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守株待兔》里有4个与时间概念“天”有关的词,即“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天”的4个词和句子,多读几遍,读后思考这4个词的意思是否一样。启发学生明白这4个词的不同意思:即“一天”是指“某一天”,“每天”是指“天天”,“整天”是指从“早晨到晚上”,“一天一天”是指“连续许多天”。接着,把问题引向深入:这4个词分别出现在寓言故事中的哪几个部分?所在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的:“一天”出现在寓言的开头(第一段第一句话):“古时候,…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却”和“但是”两个词,要求学生造句,并打比方解释说:“这两个词都是转折连词,‘却’是小转,像转一个小弯,‘但是’是大转,像转一个大弯。” 冬冬“唰唰唰”地造了一个句子: “从我家到学校只转几个‘却’,而从我家到外婆家要转几个‘但是’。”转大弯与转小弯  相似文献   

3.
以往,“恶”通常用作形容词。《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录了两个代表性的词:恶斗、恶战。这两个词中的“恶”都是“凶猛的”、“激烈的”的意思。近年来也出现了一批“恶+v”式新词语,我们把它们称为恶族新词语,这些词中“恶”的词性虽然仍是形容词。但意义改变了,比如:  相似文献   

4.
“寡人、不”这两个词的历来通释是 :侯王自称的谦词 ,其意义是“寡德之人、不善”。这一解释贬义太重 ,违反了谦称和礼貌语言的基本规律。这两个词的词义应为“寡民之人”和“贫国之人” ,其用法经历了由对平级自称延伸到对下自称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抓住训练的切入点廊坊管道局中小学教研室张月英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五年制第六册第2课)看图学文《绿色的办公室》中有两个词概括了图上内容,揭示了列宁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两个词是“全神贯注”、“简陋”。我是这样抓住这两个词进行训练的:一、了解工作环境1.看图...  相似文献   

6.
隐喻和转喻是两种有力的认知工具。从隐喻与转喻的角度探讨“heart”一词的词义发展,以便找出这两种认知方式对该词词义发展的影响并展示两种认知方式的影响力度。研究表明:“heart”一词词义经历了从基本词义到各常规词义扩大的过程。这是认知模式隐喻与转喻作用下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认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正>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烟”在这个句子中究竟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是一定要叫得准的,因为它关涉到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不少本子(包括中学语文教材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委托五省区新编的语文教学参考书)都把“风烟”看作一个词,并训释为“烟雾”,我认为是极不妥当的。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8.
谢老师在一次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活动中,师生一道对“艳羡”一词作了大量的深入细致的探究(见《学语》2003年第7期),最后的结论是:“艳羡”即“羡慕”。说这两个语素组合的词是重叠关系,即  相似文献   

9.
“无恙”一词可谓生命力极强,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到今天,历久而不衰。《战国策·齐策》中,赵威后问齐国的使臣:“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1956年,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也提到它:“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两个例子中,前者的“恙”分别当祸患、灾害、忧虑讲,后者的“恙”当病痛讲。总之,“恙”是个不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so和such两个词出现频率极高。这两个词都可以用来表示程度,意思是“如此、这么”,但用法却不一样。请看:  相似文献   

11.
诗词名家施蛰存先生晚年曾说起在抄集研讨词籍题跋的过程中,无意之间弄清楚了词这一文学体裁的产生、发展的源流问题:“词”这一种文学形式,在唐五代时,名为“长短句”、“曲子词”。在北宋时,名为“乐府”或“乐府雅词”,或“近体乐府”。到南宋中叶,才出现“诗余”这个名词;到南宋晚期,才确定这种文学形式的专名为“词”。在南宋中叶以前,一切单用的“词”字,都是“胖”字的简体字,其意义是“歌辞”,是一个普通名词。  相似文献   

12.
词在词典中是孤立的,没有生命的。可是到了句子中,它就和其它的词发生了各种联系,产生了种种关系。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个词和其它的词之间既有意义上的联系,又有结构上的关系。比如,“他在读《人民日报》”中的“读”和“人民日报”在意义上有动受关系,“读”是一种动作行为,“人民日报”是这个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另一方  相似文献   

