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是我们“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和庞大系统工程的总设计师。他的改革思想视野开阔,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它既为我们构建了一座宏伟的理论大厦,又设计了一个全面系统而又很实际的改革模式。探讨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改革的意义“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也只能通过改革来实现。发展…  相似文献   

2.
仔细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生产力理论,我们会发现,邓小平同志不仅将发展生产力规定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且根据中国的实际进一步对我国发展生产力的具体道路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许多可贵的思想.本文拟就邓小平的这种探索作一点分析.邓小平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几十年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发展生产力呢?从方法论上看,邓小平主张:立足内因,利用外因.立足内因,即“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利用外因,即“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认为,必须将立足内因与利用外因结合起来,方能有效地发展我们的生产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邓小平提出了发展中国生产力的以下五条道路.道路之一:实行改革.邓小平认为,中国要发展生产力,首先必须实行改革.邓小平讲:“要发展生产力,……改革是必由之路.”这是邓小平总结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他在认真反思我国传统社会主义实践模式之后,突破传统认识框架,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着束缚生产力的因素和现象.这就是传统的经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科研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图书馆界面临的重要课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图书馆的改革,就要着力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充分发挥图书情报的中介和纽带作用,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四化建设需要大批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邓小平同志说:“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师范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师资队伍。师范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很大的影响。作为师范院校的图书馆,应该从自身的建设出发,努力开发馆藏文献,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这是深化图书馆改革的方向。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本馆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即是落实教育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地位.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搞上去,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又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这一论述,阐明了四化建设与教育的关系.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认为:“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①因此,早在1977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 “两条腿走路”的人才培养模式 开发人才资源首先在于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②因而邓小平同志是把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的,他曾经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基本思想:“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①这就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理论主线。 一、邓小平经济思想理论主线的历史发展 在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在毛泽东经济思想的指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又说: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这就为我们明确地指明了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指出了科学技术的基础是教育。教育为什么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呢?这是由教育的客观规律所决定,并为教育实践所证明的。教育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一条教育的客观规律。教育不仅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而且反过来对社会生产力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  相似文献   

8.
<正> 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中“教育要面向未来”的思想是指教育是一种周期长、效益滞后的工作,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生产力。因此,在培养人时,应当立足于未来,充分考虑到未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出能促进未来经济发展的人。邓小平同志教育面向未来的思想既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又是教育本身特点的反映。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今后我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起着重大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是极富卓识远见和全球眼光的战略思想家。他根据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针对全球新兴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国际经济、科技、人材竞争日益加剧的实际,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等一系列主张,制订了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总体构想,并高瞻远瞩地确定了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邓小平同志的总体构想,为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目标和途径。 在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的今天,重温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对照我国“应试教育”、“牌子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出发,进一步探讨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思想。这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要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其结果则必须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生产力标准”来检验。这是一整套完整而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理论系统,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不可错失,挑战当全力以对,这一切的核心是人才问题,而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从改革当前的教育体制着手,所以,“决定”又指出:“科学技术和教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任务。”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正是实现这一战略性任务的需要。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三个面向”,是教育改革中落实这一战略性任务的关键。从宏观上讲,面  相似文献   

12.
李雪梅 《农村教育》2007,(7):110-110
迈进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就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要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邓小平成人教育思想的基本点1.成人教育是一条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人才资源巨大优势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基础在教育”。特别是当今世界 ,正处于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时代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 ,综合国力竞争 ,很大程度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民族素质的竞争 ,而从根本上说 ,这些又都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竞争。关于这一点 ,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 :“我们国家 ,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  相似文献   

14.
为改革开放输送人才的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市场经济专门人才的历史任务.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应积极抓住机遇,面向市场,积极探索为市场经济培养人才的路子,拓开办学思路,走出“生源低谷”,迎接职工高校办学的新高潮.一、为改革开放服务,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培养人才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伯,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改革加快了步伐,市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新需求.  相似文献   

15.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军事家、外交家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知识分子是以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为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一个阶层,其中有许多人才。因此,如何正确看待知识分子,便成了能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打倒“四人帮”之后,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提出了正确对待知识分子的政策,为全社会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坚实基础。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以发展生产力作为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把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他又说:“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靠人才。”一、实施创新教育,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1.坚持“三个面向”,适应经济改革和发展是创新教育的发展方向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一项宏伟的开创性事业,既然是“开创”,就一定是一项极其艰难的创新的事业,就一定要首先确定改革创新的方向和指导方针。基于此,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构想,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去年九月份,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今年入学的小学生,将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这是我们教育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教育要为下一个世纪造就大批建设四化的合格人才,就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而教育又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这就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医疗事业的发展是取决于医卫人才的培养。培养中等医卫人员是我们学校的任务,因此,培养学生技能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对此谈谈我的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理论依据。当今国际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人才竞争,而未来的社会需求缺口最大是高端人才和中等技术人才。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工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三个面向”的核心是教育面向现代化,而开展电化教育则是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教师的基地。在全国第一次电化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对高等师范院校发展电化教育,培养电教人才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及要求。会后全国高师院校电化教育工作得到蓬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