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2月20日,广西贺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原粮食局长关灿荣雇凶杀人案。曾经春风得意的关灿荣和他的一帮“喽”神情沮丧地站在被告席上。可以想见,他心里一定在后悔,都与曾经相爱的情人分手9年了,为什么还要让这场婚外情重逢。12年前,刚当上粮食局长的关灿荣认识了漂亮的饭店服务员王世英,他只不过是想玩一把婚外情而已,小姑娘也不纠缠他,后来默默地另嫁了他人。9年后,离异的情人又回来了,怜香惜玉的关局长又接纳了她。然而环境已变化,“回归”的情人已不再是昔日的那个小姑娘,而他还想着重温旧梦,结果坠入了一场噩梦。为了摆脱噩梦,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凶局,然而到头来只是设计了自己……  相似文献   

2.
5月初的一个早晨,我从经常收听的一个电台的早新闻中听到一则“少妇喜欢某某某”的录音新闻,说的是某男演艺明星来当地拍摄一部电视剧期间,在该市签名售书,节目主持人现场直播“声情并茂”,很是煽情:“少妇们很喜欢某某某,对他含情脉脉”;节目中还  相似文献   

3.
情人     
在中文词汇中,“情人”是一个已消失了的名词。一般香港人把女朋友叫“条菜”,台湾的少男,叫他们的异性猎物做“马子”。在大陆,“乱搞男女关系”的婚外情人,叫做姘头。 “情人”其实是随着铁路和电报进入中国的。“情人”是一个精致的观念。做一个男人的情人,不是做他的姘头,不是成为他的附属品。情人不但要贯彻爱情的渴求,也  相似文献   

4.
覃龙这小子     
我并不口吃,却常常拔了电话后把覃龙叫做“成龙”。覃龙这小子今年33岁,1.68米高的精瘦个子瘪肚子,好客善交际,当过记者经过商,喜欢夸朋友,夸同事,夸女人。覃龙曾经在一群少妇当中夸她们,把少妇们一个个夸得同仇敌忾齐声说:“覃龙我们都想轮奸你!”这个被众少妇幻想虐待的覃龙,像“非典”似的害人,我听说了这非真非假的笑料之后,也莫名其妙地渴望那种虐待,一望自己的啤酒肚,不免天天晚上失眠心烦。跟覃龙在一块儿吃饭,他经常向一些朋友们介绍我:“曾经是我的上级!”  相似文献   

5.
《新上海档案》2006,(8):31-31
刘秀品在《检察风云》2006年第15期撰文写道:照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因为它可以真实地纪录下历史的瞬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该留影的没留影,该合影的不合影,那是生活的缺失,人生的遗憾。但照相有追求,留影有目的,不该合影的合了影.不该照相的照了相,就可能“合”出是非,“照”出麻烦,成灾受害。此处举一个合影成灾的典型事例——桑粤春是吉林省长春吉港集团公司监事会主席,他每逢参加会议或遇领导到公司视察.都要雇专人拍他和各级领导在一起的照片.如果拍摄效果不理想,还要想法与领导重新补拍,并辟出一间“荣誉室”,专门展示他与那些领导“亲切握手”或“热情拥抱”的巨幅彩照。为了显示他与那些领导的关系“很铁”.不但公司员工.连外地的来宾他都要领着参观那间“荣誉室”,他与那些领导的合影,俨然成了他的“政治广告”。他利用那些“政治广告”作掩护.犯下了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贪污罪、强奸罪等14项罪,被判处死刑。群众评议,如果没有他与那么多领导合影,他的“买卖”不会做得那么大,他也不会“烂得”那么彻底。  相似文献   

6.
我的七彩圆盘──导演梦蔡淑文女作家张抗抗写了一个中篇小说叫《七彩圆益》,内容说的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小男孩,一直保存着年时父母吵架而摔碎了的七彩圆盘的碎片,他梦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发明一种粘合剂,把那破碎了的七彩圆盘重新粘合起来.中学毕业那年,他第一块去南步...  相似文献   

7.
李安的色与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戎戎 《新闻世界》2007,(11):33-34
《色·戒》的海报最终确定时.李安在“色”与“戒”之间加上了一条分隔线.代替了原来的“,”。他觉得,张爱玲的原意,应该是这样的:“她只是把它区分;它原来应该是个句点,当时,出版商因为以前用过这种用法。所以为了要区隔.就给它打了一个逗点。我觉得,应该按照她的意愿做一个区隔。”[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何洋 《新闻天地》2004,(10):29-31
一个娇柔万分且小有才气的女子,爱上一位技工学校校长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计名分和金钱,心甘情愿地成为校长的“地下情人”。渐渐地她开始感到当“婚外情人”太不合算,便由一个纯情女子扭曲成了一个泼妇,逼着情人签下“转正协议”……无度的贪欲令昔日含情脉脉的情人伸出了罪恶之手……  相似文献   

9.
女人当政     
我有一位小朋友,跳了槽,领导是三十几岁少妇,年纪和性别都是他最喜欢的,所谓“熟女”。他大喜——几分钟后变为大悲。熟女领导精细:卫生间的卫生纸用完了,立  相似文献   

