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百年前,宋徽宗以黔南路一统夜郎遗部五十个羁縻州,始建贵州防御使。从此,贵州防御使军政府发挥着捍卫南宋及元朝、明朝初年政权的军事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论窝阔台攻宋时期南宋水军在两淮的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窝阔台兵分三路,大举南侵。在窝阔台汗攻宋时期,南宋的两淮、京湖、四川三大战场中,以两淮的防御最为成功,损失也最小。而在南宋抵御蒙古入侵的诸兵种中,又尤以南宋水军出力最多。南宋凭借着其水军在两淮的有效防御,使蒙古在这一时期始终未能于两淮找到淮河、长江的突破口,成功地遏制了蒙古对两淮的侵扰。  相似文献   

3.
《滨州学院学报》2022,(1):83-90
南宋将领夏贵身起行伍,在与蒙(元)军多年交战的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事谋略。在军防上主张筑城结寨、人尽其才;在战略上贵谋先备、藏战于守,积极从事江河防御;在战术上长于机动应变与奇正之道。然而,晚宋军政不举、指挥体系叠床架屋、军官素质良莠不齐严重制约了夏贵军事才华的发挥,个人军事素养的不足与治军管理中的失误也是造成多次战败的重要因素。纵观夏贵崎岖戎马二十载,保宋于危疆,支撑半壁江山,不愧为一代“劳臣”。  相似文献   

4.
<正>“北看长城南看屯,千年戍边一日览”。海龙屯,一座建在悬崖上的“紫禁城”,始建于1257年,曾是一座不可撼动的军事堡垒,末代土司杨应龙时代,成为播州杨氏政权的首府,亦是南宋时期播州抗击蒙古军的古堡,“平播之役”中海龙屯连同播州杨氏725年的政权一同毁于战火。海龙屯遗址与养马场、养鸡池、炮台坡、打眼岩遗址等配套完好,是集军事防御、土司行宫、军事训练和给养为一体的军事堡垒体系,是亚洲保存最完好的军事城堡,同时也是中国52个世界遗产名录中仅次于长城的军事遗址。  相似文献   

5.
唐前期幽州军事防御地位的演变体现了幽州军事力量对唐王朝安全的影响与中央政权对幽州的管控。唐初由于幽州对河北局面的影响以及对突厥、东北蕃族的防御作用,受到唐王朝的高度重视。随着王朝的巩固,幽州军事地位下降,经历武后时期的东北蕃族叛乱,幽州军事防御再度得到唐王朝的重视与积极经营,成为防御东北的雄藩大镇。  相似文献   

6.
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境内的肩水塞,是汉代“居延塞”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它不仅是居延汉塞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居延汉塞赖以存在的重要的屯戍生活区。由于其地处要冲,布防严密,是汉代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典范。它是我国汉代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西交通、民族关系的实物见证,特别是研究汉代军事部署与军事措施的第一手资料,其历史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7.
隋朝幽州军事防御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州作为隋代东北重要边镇,不仅是防御突厥的军事重镇,而且是守御高丽的重要据点和兼控河北的战略要地,因此隋王朝对幽州的军事防御不断巩固加强,最终在隋炀帝大力建设下,在东北构筑了以幽州为重心,联系北边,兼控河北的军事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8.
岳飞南宋主战派最顽强的代表,其个人军事主张显然不为主和派所容,其命运可想而知.南宋的军事策略与北宋一脉相承,面对日益激烈的生存压力.不仅没有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相反在军事战略上,逐步由被动防守到主动请和,由主动请和到屈膝投降,由战略失当再到战略错误,最终招致覆灭命运.南宋覆灭的直接原因是其军事战略的失当与错误.  相似文献   