13.
彭华清 《教师》2010,(31):73-74
我到一所小学听了几节公开课.为其中两位教师精彩的生成性课堂教学而叫好。 案例一:某教师教学《向往奥运》(人教版)这一课,让学生朗读“我亲身体味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段话时,部分学生将“体味”一词读成了“体会”.  相似文献   

14.
多年教毕业班,到下学期时,总会教到《十六年前的回忆》和《詹天佑》这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中分别有“严峻”和“竣工”这两个词。每教完一课,进行词语听写,当“竣工”一词未教时,学生写“严峻”一般不会错。可教完“竣工”后,学生听写“竣工”,总有许多人把它写成“峻工”;再写“严峻”时,又有许多人把它写成“严竣”。面对这种情况,我总是一味地认为这是学生对偏旁的混淆,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5.
说“吐槽”     
先看两个例子: (1)放牛吃草,“吐槽”到老。(《新民晚报》2011年3月18日) (2)两位“国帅”隔空吐槽。(《新闻晚报》2011年2月14日) 这是两个新闻标题,都有“吐槽”一词。那么,“吐槽”是什么意思呢?根据正文,例(1)和《弯家有娘初长成》这本书有关,弯娘“用放牛吃草式的天兵教育法则.与弯弯小手牵大手一起长大”.  相似文献   

16.
杨伯峻先生《文言语法》中提出所谓“兼词”,即“以一个字,却同时起两个不同的词性的作用”。“一身而二任。”提出“兼词”之说,这对古汉语研究是一大贡献,但他又说兼词中有的是合音词,即合二字之音为一字之音。急读之,是一个音节,即一字,缓读之,则为两个音节,即两字。所以,合音词可兼二字之用,可看作两个词。而另一部分却不是合音词。于是现在有些语法书就据此解释说:(这另一部分)虽然也是一个音节作两个词用,却只能说是合义而非合音词。①这种说法值得研究。因为,从兼词的形成上看,就是由两个音节“急读”为一个音节的,因而,它仍可照“缓读”的办法加以还原,来作为两个音节(两  相似文献   

17.
一、学习要点学习本文通过对比突出中心思想,抓住景物特征具体、生动、真切地描写环境的方法;学习鲁迅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探求各种知识的优良品质。二、学习指要 (一)本文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到……”是两个什么词?它点明了什么? (二)第一段中,作者把“似乎”、“确凿”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有什么作用?它和下文  相似文献   

18.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是苏轼词作中的名篇之一。分析、讲解这首词,应从何处着手呢?我们都知道,词有“词眼”,文有“要句”,“居片言以居要,乃为一篇之策警”。这首词作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可谓是这首词的“词眼”了。当然,这两句也是这首词的重点句。这两句,课文的注释中是这样解释的:“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是对子由说的。”过去分析这两句,我只是给学生读读注释,强调一下注释而已。其实这等于没有分析,学生学过以后根本不懂这两句的深意。叶圣陶先生在《…  相似文献   

19.
汉语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同一原始词,可以分别滋生出两个不同的滋生词;这两个滋生词所表达的概念相同。换个说法来表述:假定有一个原始词A,先滋生出一个新词B,后滋生出一个新词C,B和C词义相同。B和C可以说是同源词,但不能说C是B的滋生词,它们分别都是A的滋生词。即:A→B;A→C。B和C是两个不同的词,可以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又可以共存于同一个共时的语言系统中。这种构词现象,治汉语史者似乎未曾拈出。底下举例证明,汉语史上确有此事。一、例证1:“背”(脊背):“负”‘”背(bEt)”用脊背驮)原始…  相似文献   

20.
从三国到清末是中国传统译论时期。“翻译”一词显著的人文阐释特征具有强大的诱导暗示力,它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此时期内翻译者和翻译论者的翻译理念,使他们有着高度的主体自觉意识。“翻译”的动词本义“使显明”隐含着两个基本问题:“显明什么?”和“如何显明?”历代论者在其翻译理念中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造就了主导中国传统译论的文、质思想争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