10.
他是地下赌场的常客,为了树立威风,他向道上“兄弟”第一次挥起屠刀;为了学赌术,又一名“兄弟”成了他刀下冤魂。之后因为害怕暴露,再接二连三地将同伙杀害——他演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杀人恶魔。当他准备上演“最后的疯狂”时,警方赶在他的前头……  相似文献   

11.
心灵伴侣     
失去了什么 夏天的傍晚,一个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划船的白胡子艄公救起。 “你年轻轻的,为何寻短见啊?”艄公问。 “我结婚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少妇哭诉道。 “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艄公又问。 少妇的眼睛亮了:“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相似文献   

12.
魏剑美  少辰 《出版参考》2006,(12):14-14
张某属于那种典型的“新好男人”,上班听领导的,下班听老婆的。路上听交警的。从没听说他和谁发生过争名夺利的事情.更不要说什么风流韵事。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碰上同事说荤段子他总是乐呵呵地听得津津有味.还经常主动“自暴隐私”。同事叫他打牌.他摆摆手说:“快别提了,最近手气痞.昨天打麻将还输了千把块!”事实上.所有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根本就不打麻将。也不上网聊天.更从不拈花惹草。一开始我很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将自己如此描黑.一次酒后他坦诚相告:哥们.还不是为了适应环境。要不这样我哪里混得下去!  相似文献   

13.
张勇 《新闻世界》2004,(8):39-39,42
钱俊冬,一名因家庭困难而申请缓交学费的大学生,为了学费当起了“倒爷”。三年打拼后。他拥有了一个50万元注册资金的学生创业公司。不仅摘去了“贫困生”的帽子.还替父母偿还了所有的债务。  相似文献   

14.
介绍平遥农民建立“种田档案”的情况。平遥县岳壁乡村民武鹿日,是一个种田能手。他种植长山药已有10余年,去年种了三亩长山药,收入4.7万元,引起了村民的极大关注。为了总结长山药种植经验,他买了笔记本和钢笔,记起了“种田档案”。“种田档案”详细记录了长山药种植从种到收每一个环节,包括怎样整地、何时栽培、何时浇水、何时插架、每亩施多少担肥、如何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5.
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忠贞廉洁的儒臣.他的一生践行“忠孝”二字,甚至成了一个“忠孝”的偏执狂。在现在看来.就是一种心理疾病。他所践行的“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一种理想主义.注定是行不通的,因此处在当时的官场.他非常孤立、显得格格不入。他所践行的“孝“的另一方面是麻木无情.毫无夫妻情义,对子女也是薄情寡恩。随着对海瑞研究的深入.海瑞的光辉形象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6.
贵州.盛产香烟.在这片沟壑沉浮、溪河如织的大地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曾因烟瘾过大苦不堪言,经济出现危机.身体受到伤害,而现在,他竟然把这种不良嗜好变成了谋生手段,香烟为他带来了另类商机,他破天荒地当了一名“职业戒烟人”.成立了一家戒烟中心.并在全国第一个拿到了戒烟的执照。  相似文献   

17.
提到周恩来这三个字。敬意都会从亿万国人心底油然而生。他的人格风范为人称颂.历史功绩丰碑永树。他的对手尼克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他的朋友特立尼迭和多巴哥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卜杜拉公使说:“周总理永远活在中国的崇山峻岭和江河大川中。” 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我们怀念他。是因为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无私奉献里没有一句空话. 在他去世后第二天,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思来。联合国下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 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更是彻底的“无产”。虽然连遗骨都没有留下.却在无数后人心中:留下了永远效法的崇高榜样。[编按]  相似文献   

18.
1 昨晚,又看《蜡笔小新》,小新一犯错误他妈妈就生气,他总是对他妈妈说;“别生气了,美人。” 小新好色(他只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遇到美女总是问:“你喜不喜欢吃青椒?”或“你喜欢什么样的冰淇淋?”但就这几招已经逗得许多少男少女甚至像我这样不大年轻的人民的喜爱。 今年年初还有一套漫画很勾人阅读,那就是《我是豆豆》.小学生豆豆6岁.比蜡笔小新大一点儿,也是一个小活宝,他不喜欢上课和做作业,但招人喜欢,老师让他写日记.星期一他写上:“今天爸爸妈妈吵架了”,星期二他写:“今天爸爸妈妈没吵架”.星期三是:…  相似文献   

19.
电影《梅兰芳》,真实刻画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却木讷寡言,不谙世事,甚至不懂幽默。在其智慧的经济人邱如白看来,正是由于平日里的这种孤单,才使得梅兰芳事业高度专一、成就卓然不群。因此,当梅兰芳因和女艺人孟小冬产生婚外情而开始浮躁时.邱如白力主孟小冬远离梅兰芳,并严厉地说:“谁毁了他的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  相似文献   

20.
宋存 《中国编辑》2006,(2):55-59,63
宋原放同志(1923—2005)是上海出版界的老领导、老前辈。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从事党的出版工作,在漫长的征途中,成长为一个学识渊博、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知名出版家。同时,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为办好出版社、多出好书、多出人才而殚精竭虑,为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一生的心血都花在出版上,晚年仍致力于出版学、出版史的研究.直至生命的终结。他是一个地地道道、完完整整的“出版人”。如他自己所说:“真可以说是为了书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