9.
目前已发现的王都、姬姓封国城邑、异姓封国城邑以及其他西周城址,按防御体系可分为简单设防的王都、设防完备的封国城邑和无人工设防的封国城邑三大类。王都城址背山面水,交通便利,均未发现城墙,凭借人工沟渠和自然山川作为军事防御屏障;远离统治中心的封国城邑在建国初期一般营建有城墙和城壕等防御设施,而距离王都较近的城邑,多营建于西周晚期;无人工设防的封国城邑,目前仅发现有大型墓地。不同防御体系的形成是周初分封制在军事上的体现,诸多封国构成一道道军事防御体系,拱卫了王都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余玠是南宋末期西壁之统帅,他经理巴蜀,主持构筑山城防御体系,支撑南宋半壁河山,为粉碎蒙古取蜀灭宋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余玠筑城抗蒙元,是其自我实现,亦是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1.
晚宋钓鱼城战役可以放回到当时的川蜀整体防御布局当中进行考察,并可重点从"筑城固守"和"荆蜀相资"两方面探讨钓鱼城战役前后川蜀防御政策的调整,包括南宋朝廷中关于守蜀的争议和具体防御政策的落实,以进一步检讨强本弱末的国策惯性力对于川蜀防御及钓鱼城战役的影响。以钓鱼城战役为坐标节点,以运作其间的人事和制度互动为角度进行研究,可以发现,钓鱼城的成功坚守与此前南宋政府做出的一系列调整策略有关,而最终之陷落也同样与这些策略的制定和施行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2.
吴曦叛宋降金是南宋中期的重大事件,对南宋中后期的政治、军事造成了重大影响。本就吴曦叛宋降金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两次相似的南北军事对峙时期,分别是六朝和宋金时期。南宋在许多方面都仿照六朝的做法,并对六朝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历史上最为系统、最为全面的总结。出了象李焘的《六朝通鉴博议》等多部总结性的著作,以作为南宋在军事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万州古寨堡的分类、成因、防御要素、防御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对万州古寨堡的建筑形制及特点进行概述,然后从万州的历史及地理环境入手,分析了万州古寨堡的修建年代及原因,最后对万州古寨堡的防御要素和防御特征从军事防御设施的构建、布局及其防御理念的角度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从1127年南宋建立到1141年绍兴“和议”,南宋的主战派在陕西抗击金军,尽力经营陕西,前后十余年。尽管在和金军的军事斗争中,“陕西尽入于金”,但是,金军终不得下蜀。这成为南宋王朝得以保住江南一隅半壁山河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就南宋初年主战派经营陕西的...  相似文献   

16.
金代长城是金朝初年为防御蒙古高原上北方民族的袭扰和减轻对金上京、金中都、金西京的军事压力而修筑的,东起嫩江、西至内蒙古包头东侧大青山附近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万里长城。解丹博士对这条万里长城进行了多年实地调查和研究后,撰写了《金长城防御体系与军事聚落》一书。这是目前研究金长城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为国内外深入认识金代长城作为军事体系和与之相关的军事聚落、城市、城堡及其性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经验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南宋时期,广西买马路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交通道路,它在南宋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广西和大理两地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包括对两地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潜防御是海军基地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章分析了海军基地对潜防御作战的特点,并结合我军实际论述了基地对潜防御作战中的对策,对军事斗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堡寨作为冷兵器时代的一种军事防御体系,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国家军事政策而建立。永泰堡是明朝在河西走廊东端松山新边墙附近修筑的以防御为主的堡寨之一,曾一度为明庭和蒙古地方势力对峙的前线。清朝平定西北蒙古势力叛乱以后,永泰堡逐渐向村堡转变,由军事防御的堡寨逐渐变为普通的村落形态。永泰堡的发展变迁不仅折射出此类堡寨村庄化的发展轨迹,也反映出西北一些地域的脱边历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宋代江南麦作的讨论,认为南宋江南麦作扩大的原因是军事上的需要。朝廷向百姓征收麦租,这是南宋江南麦作扩大的根本原因。南北对峙结束后,江南麦作又出现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