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史家、简帛研究专家,庞朴先生提出"一分为三"说,揭示并发展了古代辩证法思想,提出"火历"说,发现遗佚已久的上古历法,主张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推动80年代的文化研究热潮,提出帛书<五行>为思孟学派的作品,推动出土文献的研究,对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汉字构形研究始于“六书”,徐锴的“六书三偶说”上承“六书”,下启“四体二用说”,推动汉字构形研究深入发展;受“体用说”影响,20世纪30年代,唐兰从汉字结构本身出发创制“三书说”,使汉字构形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80年代,裘锡圭基于汉字的实际完善了陈梦家的“三书说”,提出的“新三书说”一直被学术界所推崇;90年代,相继有新的构形理论产生,反响大的有詹鄞鑫的“新六书说”、张玉金的“结构模式说”、王宁的“部件说”,分别代表了汉字构形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国内外文化地理学家提出的“四主题说”,“五主题说”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六大主题,并对这些主题做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同时提出文化源地相继占用理论,文化冲突论,文化生态学,文化地理模型,文化感觉区,文化景观学说。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源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提出“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理论界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三种 :一是纵向研究 ,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在现实中得到了不断的继承和发展 ,形成“继承发展说” ;二是横向研究 ,以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为横切面进行研究 ,认为社会主义发展是由多种动力共同推动的 ,形成“合力说” ;三是系统研究 ,将前两种研究合二为一 ,认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 ,形成“系统动力说”。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新媒体对高校“时尚文化”的影响,并对如何借力新媒体推动高校“时尚文化”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渗透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燕 《学语文》2008,(3):42-43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不能分开的,它们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目前,学界对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有四种观点,即“文化导入说”、“文化揭示说”、“文化融合说”、“文化语言有机化合说”(卢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研究述评》,《世界汉语教学》1996,(2))等。我们拟在此基础上提出“渗透式文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有目的、有层次、有系统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传授与汉语学习和使用密切相关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尝试一种无预先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探讨教育本质问题时,教育理论界提出了诸多的观点。它们依次是“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折衷多质说”、“特殊范畴说”。以上这些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教育的本质,并推动了教育理论界对“教育本质”问题讨论的深化和发展,但这些观点尚存在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9.
从传统的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三种说法,即“批判说”、“对比说”、“儿童心理说”入手,提出了“两种冲突说”,即儿童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冲突,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两种冲突的方法——进行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文化发展和学校发展需要出发,提出建构以“成长”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并对其进行校本研究;对“成长”以及课题进行校本界定,并确定其研究价值。设计研究框架,对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线路进行科学设计,提出理论假设。该研究在理论上的创新是:校本教育可定义,学校文化可重塑,践行文化可化人,发展规律可探究。该研究在实践中的建树是:建构“成长理念文化”,践行“成长实践文化”,形成“成长特质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民族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当前民族高校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但目前这一工作面临“缺乏氛围”“形式单一”“人才不足”“文化冲击”等诸多严峻的现实挑战。因此,在具体实践中,民族高校要不断加强环境营造、科技赋能、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从而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的“持续化”“数字化”“学理化”和“国际化”。民族高校通过推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担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明的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理论界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三种:一是纵向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在现实中得到了不断的继承和发展,形成“继承发展说”;二是横向研究,以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为横切面进行研究,认为社会主义发展是由多种动力共同推动的,形成“合力说”;三是系统研究,将前两种研究合二为一,认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形成“系统动力说”。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增加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积淀,并更好地推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文化热,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如企业文化、商业文化、军营文化一样,国内对学校文化的研究也是在这20年中萌发、成熟起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的伟大论断,进一步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界对文化的研究。“教育的文化属性”成为人们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5.
刘济超  刘成盼 《文教资料》2020,(2):132-133,72
国家体育总局、外交部等联合印发了《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文在尼采美学的视域下结合《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具体要求,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的流派之一太极螳螂拳为例,从形神兼备、哲理思想及“和”文化三个维度,探讨武术英译“酒神”+“太阳神”的翻译策略,为中国武术“走出去”工程的翻译研究抛砖引玉,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邯郸学院学报》的“赵文化研究”栏目,自开办以来就成为推动赵文化研究发展、展示赵文化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十年来,栏目取得了大量重要学术成果,以农民学者陈宗贤的《“房子古郡”遗史探讨》刊载为标志,栏目实现了对赵文化研究人员、内容、方法上的突破与创新,走出了一条从阳春白雪到兼容并蓄、“专群结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远程教育起源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远程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模式,学术界有多种提法。本文系统分析比较了关于起源的“元媒说”和“函授说”两种观点,以及关于发展模式的“三代说”、“四代说”和“五代说”三种观点,提出远程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模式的研究应该采用“元媒说”和“五代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武”文化包含武术文化和武侠文化,是对二者的整合与超越。武当“武”文化是武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是推动武当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发展。系统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武当“武”文化影视剧取得的成果,不但可以总结创新经验,更能在此基础上发现武当“武”文化影视在创新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的概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这是我们党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正确抉择,是我们党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极大地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四大文明”的协调建设与和谐共进,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哲学上所谓的“本质主义”对“文化”概念的推演介定,带有其自身难以解决的方法论上的固有缺陷。结构主义重视对“现象之间的关系”和“文化模式”的研究,可补本质主义之不足。批判地运用结构主义的一些方法,对促进中国文化的研究、文化政策的制订、文化市场的管理、推动社会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