元明清则采用经义取士,进士科考试内容从诗赋取士走向经义取士的过程是考试的外部功能与考试自身发展规律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立秋后题》是杜甫辞去司功参军之职后所作的一首诗,它是杜甫人生的一大转机的重要标志。从此之后,杜甫的诗歌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重要的转折。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做一个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晚唐时期诗坛上出现了艳诗创作的兴盛,当时许多著名诗人都创作了大量的艳诗作品。而且,这些作品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倾向和个性特征。这种艳体诗风是中唐以来诗歌观念的变化在创作上的反映。这种诗歌观念的变化首先表现为对齐梁诗态度的转变。同时,它还表现为世俗化的审美倾向以及对诗歌言情功能的强化。  相似文献   

17.
"英雄"崇拜和"英雄主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千百年来永恒的主题之一。作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记述了创业帝王、武官猛将、文臣参谋、侠义刺客、仁义游侠等五类英雄,各类英雄记述又表现出了不同的叙事特征。这些英雄叙事给人以悲壮美、雄壮美、崇高美等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8.
疑问句和感叹句是汉语中常见的两种句类,在王蒙"季节系列"小说中这两种句类得到了大量的反常规的运用。试从叙述视角、创作主体、思想主题三个方面论述小说中运用的疑问句的文化功能和感叹句的情感表意功能,从中一窥王蒙小说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三大古籍丛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和《丛书集成》是中国近代史上三部重要的古籍丛书,它们的问世有着特定时代的背景,是坚持中国文化本位,顺应中西文化碰撞、维新图强的时代要求,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商业竞争的产物。它们各具鲜明的个性,同时又相互补充,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科学的文献典籍系统,为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提供了最系统、最完备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激励思想的产生,与独特的入世精神、"重义轻利"、注重和谐的"中庸之道"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激励思想有情理激励、管理激励、伦理激励和法理激励等几个方面.文章对中国古代激励思想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